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改背景下审判委员会职能合理定位的路径选择——以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改革为视角
本文关键词:司改背景下审判委员会职能合理定位的路径选择——以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改革为视角
更多相关文章: 审判委员会 工作职能 现实困境 合理定位 路径选择
【摘要】:在新一轮审判权力运行机制改革中,审判委员会职能的合理定位是审判委员会制度改革的前提。审委会应当以宏观指导职能为首要,但并不意味着必须摒弃讨论重大、疑难案件的职能。审委会讨论个案并未割裂审理权和裁判权,不具有根本性的制度障碍,但是目前司法实务中基层人民法院乃至中级人民法院审委会的主要精力仍然集中在讨论具体案件上,且审委会讨论个案的运行机制涉嫌程序违法。基于此,可以通过落实审委会列席制度和回避制度消解审委会讨论个案面临的程序违法诘难,通过限缩审委会讨论个案的范围、建立专业委员会以及议题上会过滤机制抑制审委会讨论个案的职能,通过加强研究性案例的培育和调研、建立决议跟踪反馈机制强化审委会宏观指导职能的发挥。
【作者单位】: 浙江省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管理办公室;浙江省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
【分类号】:D926.2
【正文快照】: *夏孟宣,硕士研究生,浙江省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管理办公室主任;胡苗玲,硕士研究生,浙江省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秘书。〔1〕洪浩、操旭辉:“基层法院审判委员会功能的实证分析”,载《法学评论》2011年第5期。〔2〕苏力:“基层法院审判委员会制度的考察及思考”,载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力;;基层法院审判委员会制度的考察及思考[J];北大法律评论;1998年02期
2 贺卫方;;关于审判委员会的几点评论[J];北大法律评论;1998年02期
3 陈瑞华;;正义的误区——评法院审判委员会制度[J];北大法律评论;1998年02期
4 肖建国,肖建光;审判委员会制度考——兼论取消审判委员会制度的现实基础[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5 褚红军,陈靖宇;审判委员会制度若干问题研究——兼论审判委员会制度的改革和完善[J];法律适用;2005年10期
6 洪浩;操旭辉;;基层法院审判委员会功能的实证分析[J];法学评论;2011年05期
7 张忠,陈应珍;试论审判委员会制度的改革和完善[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8 鲁为;张璇;廖钰;;论“审判权统一行使”在基层法院的实现路径 以基层法院审判委员会的微观运行为视角[J];法律适用;2014年01期
9 季涛;论疑难案件的界定标准[J];浙江社会科学;2004年05期
10 李先伟;;审判委员会司法权之理论基础与制度完善——兼评《关于改革和完善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制度的实施意见》[J];中州学刊;2011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薇;卓广平;;论司法独立体系下审判委员会对法官独立的影响[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2 肖建国,肖建光;审判委员会制度考——兼论取消审判委员会制度的现实基础[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3 萧平汉;;国民法治意识淡薄的历史文化渊源[J];船山学刊;2006年04期
4 李晓辉;关于审判委员会制度的几个问题[J];当代法学;2000年01期
5 张松美;关于审判委员会制度的利弊思考[J];当代法学;2001年02期
6 陈濂;柯葛壮;田欢忠;;检察长列席审委会制度合理性研究[J];东方法学;2010年04期
7 张睿;;论民事诉权对审判权的制约——以程序主体性原则为理念[J];东南学术;2009年06期
8 王永杰;;论刑事关键证人的确定[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9 陈光;;论司法过程中法律方法的心理学意义[J];法律方法;2009年02期
10 褚红军,陈靖宇;审判委员会制度若干问题研究——兼论审判委员会制度的改革和完善[J];法律适用;2005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黄文艾;;检察机关派员列席审委会制度的反思与建构[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沈君;王静静;;个案民意的司法适用——以裁判方法和制度控制为视角[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3 林晓瑜;;夹缝中的变革:审判委员会放权改革路径研究[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4 彭锡华;;取消审判委员会制度之建议[A];司法体制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李继红;;某省S市审委会制度运行实证探究——一个审委会秘书的观察与思考[A];探索社会主义司法规律与完善民商事法律制度研究——全国法院第23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C];2011年
6 赖丽莉;;我国合议庭运作机制的困境及改革[A];当代法学论坛(2011年第1辑)[C];2011年
7 沈君;;人民法院定案机制的改革与完善——以某中级法院民商事定案实践为样本[A];全国法院第25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公正司法与行政法实施问题研究(上册)[C];2013年
8 薛海明;;“司法自信”何以转化为“司法公信”?——以司法公正与民意认同关系为视角的探究[A];全国法院第25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公正司法与行政法实施问题研究(上册)[C];2013年
9 朱珠;;论民意对刑事司法的影响[A];法治常态,,西部新态——第七届西部律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日华;裁判客观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张弘;论证据裁判原则[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3 王利荣;论量刑的合理性[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4 吴光升;刑事诉讼程序的人性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5 孙伟良;我国法官权利保障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6 付少军;审判委员会制度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7 刘昌强;检察委员会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8 袁坚;司法合议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9 罗薇;民意与司法应对[D];湘潭大学;2014年
10 王幼君;宪法第135条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苇;我国死缓适用标准的实证性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贾静远;刑事诉讼中审判委员会议事规则改革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周伟;审判委员会议案机制中证据规则的适用[D];湘潭大学;2010年
