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情与司法模式构造的规律性研究——以司法供求关系为中心
本文关键词:国情与司法模式构造的规律性研究——以司法供求关系为中心
【摘要】:司法的本质,就是国家提供司法供给,满足民众司法需求的过程。在通常情况下,这种司法供求关系处于动态的、非均衡的状态。在该规律的支配下,一个特定的国家都会以本国国情为基础,形成以司法权为中心的司法供求关系模式,这就是司法模式,其基础要素是国家司法权配置模式和运行模式,是现代国家治理的核心。世界各国司法模式的差异,主要受到特定国家伦理观念、政治形态和社会形态等国情要素的影响。通常情况下,特定国家的国情通过功能定位、条件制约、资源配置和路径依赖,最终决定了该国司法模式的性质、结构和特征。这就是国情对司法模式的构造或决定作用。
【作者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法制研究室;
【关键词】: 司法供求关系 司法模式 国情
【分类号】:D916
【正文快照】: 一、比较法学意义上的司法模式与国情(一)司法模式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史表明,一个成熟的国家或政治实体,尽管其社会形态、政治形态和法律文明发育形态不同,但是一个共同的特征是,都会存在大量的社会矛盾,并以争议的形式存在于民众之间。民众对他们之间的争议会采取权威、高效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公丕祥;;当代中国的自主型司法改革道路——基于中国司法国情的初步分析[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2 刘辉;;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选任过程中的意识形态因素分析[J];美国问题研究;2011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志鹏;;法的和谐价值:可持续发展时期的新要求[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1期
2 吴怀祺;;史学话语权与20世纪的中国民族史学——兼说10卷本《中国史学思想通史》[J];安徽史学;2006年04期
3 王鹤岩;张志顺;;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同一性与文化多样性[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4 朱春龙;;从文化形态史观探析魏晋南北朝史学发展的原因[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5 董红刚;张琴;方新普;;论体育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J];安徽体育科技;2008年05期
6 张婧;;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的素质教育[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7 唐晓琳;董岩;;拉丁语:近代早期欧洲的语言共同体[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8 郭明志;;汉火百炼金源金,周制一用中华中——金源文化考论[J];北方论丛;2009年05期
9 萧瀚;读《普通法的历史基础》[J];比较法研究;2000年04期
10 高鸿钧;冲突与抉择:伊斯兰世界法律现代化[J];比较法研究;200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华宁;芮锦伟;;三级综合医院的中医文化建设[A];中国庆阳2011岐黄文化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学术会论文集[C];2011年
2 谢军;;伦理意义上的“公共文明”浅探[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3 安玲;;从传统京剧的衰微看艺术形态的边缘化[A];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论丛(第一辑)[C];2011年
4 霍子文;郭义军;;新时期里中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建设性道路——运动训练文化[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5 陈巍巍;;闽台民间信仰中神圣性的构建——以保生大帝信仰为例[A];谱牒研究与五缘文化[C];2008年
6 陈倩;王敦辉;;全球化视阈下的闽商文化自觉[A];福建省社会学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杨状振;;中国电视经营管理工作三十年机制流变研究[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格·孟和;;对草原生态文化的哲学思考[A];中国·内蒙古首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吴团英;;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A];中国·内蒙古第三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敖其;额尔德木图;;草原文化与欧亚大陆文化[A];中国·内蒙古第三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德强;传统体育养生的文化哲学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王龙飞;文化社会学视野下武术在登封的存在与发展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丛海平;元代军事后勤制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吴练达;制度、行为与经济发展[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李华;孟子与汉代《诗经》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龙海;亚里士多德政治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刘鑫渝;土地制度变迁视野下的哈萨克牧区社会[D];吉林大学;2011年
9 孙兴杰;帝国·霸权·区域:权力边界与东方问题的演进[D];吉林大学;2011年
10 郑剑;社会资本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红刚;社会转型期我国体育公共产品的整合与开发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2 张鹏;中西早期外交理念比较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森豪利;基于马斯洛理论的日本旅游发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杨旭辉;秦都移异与秦的崛起和统一[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俊玲;文明传播视野下的汉代河西开发[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6 施志杨;政治笼罩下的宗教纷争[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许慧君;论晚唐背景下的许浑咏史怀古诗[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余江玲;中西古典园林植物文化比较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9 卢伟;郑观应道教思想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1年
