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修法: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手段

发布时间:2017-12-27 07:48

  本文关键词:修法: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手段 出处:《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修法 司法体制改革 司法公正 法治中国


【摘要】: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司法体制改革做出了全面、深入的部署和安排,新一轮司法体制改革已经启动。司法体制改革具有"司法"性、"体制"性和"改革"性,它的推进手段必须"基于"这些特性,才能有的放矢,取得成效。在司法体制改革过程中,修法不可缺位。为了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作为手段的修法,其品质的提升需要明确修法主体,找准修法对象,强化修法论证,加快修法速度,善用修法技术,协调修法步伐。
[Abstract]:In 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8th CPC Central Committee, the reform of the judicial system has been fully and deeply deployed and arranged, and a new round of judicial system reform has been started. The reform of the judicial system has the nature of "judicature", "system" and "reform", and its propelling means must be "based on" these characteristics so as to make a definite target and achieve success. In the process of the reform of the judicial system, the law of repair can not be absent. In order to push forward the reform of judicial system, the improvement of quality as a means should be clear about the main body of repair, identify the object of repair, strengthen the demonstration of law, accelerate the speed of repair, make good use of repair technology and coordinate the pace of amendment.
【作者单位】: 华东政法大学科学研究院;
【分类号】:D926
【正文快照】: 在我国,随着社会进步和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执政党越发重视司法体制的改革与完善。党的十五大就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司法改革,从制度上保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十六大明确提出推进司法体制改革,进一步健全权责明确、相互配合、相互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景汉朝,卢子娟;经济审判方式改革若干问题研究[J];法学研究;1997年05期

2 齐树洁;;我国司法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展望[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9年04期

3 张文显;;全面推进法制改革,加快法治中国建设——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法学解读[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4年01期

4 邓思清;论我国司法体制改革的几个问题[J];中国法学;2003年03期

5 王亚新;论民事、经济审判方式的改革[J];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01期

6 姜小川;;“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之意蕴[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述红,黄仕红;应对WTO挑战的司法审查制度改革[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2 王亚明;;1949年以来中国大陆的纠纷解决机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3 陈海平;;困境与进路:司法改革语境中的量刑程序改革[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4 赵宗亮;;权利政治初论——方法、观念与实践[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5 闫海;;基于司法独立的我国司法预算制度重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6 田飞龙;;中国村民自治的研究现状与理论新思路[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7 钟娟;姜起民;;行政相对人监督行政的理论基础[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8 储新宇;美国总统与国会争夺外交主导权的根源及实质[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9 高新华;论以人为本司法观的理论基础——从新宪法修正案谈起[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10 于江;雅典民主制评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光骏;;论当前宪政制度下的独立行使检察权[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梁晓淮;张洪得;;独立化 公开化 法制化——检察机关侦查权内部制约机制的检讨与重构[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王祺国;;论和谐司法[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王学成;;我国检察权制约行政权的制度构建[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朱全景;;论检察机关贯彻公平正义的法治理念[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郭小锋;;试论“双层”法律监督模式[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钱翠华;;知识产权民事审判权滥用的公平矫正——公正视野下法官品德对专利民事审判权的影响[A];专利法研究(2010)[C];2011年

8 黄韬;;考察我国法院处理不良金融债权争议案件的政治维度[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周光辉;彭斌;;认真对待共和国——关于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础的思考[A];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C];2005年

10 燕继荣;;政府创新与政府改革——“中国政府创新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主题发言[A];政府创新的理论与实践[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饶传平;论近代中国宪法中基本权利条款之演变(1908-1947)[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邬先江;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3 卢迎春;论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D];苏州大学;2010年

4 张雪樵;经济行政权法律监督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李秀红;乔治·华盛顿与美国总统制的初步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7 秦伟江;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区域自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郭薇;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D];南开大学;2010年

