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法律人的职业化及其实现状况——以九省市实证调查数据为基础

发布时间:2017-10-22 10:16

  本文关键词:法律人的职业化及其实现状况——以九省市实证调查数据为基础


  更多相关文章: 职业化 司法文明 准入门槛 职业保障 职业培训


【摘要】:法律职业人员的职业化是培养高素质法律职业群体的重要途径,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司法文明程度的重要内容。在法律职业人员职业化进程中,职业准入门槛的建立、职业培训的规范化和职业保障措施的完善是最为核心的三个内容。通过对全国九个地区的实证调查,我们发现在法律职业人员的职业化进程中存在不均衡格局。职业保障措施尤其在职业待遇、职业压力、职业前景、职业队伍稳定方面都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法官、检察官、警察三个职业在职业化程度上存在显著的差别,不同地区在职业化进程上也存在很大的差异。这种不均衡的职业化格局对于司法改革的设计和实施上都提出了差别化要求。
【作者单位】: 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职业化 司法文明 准入门槛 职业保障 职业培训
【基金】:“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资助
【分类号】:D926
【正文快照】: *吴洪淇,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中心研究人员,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教授。引言司法是一项具有高度专门性的活动,司法公正的实现离不开高素质的法律职业群体,司法文明的基本状况很大程度上也是由法律职业群体的职业素养来体现出来。因此,高素质法律职业群体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季卫东;;司法体制改革的关键[J];东方法学;2014年05期

2 何兵;司法职业化与民主化[J];法学研究;2005年04期

3 吴洪淇;;美国律师职业危机:制度变迁与理论解说[J];环球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小龙;;陪审团审理微观制衡机制考察——一个以美国为对象的分析实证视角[J];北大法律评论;2007年01期

2 张月满;聂海波;;刑事审前法官制度的中国语境分析[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3 郝凯广;;当代中国律师“公益性”职业伦理之缺失:基于李庄案的思考[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年05期

4 刘练军;;司法与民主的三种关系[J];东方法学;2011年03期

5 夏锦文;莫良元;;司法转型中指导性案例的生成机理[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6 邹东俊;;律师协会与美国律师职业伦理的演进与构建[J];法律方法与法律思维;2011年00期

7 朱景文;叶传星;;2005年法理学学术研究回顾[J];法学家;2006年01期

8 王福华;;司法鉴定的规制之道[J];法学;2009年08期

9 李拥军;;我国人民陪审制度的现实困境与出路——基于陪审复兴背后的思考[J];法学;2012年04期

10 苏明明;;检察院人民监督员制度探讨[J];法制与社会;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孟杰;;试论司法公信力的实现途径[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六辑)[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琦;民事审判管理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2 王荔;当代中国司法民主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3 曹永军;陪审制度变革的历史成因[D];吉林大学;2007年

4 谢如程;清末检察制度及其实践[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5 吕芳;中国法院文化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6 孙长春;司法权威的制度建构[D];吉林大学;2008年

7 钟莉;价值·规则·实践[D];中山大学;2008年

8 肖波;刑事庭审调查制度的正当性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9 刘景辉;论司法民主[D];吉林大学;2010年

10 奉晓政;美国《上诉法院标准》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华;民意与司法独立原则的冲突与协调[D];山东大学;2010年

2 宋湘琦;律师业内的法律商业主义解说[D];吉林大学;2011年

3 姚悦竹;论陪审制度在我国的发展[D];吉林大学;2011年

4 赵昕;中英司法大众化若干制度与实践之比较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1年

5 任敏;我国民事疑难案件法律发现的实证分析[D];广东商学院;2011年

6 郭春丽;中国律师职业形象问题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1年

7 李品亮;社会期望下法院角色转变的困境与出路[D];西北民族大学;2011年

8 黄冰莲;论我国人民陪审员管理机制的完善[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9 白照迪;民事诉讼中的权利自认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10 刘永前;当代司法权运行的制度创新[D];武汉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韩秀桃;;略论北洋时期的司法发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2 王敏远;中国陪审制度及其完善[J];法学研究;1999年04期