10 王雪峰;论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D];中原工学院;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萍;论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的国情依据[J];大连大学学报;1994年02期
2 李宝权;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3 徐晓慧,冯寒君;精神文明建设要面向实际[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4 陈宪;转型期政府行为模式特殊性研究[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5 李峧武;中国共产党人对近代中国国情的调查研究[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6 蒋建平,徐欣;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教学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探讨[J];河海大学常州分校学报;1999年03期
7 董四代;立足现代社会主义认识初级阶段[J];理论与现代化;1999年11期
8 丁银高;“求是”与“凡是”的分野──以我党历史上的几次思想路线斗争为讨论中心[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9 闫惠惠;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民主观[J];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2期
10 赵增华,张素琴;对中国改革基本经验的几点粗浅认识[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亚凝;;“嵌入性”不足与本土化司法模式之建构[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肖友国;张文辉;;活性焦脱硫脱氮技术符合国情需要[A];第十届全国电除尘、第二届脱硫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3 武云甫;赵维忠;王燕敏;;我国清洁燃料水煤浆推广应用前景分析[A];城市规划面对面——2005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4 方彩力;;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探索[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重庆卷)[C];2010年
5 林华山;;我国行政伦理学研究应关注国情因素[A];首届青年中国公共行政学者论坛:反思中国公共行政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肖子英;;中外化妆品法规比较研究[A];2002年中国化妆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罗来平;;还是恢复重建圆明园好[A];古典园林建筑艺术学术论坛会议材料[C];2009年
8 奉全胜;;提升民主意识 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A];“深入学习十七大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赖梁盟;;马克思主义法律观的思考[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2辑)[C];2010年
10 吴建雄;;中国语境下检察权的司法价值及其完善[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陕西省委党校法学教研部 潘怀平;陕甘宁边区“有主动性的”为民司法模式[N];人民法院报;2010年
2 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教授 徐昕;适应乡土社会的能动司法模式[N];人民法院报;2010年
3 徐澄;吴中建“三点合一”强基型司法模式[N];人民法院报;2010年
4 记者 朱云峰;继续探索努力 建立长久平台[N];人民法院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张守增 朱云峰 本报实习生 赵彦杰 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 安东;良性循环:行进在专业化与大众化结合的路上[N];人民法院报;2009年
6 陇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陈立旭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副主任、全国人大代表 马克宁 陕西省宝鸡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乌永陶 中共陇县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杨宝玉 陇县杜阳镇堡子身村四组当事人 杨增友 姬亚平;陇县经验:立足乡土社会的有益司法实践[N];人民法院报;2009年
7 记者 赵阳;坚持专业化大众化相结合[N];法制日报;2009年
8 通讯员 梁会平 记者 任虎鹏;陇县法院“一村一法官”被最高院肯定[N];陕西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王英涛;陇县法院经验值得推广[N];宝鸡日报;2009年
10 孙春雨;中美量刑机制的六点不同[N];检察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洋;论司法权的社会功能[D];吉林大学;2012年
2 尹伟琴;民国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玲香;调判结合司法模式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2 谭珍珠;刑事司法模式的结构与框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0年
3 李娟;恢复性司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4 王俊;论恢复性司法[D];山东大学;2008年
5 陈宗峰;《窦娥冤》中的司法模式与司法理念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6 王明华;行政法意义上的非政府组织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7 张敏英;沥青热再生材料及设备的研究[D];长安大学;2005年
8 钱丽红;论我国死刑的立法限制与司法限制[D];苏州大学;2006年
9 郑英豪;大城市中心城区青少年犯罪的特点、成因与预防[D];华东政法学院;2007年
10 李敏;论中国法治的渐进性与推进性[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0855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1085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