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司法原情:传统及当代价值

发布时间:2017-10-22 08:15

  本文关键词:司法原情:传统及当代价值


  更多相关文章: 司法原情 依法裁判 司法公信力


【摘要】: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是司法公信力的建构基础,而形式法治主义理念往往强调"法律效果至上"而忽视了其社会效果。作为传统中国重要司法裁判方法的"司法原情",其对依法裁判当中"情理"因素和法律因素的综合考量,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司法实践价值,以积极回应社会对实质法治主义的相关诉求,建构司法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作者单位】: 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
【关键词】司法原情 依法裁判 司法公信力
【基金】:201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法律统一适用与自由裁量的规范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4XFX0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D916
【正文快照】: 德国学者拉德布鲁赫在谈到“仁慈与法”的问题时指出,“正义与仁慈——这是法律职业的根本问题……与根据平均计算的法律不同,个案的正义之具有效力,是由仁慈所决定的……在仁慈那里,面对法的全面的理性化要求,和亲可爱的偶然性必定提出自己的要求。”[1]P33-34毫无疑问,司法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滋贺秀三;中国法文化的考察——以诉讼的形态为素材[J];比较法研究;1988年03期

2 徐忠明;;明清时期的“依法裁判”:一个伪问题?[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3 林来梵;刘练军;;论宪法政制中的司法权——从孟德斯鸠的一个古典论断说开去[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4 江必新;;法官良知的价值、内涵及其养成[J];法学研究;2012年06期

5 王国龙;;裁判理性与司法权威[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6 邓勇;论中国古代法律生活中的“情理场”——从《名公书判清明集》出发[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年05期

7 张全民;郑克法律思想初探[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年06期

8 汪雄涛;;明清诉讼中的情理调处与利益平衡[J];政法论坛;2010年03期

9 蒋晓伟;;论我国的法律文化[J];政法论丛;2012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伟涛,陈昌文,陈运,黄乐;当前我国农村弱势群体面临的社会资本困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2 王亚明;杜万松;;中国民事诉讼依“法”裁判辨正——从档案统计的视角[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3 王亚明;;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法文化探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4 李相森;;包公断案中的个性因素探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5 任志强;;明清时期坟茔的纷争[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6 王远胜;吴兴国;;企业投资法律风险与防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7 韩秀桃;民国时期兼理司法制度的内涵及其价值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8 高新华;论以人为本司法观的理论基础——从新宪法修正案谈起[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9 刘艳芳;;我国古代调解制度解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10 程乃胜;;论法制现代化研究中的历史哲学研究范式[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桂万先;;近代中国审检关系探析[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秦玉娈;袁辉;唐芳;;和谐社会下如何树立国人的法律信仰[A];创新·发展·和谐——河北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8年

3 许均秀;;法治精神: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保障[A];创新·发展·和谐——河北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8年

4 柯华庆;;实效主义法学纲要[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5 李亚凝;;“嵌入性”不足与本土化司法模式之建构[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李拥军;刘雪斌;韦霏;;中国法理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7 孔志国;;制度规避[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8 曹晓如;;论税法解释的目标与原则[A];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2007年会暨第五届全国财税法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黎锦;;国家赔偿责任因果关系判断之多元化[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10 贾莉;;博弈、试错与规制——赵作海国家赔偿案的司法启示[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尹伟琴;民国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吴波;共同犯罪停止形态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钱泳宏;清代夫妻相犯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李洁;大学捐赠基金运作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王红梅;商会与中国法制近代化[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王淑英;多元文化空间中的湫神信仰仪式及其口头传统[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9 赵淑辉;当代中国交往理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李长娟;社会性别视角下乡村女教师生涯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卞晓伟;新时期我国农村纠纷的多元化解决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张丽;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运行中的公正问题探讨[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郭倩;农村低保对象的社会支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高冬梅;客家地区农村女性闲暇生活方式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谢华;关于构建中国体育仲裁制度及相关理论问题之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6 徐晓影;论行政诉讼简易程序[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7 黄明宇;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社会资本培育中的政府行为分析[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陈小虎;行动中的预防性法律:美国刑事诉讼中的审前服务制度[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周绪峰;侦查人员程序性违法的举证责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符超翔;法律史中的“阐释”与“史料”[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忠;;法理和情理[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2 赵秉志;张心向;;法官角色视野下的裁判理性——以2005“中国法官十杰”先进事迹介绍为分析范本[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3 阿哈隆·巴拉克,孔祥俊;法官的角色[J];法律适用(国家法官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4 徐忠明;明清刑事诉讼“依法判决”之辨正[J];法商研究;2005年04期

5 汪雄涛;;明清判牍中的“情理”[J];法学评论;2010年01期

6 王新环;;司法的神性寓之于器物[J];法制资讯;2009年06期

7 霍存福;汉语言的法文化透视——以成语与熟语为中心[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06期

8 徐忠明;;道与器:关于“律”的文化解说[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05期

9 Lawrence Solum;王凌v,

本文编号:10774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10774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72f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