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法治社会中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养成
本文关键词: 法治 法律家 法律职业共同体 出处:《河南社会科学》2013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法律职业共同体是以法官、检察官、律师和法学学者为主体的法律职业群体,以共同的教育背景、职业培训方法和职业准入资格为前提,以知识共同体为基础,以统一的评价机制为保障,在统一的解释标准下,通过对话和交流,形成同质一体的观念上的自主体。法律职业共同体在法治的孕育和发展中起到主体性作用,科学地阐释法律职业共同体的特性,充分关注法律职业的培育,对我国法治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
[Abstract]:The legal community is the occupation of judges, prosecutors, lawyers and legal scholars as the main body of the legal occupation groups, with the common educational background, occupation training method and occupation qualification is the premise of knowledge community based on the unified evaluation mechanism for the protection,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a unified standard, through dialogue and exchanges, since the main idea of the formation of homogeneous one. The community of law occupation plays the main role in the birth and development of the rule of law, characteristics of scientific explanation for community of law occupation, pay attention to cultivate the legal occupation, has the important value of modernization of China's legal system.
【作者单位】: 北方工业大学;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12YJA820020)
【分类号】:D926
【正文快照】: 从“缘法而治”的小农社会到“民主法治”的现代商品经济社会,中国正经历一场治国理念的巨大变革。在任何社会变革面前,制度的因素和人的因素从来都是并行不悖之两翼。作为工具主义的制度因素可以采用渐进革命的方式予以迅速实现,而作为制度有效运作的主体却须一代又一代人的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郭正怀;肖世杰;;刑辩律师职业伦理之塑造[J];中国刑事法杂志;2011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学鹿;梁鹏;;商法风险分配机制刍议[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1期
2 吴亚平;;论自然的属性及环境法的理念[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3 陈宏光;曹达全;;公私法划分问题探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4 王亚军;;论罗马法学的发达[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5 刘国庆;;关于刑诉中法官调查权若干问题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6 孙日华;谢慧;;法律客观性的出路——中西对比的视角[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7 陈银珠;;刑法解释的立场选择:客观解释论之提倡[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8 王凤涛;;迈向回应社会的法——精神慰藉困境与“常回家看看”入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9 张缨;中国转型期企业间经济活动“低信任”违约现象的社会学解释[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10 张景全;中世纪西欧骑士制度的内涵初探[J];安徽史学;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玉苗;;大学章程法律性质考察[A];通过章程的大学治理[C];2011年
2 温辉;;论行政公诉的理论基石[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刘佑生;;司法官素养和职业培训[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张黎明;杨国章;;从法秩序利益看检察权的正当性[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钱翠华;;知识产权民事审判权滥用的公平矫正——公正视野下法官品德对专利民事审判权的影响[A];专利法研究(2010)[C];2011年
6 袁雪;;无需法律的秩序——当代社会中非国家法存在的必要性与合理性探究[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7 刘茂林;;村民自治权之规范求证及解题[A];新农村建设的制度保障[C];2005年
8 陶庆;;宪法财产权视野下的公民参与公共预算——以福街商业街的兴起与改造为例[A];第二届中国公共预算研究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曲明慧;;人力资源管理的法治理念[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10 钱水苗;傅颖;;论强化政府环境责任——从浙江台州血铅超标事件说起[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岩;职业体育联盟的经济分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夏秀渊;拉丁美洲民法典的历史与现实[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吴晓晖;论宏观调控决策的法律调整[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邓继好;程序正义理论在西方的历史演进[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陈玲;背信犯罪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刘源;论我国犯罪构成结构之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张东平;近代中国监狱的感化教育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李冠群;论国际私法系统视野下的最密切联系原则[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10 苏彦新;近代西欧大陆私法的历史基础[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洪梅;论我国侦查程序中辩护权之有效保障[D];河北大学;2009年
