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江南城隍信仰及其民间司法职能研究
本文关键词:唐代江南城隍信仰及其民间司法职能研究
【摘要】:基于唐代文献记载,城隍神格的转变出现在唐代中叶的江南地区,并成为普遍性的民间信仰。唐朝城隍神格由自然神转变为人格神,反映了当时造神的社会需求。城隍职能不断扩大,并入主"冥司",具有阴间审判功能,形成了类似官府的结构。城隍信仰中的英雄人物,被世俗权力所利用。同时,因世俗权力的推波助澜,城隍受到封爵,城隍信仰的地位日益巩固。
【作者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唐代 江南 城隍信仰 民间司法 世俗化
【基金】:中央高校科研费面上项目《唐宋税制变革与县级经济职能演进》(2011SM004) 广东省教育厅育苗工程项目《南宋财政史研究》(wym11014)
【分类号】:D929;D926;K242
【正文快照】: 城隍在中国古代民间信仰中,是非常著名的阴间司法官,掌审判世人善恶是非。不过,在唐代,城隍开始是泛指城池,如《唐律疏议》所载:“或攻击城隍,或掳掠百姓,依百人以上论,个身处斩。”[1]399同时,唐代的城隍也呈现出神格化特征,从地方守护神入主冥司,成为阴间重要的司法官,具有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范军;;城隍信仰的形成与流变[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2 王涛;;唐代的城隍神信仰与唐中后期南方城市的发展[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詹颂;乾嘉文言小说作者阅读视野与作品故事来源(续)[J];蒲松龄研究;2003年02期
2 徐文蕾;;《聊斋志异》侠义主题论[J];蒲松龄研究;2009年04期
3 韦乐;;狐妻故事中的才狐故事[J];蒲松龄研究;2010年01期
4 赵爱华;;《任氏传》与《聊斋志异》美狐形象的文化内涵[J];蒲松龄研究;2012年01期
5 刘洪强;;“姜维之母”的疏漏——兼谈毛宗岗对嘉靖本《三国演义》中“逻辑错误”的修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6 刘洪强;;《周易·井卦》与《井底引银瓶》之关系探微——兼论《周易·井卦》对《金瓶梅》人物命名的影响[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7 余文兵;;试论清代民族政策法制化的特点及其意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8 王明前;;三国两晋财政体系演变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9 张群;;中国古代法上的“义绝”:基于学术史的考察与反思[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10 张金铣,赵建玲;唐末清口之战及其历史地位[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硕;;以《唐律疏议》为例浅谈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法律的影响[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2 孙齐;;《五岳真形图》的成立——以南岳为中心的考察[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罗凯;;御正与纳言——兼论中书门下体制之源[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喜饶尼玛;央珍;;试论藏族地区的关帝崇拜[A];全球化下的佛教与民族——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牛天秀;;首问问责:内涵、困境与对策[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刘浏;;《才调集》无名氏诗考辨[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二辑)[C];2008年
7 王建军;;教育与政治:元朝国子监创办之争[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8 高慧斌;;试论南朝私学发展的原因[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9 陆离;;俄、法所藏敦煌文献中一件归义军时期土地纠纷案卷残卷浅识——对Дх.02264、Дх.08786与P.4974号文书的缀合研究[A];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四编[C];2009年
10 张兰;宋金华;;唐朝《水部式》的主要内容及其评析[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许青松;间接正犯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马银华;文化视野中的北宋齐鲁诗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红梅;商会与中国法制近代化[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尉博博;春秋大都耦国政治现象剖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史兵;唐代长安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魏晓虹;《阅微草堂笔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叶娟;现代婚礼服装饰的民族性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2 王平;方干及其诗歌论稿[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赵立光;“说岳”题材小说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于欧洋;六朝骈文的兴盛与形式美学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博;唐代艺伎与唐声诗的传播[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靖;西汉昭宣时期乐府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李桂峰;传统民本思想的理论品质与现代转型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张陶然;协议离婚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史兰芳;被胁迫行为之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方浩然;韩愈道德思想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立平;唐代江南地区的开发[J];史学集刊;1984年02期
