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实践感悟:再谈作为科学的法学

发布时间:2017-11-17 08:26

  本文关键词:实践感悟:再谈作为科学的法学


  更多相关文章: 法学 法教义学 法律解释方法 司法解释 司法改革


【摘要】:科学精神在司法实践中的欠缺导致裁判失去客观性和可预测性进而影响到司法的公信力。法学是追求正义的学问,正义的唯一性决定了法律问题都存在唯一正确的答案,但这并不意味着裁判结果是"或有或无,非此即彼",而是要求法官在法教义学的指导下运用法学方法寻找能够实现各方权益的解决方案。我国法教义学的相对落后不仅影响了立法的质量,也给司法实践带来了困难,因此应尽快完成理论积累并进行理论创新。此外,法学方法论意识的不足也是导致裁判不公的重要原因。司法解释虽然弥补了立法的不足,但却阻碍了法官释法能力的提高。司法改革应尊重司法规律,而司法规律正是法学科学性在司法领域的表现。
【作者单位】: 国家法官学院;
【分类号】:D916
【正文快照】: 几年前,笔者自德国研修回国,曾撰写随笔小文《留德随想:也谈作为科学的法学》,就科学精神如何贯穿于德国的法学教育、法学研究、司法实践以及立法活动作了一些介绍,目的在于引起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对法学作为一门科学的重视。〔1〕回国后,笔者有幸担任最高人民法院的法官参与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涌;;建立“二元化”法律解释方法适用模式的研究[J];厦门大学法律评论;2003年01期

2 王德玲;;法治理念下“服从”与“创造”的司法定位——对法律解释方法论的反思与重构[J];山东社会科学;2008年01期

3 孙光宁;;法律解释方法的体系整合——制度和谐的视角[J];法律方法;2008年00期

4 侯学勇;;法律解释方法的证立功能与司法能动主义[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5 任国松;;法律解释方法的适用规则[J];晋中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6 顾乾坤;;法律解释方法批判:客观还是主观[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7 顾乾坤;;法律解释方法批判:主观还是客观[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8 滕威;;法官运用法律解释方法之局限性及其克服[J];法律适用;2013年04期

9 梁迎修;;超越解释——对疑难案件法律解释方法功能之反思[J];学习与探索;2007年02期

10 何礼果;尹春桃;张文龙;;论法律解释方法的特性、功能及其现实意义[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郭建勇;;扎根与生长:法律解释方法应用之实证探究——以《最高人民法院公报》行政案例为样本[A];全国法院第25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公正司法与行政法实施问题研究(下册)[C];2013年

2 翁国民;蒋奋;;论WTO规则的法律解释方法——兼谈国际条约法的解释理论在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的运用[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二)[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成安;论裁判规则[D];山东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黄涌;对建立“二元化”法律解释方法适用模式的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2 向容;法律解释方法之适用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3 任国松;法律解释方法的位序[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4 李桂武;刑事司法判决的法律解释方法研究[D];广东财经大学;2014年

5 孙桢雅;拉伦茨法律解释方法述评[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6 叶歆炜;WTO争端解决中的法律解释方法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7 李芷毓;博弈于“严格”与“自由”之间[D];华东政法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1954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11954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5b3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