人民调解制度发展的瓶颈及对策——兼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
本文关键词:人民调解制度发展的瓶颈及对策——兼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
【摘要】:《人民调解法》的出台,是多年来人民调解制度改革的结晶。但是,现行人民调解制度仍存在受理范围不甚明晰,人民调解员"专业化"路径欠针对性,调解协议的性质含混不清等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民调解制度功能的实现。明确人民调解制度的受案范围、选择可行的人民调解员"专业化"路径、明晰人民调解协议的社会约束性,是突破人民调解发展瓶颈的举措。
【作者单位】: 湘潭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人民调解 民间纠纷 人民调解员 调解协议
【基金】:湖南省教育厅高校创新平台开放基金项目“法院调解新问题研究”(14K100)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26
【正文快照】: 2010年8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以下简称《人民调解法》)。《人民调解法》实施以来,所取得的成就是值得肯定的。然而,我们不难发现,“犹如以往中国立法一样,《人民调解法》整体上存在着模糊和不确定性,对很多大家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范愉;;《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评析[J];法学家;2011年02期
2 王珏;;从人民调解工作实践看人民调解立法[J];人民调解;2009年11期
3 吴英姿;;法院调解的“复兴”与未来[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7年03期
4 东其;谈谈《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的几点新发展[J];人民司法;1989年09期
5 戴银良;;调解民间纠纷应注意“情”“势”“结”[J];人民调解;2010年06期
6 谢素芳;;人民调解立法:民间自治性质不能变[J];中国人大;2010年14期
7 张维炜;;人民调解立法:“东方经验”的法制升华[J];中国人大;2010年1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亚明;;1949年以来中国大陆的纠纷解决机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2 刘少军;;通过正当程序实现实体正义[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3 刘国庆;;关于刑诉中法官调查权若干问题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4 孙军;;对我国刑事拘留制度的再解读[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5 孙军;;拘留、逮捕赔偿责任之异化与回归[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6 曹晓东;张清;;浅议侦查阶段的司法审查制度[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7 赵丽;;关于构建我国“隐蔽作证”制度的思考——以银川市为例[J];安康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8 田中臣,赵银芳;对被遗弃妻子和离婚妇女居住权的衡平——从丹宁勋爵的婚姻家庭法学思想谈起[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9 吴英姿;;司法过程中的“协调”——一种功能分析的视角[J];北大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10 杨秋凤;;“隐蔽作证”制度的法理基础探析[J];保定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建勇;;司法理性与司法国情:审判权功能之实证探究——以民事司法政策变迁为视角[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2 陈树森;;调解率的功能回归与机制重构——由案件调解后申请执行情况引发的追问、慎思与求解[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3 牟旭;陈翔熙;;论行政裁决诉讼模式的选择——“形式当事人诉讼”在我国的实现[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4 周宗良;;诉讼调解在审判权运行中的角色定位——兼“以案论理”析三对核心关系的处理[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5 朴英姬;;审判委员会制度改革之我见[A];司法体制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王成栋;;论“正当法律程序”入宪[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7 刘静坤;;论犯罪耗费理论与侦查效益[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8 樊奕君;;非羁押性强制措施价值平衡研究[A];第八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强制措施制度的修改及执行[C];2012年
9 陈泽亮;蒋明军;;董必武司法调解辩证观探析[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十一辑·上册)[C];2011年
10 熊裴彦;林忠明;;论刑事诉讼中的法官庭外调查权:基于实证研究的讨论[A];建设公平正义社会与刑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24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册)[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瑞;民事审级制约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2 李晨;新闻自由与司法独立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佟金玲;司法仪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潘俊强;论香港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的法理基础[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5 孙宝民;死刑检察监督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6 刘晓ng;乡村人民法庭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7 倪志龙;财政转移支付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8 叶航欣;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法治建设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9 张明;农民权利保护视野下的土地征收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王天林;侦查行为侵权司法救济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艳萍;我国刑事证人保护制度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王蕊;论信息化对诉讼领域的影响[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3 陈桂;论我国民事诉讼证人出庭作证制度[D];湘潭大学;2010年
4 刘华蕾;技术侦查的法律规制[D];湘潭大学;2010年
5 何伟;附带搜查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杨梅花;网络舆论监督下的公开审判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7 於旭初;刑讯逼供若干问题探析[D];苏州大学;2010年
8 陈思田;传媒监督与司法公正[D];苏州大学;2010年
9 潘曙亮;刑事侦查中的线人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戚黎娜;论职务犯罪侦查中污点证人制度的构建[D];苏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范愉;有关调解法制定的若干问题(上)[J];中国司法;2005年10期
2 范愉;有关调解法制定的若干问题(下)[J];中国司法;2005年11期
3 李浩;论调解不宜作为民事审判权的运作方式[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6年04期
4 江伟,廖永安;简论人民调解协议的性质与效力[J];法学杂志;2003年02期
5 范愉;;行政调解问题刍议[J];广东社会科学;2008年06期
6 吴英姿;"乡下锣鼓乡下敲"——中国农村基层法官在法与情理之间的沟通策略[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7 蒋秋明;诉权的法治意义[J];学海;2003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福森;解决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种好方式——坚持和完善我国人民调解制度[J];求是;2004年21期
2 陈湘清;;浅论基层人民调解制度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7期
3 张丹;;略论农村人民调解制度[J];人大建设;2006年04期
4 王俊娥;于晓丽;;和谐社会背景下对农村人民调解制度的思考——以村级人民调解工作为视角[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5 刘e,
本文编号:10625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1062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