9 叶凡美;“内部改进”与美国早期国家构建(1801-1833)[D];南开大学;2010年

10 罗国亮;灾害应对与中国政府治理方式变革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会丽;论税务行政复议制度[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2 孙焕焕;政府信息公开诉讼原告资格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秦中蕾;法律保留原则下的基本权利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吴旭东;《劳动合同法》立法过程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胡骏军;法治背景下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郭春阳;司法能动抑或司法克制——“洛克纳案”之辩[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贺磊;自由心证的法理与制度初探[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周凯霞;论法院“调解热”的成因、影响及对策[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刘基华;论罪刑法定原则在当代中国的实现[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章烽;论司法能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季卫东;程序比较论[J];比较法研究;1993年01期

2 公丕祥;冲突与融合:外域法律文化与中国法制现代化[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1年02期

3 郝双禄;加快制定民法适应法制建设发展的需要[J];法学;1983年07期

4 龙宗智;论检察权的性质与检察机关的改革[J];法学;1999年10期

5 万毅;转折与展望:评中央成立司法改革领导小组[J];法学;2003年08期

6 秦策;9·11事件后美国刑事诉讼与人权保护[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7 顾培东;中国司法改革的宏观思考[J];法学研究;2000年03期

8 黄松有;检察监督与审判独立[J];法学研究;2000年04期

9 傅郁林;繁简分流与程序保障[J];法学研究;2003年01期

10 陈瑞华;;司法过程中的对抗与合作——一种新的刑事诉讼模式理论[J];法学研究;2007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高建民;[N];检察日报;2000年

2 路红梅 胡云峰;[N];检察日报;200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小川;关于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的思考[J];理论前沿;2003年19期

2 朱雅频;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司法保障[J];青海社会科学;2003年05期

3 张锐智,李萍;论司法体制改革的地位[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4 蔡彰;司法体制改革及展望[J];法律适用;2005年07期

5 刘树桥;;论司法体制改革的目标[J];沧桑;2007年06期

6 陈金鑫;;关于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若干思考[J];东方法学;2008年06期

7 蒋熙辉;张凡;;依法治国与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理论研讨会综述[J];法学研究;2008年04期

8 魏丽娟;;我国民事司法体制改革的现状、困境与出路[J];福建法学;2008年03期

9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应遵循四个规律[J];山东人大工作;2009年02期

10 陆而启;;从“抗干扰”到“获信赖”:我国司法体制改革之目标[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长铸;;入世与我国司法体制改革[A];2002年度全省法院应对入世工作研讨会获奖论文专辑[C];2002年

2 杨荔舒;;浅谈参政党在司法体制改革的作用[A];司法体制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徐瑞祥;;司法体制改革、制度完善与司法的公平与正义[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四辑)[C];2005年

4 张汉昌;;从和谐社会理念看我国的司法体制改革[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辑)[C];2006年

5 赵刚;;中国司法现代化的典型特征和前景——以21世纪中国司法体制改革为研究视角[A];现代化的特征与前途——第九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张荣明;;中国司法体制改革后法院法医人员的出路[A];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九次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关于编印《司法体制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的说明[A];司法体制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钟晓渝;;参政党在司法体制改革进程中的作用[A];司法体制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本刊编辑部;;聚焦、聚神、聚力 深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A];贵州法学(总第8期)[C];2014年

10 李林;熊秋红;;积极稳妥有序推进司法体制改革试点[A];贵州法学(总第8期)[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悦新;司法体制改革瞄准更高目标[N];法制日报;2003年

2 记者杨良敏 李小千;加快推进司法体制改革[N];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石国胜;司法体制改革须统一协调[N];人民日报;2003年

4 见习记者 陈欢 ;司法体制改革将突破[N];21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

5 王比学;深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 完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N];人民日报;2007年

6 杨悦新;“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继续前行的号角[N];法制日报;2007年

7 本报评论员;深化司法体制改革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N];法制日报;2007年

8 李林;深化司法体制改革需要研究的几个问题[N];学习时报;2007年

9 李林;关于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思考[N];国际商报;2008年

10 市委党校 于向阳;深化司法体制改革 加速依法治国进程[N];鞍山日报 ;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天兵;论宪政视角下的司法体制改革理念[D];湘潭大学;2005年

2 黄友恭;司法体制改革若干问题探讨[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3 尚海;论我国的司法体制改革[D];郑州大学;2003年

4 吴殊;行政权干预司法权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3408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13408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909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