3 陈端洪;司法与民主:中国司法民主化及其批判[J];中外法学;1998年04期

4 季卫东;;律师的重新定位与职业伦理[J];中国律师;2008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秀渊;论司法考试与法律职业[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2 徐福山;;试论我国法律职业的发展[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3 欧锦雄;论高等法律职业院校的科学定位[J];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S1期

4 马希利,李克杰;浅谈我国的法律职业及相应制度完善[J];法学论坛;2000年01期

5 霍宪丹,刘亚;法律职业与法学教育(上)[J];中国律师;2000年12期

6 霍宪丹,刘亚;法律职业与法学教育(二)[J];中国律师;2001年01期

7 霍宪丹,刘亚;法律职业与法学教育(三)[J];中国律师;2001年03期

8 吴卫军;任永芳;;透析法律共同体:以法律职业为视角[J];研究生法学;2001年02期

9 王冰路;论法律职业技能的培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年14期

10 霍宪丹;法律职业的特征与法学教育的二元结构[J];法律适用(国家法官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卜红梅;;中国的法律职业与法学教育[A];法学教育:比较与省思——现代法学教育论坛文集[C];2001年

2 任超;;英国中世纪法律职业阶层的起源——兼及其对法治文明传承的作用[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英美法系及其对中国的影响[C];2008年

3 贺卫方;;中国法律职业:迟来的兴起和遭到的危机[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法治文明的承继与融合”法律分论坛论文或提要集[C];2004年

4 舒兵;杨卓林;;通向法律职业人群体的桥梁[A];当代法学论坛(2007年第1辑)[C];2007年

5 齐延平;刘军;;论法律职业伦理教育[A];法学教育:比较与省思——现代法学教育论坛文集[C];2001年

6 马俊驹;;高等法律教育与法律职业[A];法学教育:比较与省思——现代法学教育论坛文集[C];2001年

7 阎国智;杨士林;;大学法学教育中的素质教育问题[A];法学教育:比较与省思——现代法学教育论坛文集[C];2001年

8 于霄;;权力中的律师——20世纪40~60年代美德两国律师比较为视角[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大陆法系及其对中国的影响[C];2009年

9 何勤华;;序[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混合的法律文化[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葛洪义 西北政法学院法学研究所所长、教授;提高法律职业的门槛[N];法制日报;2001年

2 张志铭;法治社会中的法律职业[N];人民法院报;2001年

3 张志铭(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法学理论室主任);法律职业道德的意义[N];人民法院报;2001年

4 梁治平;法治和法律职业[N];文汇报;2001年

5 易继明;法律职业解读[N];法制日报;2007年

6 张志铭;法治社会中的法律职业[N];学习时报;2006年

7 记者 郭文渊;加强法律职业队伍建设[N];湄洲日报;2009年

8 记者 王伶雅;法律职业队伍道德建设卓有成效[N];成都日报;2009年

9 北京青年评论家 陈杰人;让誓词成为法律职业人的粘合剂[N];南方日报;2012年

10 大庆师范学院法学院 丁启明;法律职业教育与法律职业的特性[N];光明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房文翠;法学教育价值研究[D];吉林大学;2003年

2 黄永忠;法律发展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欧阳际平;我国法律职业阶层之现状评析[D];湘潭大学;2008年

2 汪倩;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关联性的比较法思考[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妍;论司法考试与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的关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任超;西欧中世纪法律职业阶层的兴起[D];华东政法学院;2003年

5 施晓盛;法律职业群体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2年

6 田明;西欧中世纪法律职业早期传统[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7 欧亚;中国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论纲[D];华东政法学院;2001年

8 邵先梅;论法学教育中法律职业道德的培养[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9 刘云箭;职业律师对司法的影响[D];复旦大学;2010年

10 刘钰薇;英格兰早期法律职业阶层的兴起[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0779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10779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771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