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司法人员工作倦怠问题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9 19:55

  本文关键词:司法人员工作倦怠问题及对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司法人员 工作倦怠 问题 对策


【摘要】: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变革的重要转型阶段,国家的行政管理也正在经历一个深层次、全方位的变革,然而由于受到许多传统思维模式和传统行为习惯的束缚,我国在行政现代化的进程中行动甚缓,在行政管理和行政改革的实践中也出现了各种问题。因为行政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和社会转型产生的某些负性影响,公务员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工作倦怠感。而在公务员群体中,司法人员的倦怠问题表现最为严峻。作为司法工作的行政主体,司法人员的身心健康水平与其工作绩效息息相关。处于工作倦怠的司法人员,不单自己的身心健康遭受严重的威胁,在一些情况下更会严重阻碍司法工作职能的有效发挥。因此,为保证司法工作的有效开展,须重视并加强对司法人员工作倦怠的研究。 近年来,工作倦怠研究已发展成为工作压力方面较为独立的一个研究领域。从目前已有的研究看,关于工作倦怠的研究内容往往集中在其成因、症状表现及对策等方面中,其研究对象更多涉及的是教师群体、医生群体和军队相关群体,而以司法人员的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极少。本研究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实际测查了295名司法人员的工作倦怠现状。研究所使用的研究工具为中国工作倦怠测量量表(CMBI),该工具在本研究中显示出了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工作倦怠总体的Cronbach'a为0.798,情绪耗竭维度、人格解体维度及成就感降低维度相应的Cronbach'a分别为0.815、0.757及0.722。本研究在保证所收集到的数据是可靠和能准确测量出司法人员的工作倦怠程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并通过Spssl9.0社会统计科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F检验),掌握了司法人员的工作倦怠现状,并形成了相关的结论。 其一,司法人员群体是工作倦怠高发群体,司法人员的工作倦怠状况不容忽视。研究发现有67.22%的司法人员出现不同程度的工作倦怠症状。其中,处于工作倦怠轻度、中度、重度水平的司法人员分别占受测人数的22.37%、30.51%、14.24%。处于轻度工作倦怠水平的司法人员,以情绪耗竭症状表现为主;处于中度工作倦怠水平的司法人员,以人格解体和成就感降低症状表现为主;处于重度工作倦怠水平的司法人员,情绪耗竭症状、人格解体和成就感降低表现均非常突出。 其二,司法人员工作倦怠及其情绪耗竭、人格解体、成就感降低因子在某些人口统计学变量上存在差异,在某些变量上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研究以性别、年龄、是否结婚、民族、岗位、学历、月均收入及工作年限为统计变量,对司法人员职业倦怠及其情绪耗竭、人格解体、成就感降低因子进行t、F检验。研究发现,司法人员的人格解体及成就感降低因子在性别变量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司法人员工作倦怠总体及其三因子在年龄变量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司法人员情绪耗竭及成就感降低在是否已婚变量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司法人员工作倦怠总体及其情绪耗竭、成就感低下在岗位变量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司法人员工作倦怠总体及情绪耗竭、人格解体、成就感低下因子在月均收入变量上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司法人员工作倦怠总体及其情绪耗竭、人格解体、成就感低下三因子在工作年限变量上均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P<0.001);研究同时发现,司法人员工作倦怠及情绪耗竭因子在性别变量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司法人员工作倦怠总体及人格解体因子在是否已婚变量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司法人员工作倦怠总体及其情绪耗竭、人格解体、成就感低下三因子在民族变量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司法人员的人格解体因子在岗位变量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司法人员工作倦怠总体及其情绪耗竭、人格解体、成就感低下三因子在学历因子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研究对司法人员形成工作倦怠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根据研究的结论从司法人员自身素质及工作环境两个角度提出了有效应对工作倦怠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司法人员 工作倦怠 问题 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6;C913.2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1
  • 引言11-13
  • (一) 问题的提出11-12
  • (二) 研究意义12-13
  • 1. 理论意义12
  • 2. 实践意义12-13
  • 一、司法人员工作倦怠的研究综述13-24
  • (一) 关于工作倦怠的研究综述13-17
  • 1. 工作倦怠的概念13-14
  • 2. 工作倦怠的理论模型14-15
  • 3. 工作倦怠的危害15-17
  • 4. 工作倦怠的测量工具17
  • (二) 关于司法人员工作倦怠的现状综述17-24
  • 1. 司法人员工作倦怠的症状表现17-19
  • 2. 司法人员出现工作倦怠的原因19-22
  • 3. 司法人员工作倦怠的危害22-23
  • 4. 司法人员工作倦怠的研究盲点23-24
  • 二、本研究的总体构想24-29
  • (一) 研究主题24
  • (二) 研究假设24
  • (三) 研究流程24-25
  • (四) 研究对象25-26
  • (五) 研究方法26
  • (六) 研究工具26-28
  • 1. 中国工作倦怠测量量表(CMBI)简介26
  • 2. 中国工作倦怠测量量表(CMBI)的信度和效度26-27
  • 3. 中国工作倦怠测量量表(CMBI)的评分与解析27-28
  • (七) 数据处理工具28-29
  • 三、研究结果及分析29-34
  • (一) 司法人员工作倦怠的总体状况29-30
  • (二) 司法人员工作倦怠的人口统计学分析30-34
  • 1. 司法人员工作倦怠在性别变量上的差异30
  • 2. 司法人员工作倦怠在年龄变量上的差异30-31
  • 3. 司法人员工作倦怠在是否已婚变量上的差异31
  • 4. 司法人员工作倦怠在民族变量上的差异31-32
  • 5. 司法人员工作倦怠在岗位变量上的差异32
  • 6. 司法人员工作倦怠在学历变量上的差异32
  • 7. 司法人员工作倦怠感在月均收入变量上的差异32-33
  • 8. 司法人员工作倦怠感在工作年限变量上的差异33-34
  • 四、综合讨论34-38
  • (一) 关于司法人员工作倦怠总体情况的讨论34-35
  • (二) 关于人口统计学变量对司法人员工作倦怠的影响的讨论35-38
  • 1. 司法人员工作倦怠在性别变量上的差异讨论35
  • 2. 司法人员工作倦怠在年龄变量上的差异讨论35
  • 3. 司法人员工作倦怠在是否已婚变量上的差异讨论35
  • 4. 司法人员工作倦怠在民族变量上的差异35-36
  • 5. 司法人员工作倦怠在岗位变量上的差异讨论36
  • 6. 司法人员工作倦怠在学历变量上的差异36
  • 7. 司法人员工作倦怠感在月均收入变量上的差异讨论36-37
  • 8. 司法人员工作倦怠感在工作年限变量上的差异讨论37-38
  • 五、研究的结论分析38-39
  • (一) 司法人员群体是工作倦怠高发群体38
  • (二) 司法人员工作倦怠及其因子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存在差异38-39
  • 六、应对司法人员工作倦怠感问题的策略分析39-44
  • (一) 司法人员需摆正心态,积极做好自我调整39-40
  • 1. 正视现实的压力,保持积极心态39-40
  • 2. 寻求与自身能力相符的岗位40
  • (二) 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关注司法人员的心理健康40-44
  • 1. 完善司法工作人员资格准入制度,增强司法人员个人的心理素质40-41
  • 2. 健全、完善司法管理机制,优化司法人员的工作环境41-42
  • 3. 建立关注司法人员的倦怠危机干预机制42-44
  • 注释44-47
  • 参考文献47-54
  • 附录54-55
  • 致谢55-5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伍新春,曾玲娟,秦宪刚,郑秋;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及相关因素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年04期

