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司法裁判中的法律论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5 11:29

  本文关键词:司法裁判中的法律论证研究 出处:《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法律论证 法律解释 正当性


【摘要】: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它的社会实效,即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纠纷,并实现公平正义。其中,司法裁判是实现法律实效的重要途径。这不仅要求司法裁判在实质上保障公民的利益,而且需要一种显明的方式来展现其正当性。同时,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各项社会事务朝着未知的方向延伸,法律的局限性决定它无法将所有的细枝末节都规定其中。在司法实践中,法官通过法律解释来克服法律的局限性,明晰法律的内涵和实现法律的具体应用。法官的法律解释作为法官对法律的具体应用,无法自证其正当性。本文研究的“司法裁判中的法律论证”所想要达到效果是:当事人知道裁判结果为何是这样的,并在认为司法判决是正当的前提下最终接受该司法判决。 因此“司法判决中的法律论证”要注意三点:第一,要解释模糊的法律,让当事人知道该条法律可以被如何具体运用;第二,论证法律具体化的正当性;第三,依据受众的心理特征,引入合适的论证方法以及情感氛围,利于受众接受判决。此外,“司法判决中的法律论证”可以限制法官恣意,其本身能够支撑一定的程序正义,其存在就是一种对于司法正当性的体现。 一个具有正当性的司法裁判必须具有合法性和合理性特质,法律论证是显示司法裁判正当性特质的有效方式。本文借鉴相关理论,从逻辑、修辞、对话三个方面阐述了法律论证的具体方法。逻辑的方法在论证形式上作出了规定,从法律解释方式入手,规定了相应的论证规则以达到论证的饱和。修辞的方法则是针对正当性所包含的可接受性特质入手,从论述语言的表述上增加论证的力度。而对话的方式则是从论据的获得来源进行考量,通过建立允许当事人陈述个人观点的平台达到观点交流的效果,并为获得更优解释观点提供途径。 此外,本文结合中国司法实践过程中当下现实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加强法官法律论证制度和能力建设的建议,并设计了强化和完善司法裁判文书中的判决理由的具体方案,包括以充分论证强化判决理由、以修辞之法完善判决理由。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舒国滢;战后德国法哲学的发展路向[J];比较法研究;1995年04期

2 刘星;法律解释中的大众话语与精英话语——法律现代性引出的一个问题[J];比较法研究;1998年01期

3 武飞;;逻辑与对话[J];东岳论丛;2006年01期

4 孙光宁;;法言法语的修辞功能——基于司法立场的考察[J];法律方法;2011年00期

5 刘治斌;法律论证释义[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6 黄竹胜;法律论证:概念架构与语义分析[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7 张文录;;论法庭论辩的理论基础与素质[J];河北法学;2006年07期

8 苏力;判决书的背后[J];法学研究;2001年03期

9 舒国滢;寻访法学的问题立场——兼谈“论题学法学”的思考方式[J];法学研究;2005年03期

10 陈景辉;;裁判可接受性概念之反省[J];法学研究;2009年04期



本文编号:13326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13326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80c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