4 李仲俊;网络舆论与司法公正的冲突与平衡[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逸群;当下中国司法政策认知论[D];西北大学;2010年
6 田华;民意与司法独立原则的冲突与协调[D];山东大学;2010年
7 陈静;审委会制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臧洪涛;我国司法解释的法理分析[D];河南大学;2011年
9 庞芳;我国最高人民法院机构设置及其变革[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1年
10 陈波;审判委员会保留论[D];西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力;;基层法院审判委员会制度的考察及思考[J];北大法律评论;1998年02期
2 贺卫方;;关于审判委员会的几点评论[J];北大法律评论;1998年02期
3 朱苏力;制度是如何形成的?——关于马歇尔诉麦迪逊案的故事[J];比较法研究;1998年01期
4 肖建国,肖建光;审判委员会制度考——兼论取消审判委员会制度的现实基础[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5 李晓辉;关于审判委员会制度的几个问题[J];当代法学;2000年01期
6 王祺国 ,张荻秋;论审判独立的双重属性[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89年03期
7 陈坤;;疑难案件、司法判决与实质权衡[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8 陈贵民;论司法效率[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9 黄金波;审判委员会改革的有关问题探讨[J];法律适用;1999年08期
10 陈卫东,李训虎;先例判决·判例制度·司法改革[J];法律适用;2003年Z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郑春笋;[N];法制日报;2005年
2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王胜俊;[N];人民日报;2010年
3 戴敦峰;[N];南方周末;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连峰;邝希聪;;审判委员会机制探微[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2 郑若丽;;解构与重塑:审判委员会制度的改革与完善——以基层法院审判委员会运行状况为视角[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4年10期
3 张厚勇;赵德兵;;审判委员会改革设想[J];江淮法治;2006年21期
4 袁继伟;;刑事司法视野下的审判委员会[J];商情(科学教育家);2007年12期
5 章克勤,姜山;试论审判委员会功能的调整与完善[J];上海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6 罗书平;审判委员会:“审批”案件到几分[J];中国律师;2000年02期
7 余为青;取消审判委员会势在必行[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8 朱建新;浅论审判委员会工作机制的改革与完善[J];人民司法;2001年02期
9 江智高;审判委员会制度评析[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09期
10 罗书平;;审判委员会“审批案件”制度应予取消[J];司法改革论评;200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米健;;审判委员会的性质、职能与未来——兼谈董必武有关思想[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五辑)[C];2006年
2 林晓瑜;;夹缝中的变革:审判委员会放权改革路径研究[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3 姚云霞;;律师应列席审判委员会[A];规划·规范·规则——第六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4 黎军;;试论审判委员会改革[A];司法体制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刘远山;;论审判委员会改革[A];司法体制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徐建明;;浅谈审判委员会的改革[A];司法体制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刘宇;;功能转向:从“个案把关”到“裁量示范”——审判委员会案件讨论制度的技术化改造[A];全国法院第25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公正司法与行政法实施问题研究(上册)[C];2013年
8 白书文;王玲;;完善合议庭、审判委员会的职能,确保办案质量[A];在审判工作中如何确保司法公正理论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1年
9 左卫民;周长军;吴卫军;;法院内部权力结构论[A];依法治国专题研究——司法改革与依法治国理论研讨会、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10 杨铭;梁展欣;;当前审委会改革中的六大盲点[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七辑)[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健 本报记者 刘立纲;省检检察长首次列席同级法院审判委员会[N];辽宁日报;2010年
2 汤永涛;谈审判委员会工作方法之改进[N];江苏法制报;2000年
3 南丹县人民法院 苏昌群;加强审判委员会建设的3点建议[N];法治快报;2007年
4 米健;审委会改革路在何方[N];法制日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申爱山 袁定波;审委会将由会议制改为审理制[N];法制日报;2007年
6 通讯员 夏飞;把审委会审议案办成“精品”[N];天津政法报;2007年
7 记者 李云超 通讯员 赵映;贵州高院决策层会议“网上行”[N];人民法院报;2009年
8 严翔 周风华;审判委员会制度应予完善[N];江苏经济报;2010年
9 秋风;把法院从行政羁绊中解放出来[N];南方周末;2007年
10 记者 娄银生 通讯员 刘海玉;盐城改进审判委员会工作[N];人民法院报;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小静;审判委员会运作现状调查[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2 陈波;审判委员会保留论[D];西南大学;2011年
3 陈世利;论专业审判委员会[D];内蒙古大学;2011年
4 杨相国;论我国审判委员会运作模式的改革[D];山东大学;2007年
5 曹祯;刑事诉讼中审判委员会议事规则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6 贾静远;刑事诉讼中审判委员会议事规则改革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周伟;审判委员会议案机制中证据规则的适用[D];湘潭大学;2010年
8 李世锋;论审判委员会的废除[D];湘潭大学;2006年
9 韦莉芬;基层法院审判委员会的功能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
10 马晓明;论刑事诉讼中审判委员会职能的改革[D];苏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1476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1147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