2 魏蕾;时勘;;家长式领导与员工工作投入:心理授权的中介作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0年02期

3 蔡贵方;;法律意识缺失是新闻侵权重要原因[J];传媒观察;2006年01期

4 刘江伟;;对工作倦怠理论的研究综述[J];东方企业文化;2010年05期

5 韩阳;王志强;;职业经理人职业倦怠问题及对策分析[J];大连干部学刊;2008年07期

6 陈云华;;我国公务员职业倦怠的原因及对策[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7 顾红梅;;官本位与职业倦怠——探寻中国人职业倦怠之根源[J];法制与经济;2006年06期

8 陈朝宗;论公务员的心理健康[J];发展研究;2005年04期

9 朱萱子;;公务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初探[J];改革与开放;2009年07期

10 倪荣;陈辉;朱晨曦;;谈中青年干部如何面对心理压力[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9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永鑫;三种职业人群工作倦怠的比较研究:基于整合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崔会玲;公务员职业心理危机及其干预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朱燕;昆明市公务员职业倦怠、自我效能感和工作绩效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3 吴伟社;公务员工作压力、工作满意度和工作倦怠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4 郑春林;大学教师职业倦怠与职业压力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5 李晓萌;政府应对公务员职业倦怠的公务员援助计划(政府EAP)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630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10630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568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