2 季明稳;;唐代江南地区盗铸问题探析[J];晋中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3 沙郑军 ,王建华;浅谈明代苏松水利[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4期
4 周惊涛;;徽商与明清江南文教事业[J];大学教育科学;2006年04期
5 王健;;明清江南毁淫祠研究——以苏松地区为中心[J];社会科学;2007年01期
6 王恩俊;;复社与明末清初江南地区衿绅势力的盛衰[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7 王健;;明清江南地方家族与民间信仰略论——以苏州、松江为例[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8 王卫平;黄鸿山;;继承与创新:清代前期江南地区的慈善事业——以彭绍升为中心的考察[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9 郭厚安;;明代江南赋重问题析[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04期
10 陈忠平;;明清时期闽粤商人在江南市镇的活动[J];学术研究;198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s燳m;;试探“江南统治论”[A];蒙古史研究(第六辑)[C];2000年
2 范金民;;明代江南进士甲天下及其原因[A];明史研究第5辑——纪念李洵先生75诞辰专辑[C];1997年
3 王毓铨;;明代地区经济研究之我见[A];明史研究论丛(第四辑)[C];1991年
4 韦庆远;;论明初对江南地区的经济政策[A];明史研究论丛(第三辑)[C];1985年
5 郭声波;;唐代河西九曲羁縻府州及相关问题研究[A];中国边疆考古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C];2005年
6 唐文基;;明代江南重赋问题和国有官田的私有化[A];明史研究论丛(第四辑)[C];1991年
7 沈龙法;;《盘山游日记》和明末“江南奴变”[A];徐霞客研究(第19辑)[C];2009年
8 杜永毅;;唐代诗人贺知章故里考——故里在萧山史家桥村[A];公共文化服务与图书馆实践的创新——浙江省图书馆学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胡阿祥;;《江南社会经济研究·六朝隋唐卷》前言[A];汉唐社会经济与海盐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赵永良;徐志钧;;明代无锡社会经济初探——读黄Sl《锡金识小录》[A];明史研究论丛(第四辑)[C];199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实习记者李玉 通讯员赵宴群 林盼 黄修志;明清以来江南城市发展与文化交流老问题引发新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南 昊;江南青铜器带来千古之谜[N];中国艺术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屈建军;殷墟文化过长江 江南又一春[N];中国档案报;2006年
4 ;解读明朝历史的一个奇特现象[N];解放日报;2007年
5 李稹;八百年前的杭州,堪称当时的经济中心[N];杭州日报;2008年
6 叶世昌;唐代的信用立法[N];国际金融报;2002年
7 言实;唐代的医药机构与“医科大学”[N];中国医药报;2000年
8 许知远;一本畅销书的兴起与衰落(下)[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9 无庐;巴蜀之地 大汉粮仓[N];成都日报;2006年
10 记者 倪晓英;新增19处“全国重点文保”[N];苏州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克诚;明代江南逋赋治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罗小红;唐代家礼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3 赵殿红;清初耶稣会士在江南的传教活动[D];暨南大学;2006年
4 苏力;元代地方精英与基层社会[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5 李青淼;唐代盐业地理[D];北京大学;2008年
6 陈艳玲;唐代城市居民的宗教生活:以佛教为中心[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裴宏江;明清之际江南城镇的特殊文化功能[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8 张勃;唐代节日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9 王胜鹏;明清时期江南戏曲消费与日常生活(1465-1820)[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10 李维才;唐代粮食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捚;试论唐代江南茶业经济[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2 任记国;唐代浙江西道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3 马志立;唐代勋官制度若干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4 李谋娜;唐代士兵生活相关问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5 白茹冰;论唐代牡丹的引种、推广与兴盛[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6 曲洋;唐代山东士族家庭文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7 侯涛;唐代外交使节略论[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8 张春彦;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基层社会犯罪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李伟;唐代连坐制度初探[D];山西大学;2006年
10 赵娟宁;唐代妇女与道教[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0997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1099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