2 李红颜;商人自治组织的发展及相关法律思考[D];河北大学;2007年
3 王国涛;纳税人权利保护司法论[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孙立元;信用卡消费者的权益保护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蒋文瑾;合同解除法律效果的若干问题探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吴玉泾;我国司法引入商业判断规则的思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黄兰;小议社会变迁下转型中国的法院司法[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贺磊;自由心证的法理与制度初探[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吴飞;英国宪政成因的初步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陈倩;论新形势下的审判公开[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记者 蒋安杰;[N];法制日报;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申敏;;构建我国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思考[J];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2 陈喻伟;李越;;中国律师与法律信仰[J];河南社会科学;2005年S1期
3 霍宪丹;关于构建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思考[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4 陈羽;;法律职业伦理:从意识形态角度的考察[J];理论学刊;2008年04期
5 罗博;陈蕾;;论中国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建构[J];台声.新视角;2005年06期
6 潘剑锋;刘哲玮;;司法考试改革导向初步研究—以法律职业为视角[J];法律适用;2008年04期
7 李志强;;论法学实践教育对法律职业共同体形成的基础作用[J];公民与法(法学版);2010年09期
8 刘中琦;刘钊一;;为中国式司法考试把脉——“法治·法律职业共同体·司法考试”论坛综述[J];中国司法;2006年03期
9 李平;;法律职业共同体构建路径论析[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7年02期
10 马楠;;法律职业共同体视野中的初任检察官遴选制度[J];中国司法;2007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白颖;;公益诉讼与构建和谐社会[A];律师事业与和谐社会——第五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2 彭君;;司法服务大局与构建和谐社会[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九辑)[C];2009年
3 程守太;;社会视野中的律师角色演进[A];律师事业与和谐社会——第五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4 贾传建;屈庆东;;和谐社会视野下司法公正之诉求[A];2006中国科协年会第三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5 贾传建;屈庆东;;和谐社会视野下司法公正之诉求[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郝建设;;法律推理与司法公正[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3—2004年度)[C];2003年
7 王超莹;白颖;;我国法律顾问制度的思考[A];规划·规范·规则——第六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8 彭静;;从担任政府的法律顾问看律师的参政议政作用[A];规划·规范·规则——第六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9 孟繁旭;;和谐社会呼唤律师[A];律师事业与和谐社会——第五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10 路红青;;论董必武的司法权威观及其现实意义[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六辑)[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左卫民;法治社会中的法院功能[N];人民法院报;2002年
2 马文林;充分发挥检察职能 努力构建法治社会[N];江苏法制报;2007年
3 廖述毅;邢诒学的胜利是法治的胜利[N];海南日报;2006年
4 武汉大学法学院博士生 余沁洋 北京交通大学副教授 陈力铭;公正、廉洁、为民契合司法多维要求[N];人民法院报;2010年
5 周健;检察价值的彰显[N];江苏法制报;2007年
6 记者 刘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构建和谐法治社会[N];克孜勒苏报;2006年
7 本报评论员 郭振纲;破解“执行难”法律的修改迈出重要一步[N];工人日报;2007年
8 刘学智;司法公信力是法治社会的基石[N];中国改革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谢炜;从“防火墙”迈向“共同体”[N];云南日报;2009年
10 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 法学博士 田成有;司法如何应对现代网络传媒的挑战[N];人民法院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杨立杰;民初民事诉讼法制现代化研究(1912-1928)[D];重庆大学;2008年
2 葛天博;秩序解释的逻辑[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3 王林敏;民间习惯的司法识别[D];山东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镭;论法治社会中的律师功能[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侯明飞;司法考试论[D];安徽大学;2007年
3 唐瑛;法官职业伦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4 胡渡渝;试论我国现行劳动教养制度的犯罪化改造[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谢璐凯;我国统一司法考试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6 袁波;我国法官与律师关系的理性建构[D];苏州大学;2005年
7 尚西国;宪政视野下的律师权利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8 杨杰;法律职业群体与法治现代化[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9 王蓉霞;传统司法的论证风格[D];河北经贸大学;2013年
10 张伟;王权与司法权的争执[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4590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1459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