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司法裁决中的实质权衡及其标准

发布时间:2018-03-08 18:44

  本文选题:道德争议案件 切入点:实质权衡 出处:《法商研究》2013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道德争议案件的司法裁决须缓和法律安定性与道德可接受性之间的内在矛盾,这意味着法律论证并非一个简单的形式推理过程,而是综合运用各种规范性命题进行实质权衡的过程。司法裁决中的实质权衡包括原则权衡、规则权衡和后果权衡。虽然融贯性是法官对关涉道德、法律、政治等各种规范性命题进行实质权衡的标准,但是以融贯性论证作为证立道德争议案件中法律命题的条件仍然存在局限性,特别是无法消除人们对"道德司法"的忧虑,为此,须明确道德等法外因素在法律论证中作用的限度。对道德等法外因素的实质权衡并不能决定法律命题的证立,而只影响司法裁判的结果。
[Abstract]:The judicial decision of moral dispute cases should alleviate the inherent contradiction between legal stability and moral acceptability, which means that legal argumentation is not a simple formal reasoning process. It is the process of synthetically applying various normative propositions to carry out substantive trade-offs. The substantive trade-offs in judicial decisions include balance of principle, balance of rules and tradeoffs of consequences. Various normative propositions, such as politics, are taken as the criterion of substantive balance, but the condition of establishing legal propositions in cases of moral disputes is still limited, especially because people's worries about "moral justice" can not be eliminated.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clear the limits of the role of extra-legal factors such as morality in legal argumentation.The substantive balance of such extra-legal factors as morality does not determine the legal propositions, but only affects the results of judicial decisions.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法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资助项目(12YJC820096)
【分类号】:D92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秦策;夏锦文;;司法的道德性与法律方法[J];法学研究;2011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远胜;吴兴国;;企业投资法律风险与防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2 聂小明;;高职学生法律思维方式培养探析[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3 倪斐;;公共利益作为不确定概念的法律化思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4 蔡桂生;;学术与实务之间——法教义学视野下的司法考试(刑法篇)[J];北大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5 黄卉;;论法学通说(又名:法条主义者宣言)[J];北大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6 赵春燕;;规范之中的逻辑[J];北方法学;2007年06期

7 朱良好;;考夫曼类推理论论略[J];北方法学;2009年02期

8 王晓;;法律论证中的因果关系研究——兼论法律论证中的逻辑关系[J];北方法学;2010年02期

9 翟国强;;新中国宪法权利理论发展评述——以方法论为视角[J];北方法学;2010年03期

10 沃耘;;论物权自助行为——物权自我保护与实现之维度[J];北方法学;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柯华庆;;实效主义法学纲要[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2 方环非;;可靠主义:从传统到改良[A];第十三届全国科学哲学学术会议浙江大学代表团论文集[C];2007年

3 黎锦;;国家赔偿责任因果关系判断之多元化[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4 卢春荣;王森波;;阿列克西法律论证理论述评[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1辑)[C];2010年

5 杨知文;;法律判决形成模式新探[A];第十四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6 沈海风;;个案裁判中司法正义的实现[A];第十四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7 胡志坚;;运用证据认定案件事实问题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8 蔡琳;;法律论证中的融贯论[A];法律逻辑与法学教育——第十五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9 姜福东;;论涵摄思维模式及其修正[A];法律逻辑与法学教育——第十五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10 万平;;协调性论证研究[A];法律逻辑与法学教育——第十五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吴波;共同犯罪停止形态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张纯辉;司法判决书可接受性的修辞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袁日新;经营者集中救济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5 张伟强;法律制度的信息费用问题[D];山东大学;2010年

6 刘鹏;疑难案件中法律裁判的规范性来源[D];吉林大学;2011年

7 樊安;英美法理学中的整体性问题[D];吉林大学;2011年

8 周国兴;寻求现实的确定性[D];吉林大学;2011年

9 卓立;历史相对主义的脉络[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熊德米;基于语言对比的英汉现行法律语言互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勇;私法上的违法建筑[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蔡志伟;税法领域类推适用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黄睿;论权利外观主义[D];湘潭大学;2010年

4 王艳军;我国劳务派遣法律制度的缺陷与完善[D];湘潭大学;2010年

5 郑大伟;刑法适用中的类比推理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6 陈东;挪用公款罪若干疑难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7 林珂;胎儿权利的司法救济[D];山东大学;2010年

8 郝文卿;论城管执法的自由裁量权[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9 陈闫;论法律解释的逻辑要素[D];吉林大学;2011年

10 王猛;根据WTO规则分析“人民币汇率补贴论”[D];吉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易继明;论日耳曼财产法的团体主义特征[J];比较法研究;2001年03期

2 柯岚;;法与道德的永恒难题——关于法与道德的主要法理学争论[J];研究生法学;2003年04期

3 李可;;法律原则作为法律的限度[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4 江必新;;论司法自由裁量权[J];法律适用;2006年11期

5 宋鱼水;;论法官的选择——谈学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体会[J];法学家;2008年03期

6 庞凌;法律原则的识别和适用[J];法学;2004年10期

7 霍华德·W·布雷默,王晓惠,袁苇,夏继红;大学技术移转:发展与革命[J];科技与法律;1999年01期

8 姜小平;从《产业活力再生特别措施法》的出台看日本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再生[J];科技与法律;1999年03期

9 苏力;《秋菊打官司》案、邱氏鼠药案和言论自由[J];法学研究;1996年03期

10 易继明;评财产权劳动学说[J];法学研究;2000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庆寅,张南宁;论刑事辩护中的法律论证[J];学术研究;2005年02期

2 周祯祥;;法律论证理论中的证明证据和证成[J];政法论丛;2009年01期

3 李卫华;;司法视角下的价值判断和法律论证——以阿列克西法律论证理论为对象[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9年S1期

4 晋松;;法律论证与司法裁判的正当性追求——转型中国语境下的司法裁判困境及其反思[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5 宗德钧;潘莉;;试论公诉阶段检察法律文书中的法律论证[J];法制与社会;2010年21期

6 邱爱民;;论司法裁判中的说理[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7 黎慈;;关于法官依常理断案的思考[J];桂海论丛;2008年03期

8 张继成;;可能生活的证成与接受——司法判决可接受性的规范研究[J];法学研究;2008年05期

9 赵利;;论刑事诉讼论证的可废止性[J];社科纵横;2010年05期

10 李伟;;法官解释确定性的内外视角[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范一丁;;司法自由裁量权公正的程序保证[A];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论文精选(上卷)[C];2000年

2 刘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思考[A];使命与发展——第四届西部律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游伟;司法裁决与公众民意之互动[N];人民法院报;2009年

2 ;司法裁决当尊重但不迎合民意[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3 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法院 黄德清;媒体对司法的责任[N];人民法院报;2007年

4 蒋惠岭;法官必备的十大司法技能(一)[N];人民法院报;2006年

5 程计山;对司法裁决发表意见不会影响司法权威[N];法制日报;2007年

6 孙玉辉 记者 吕瑞东;省司法厅出台20项措施[N];吉林日报;2008年

7 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 院长 张培成;增强司法公信 推进法治建设[N];泰州日报;2008年

8 宗合;国务院国资委要求大力推进企业总法律顾问制度建设[N];中国水利报;2007年

9 陈瑜;让信访从法律纷争中抽“身”而出[N];解放日报;2004年

10 江苏省睢宁县人民法院院长 陈英波;提高司法能力 促进社会和谐[N];人民法院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苏治;行政诉讼中的法律论证方法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李安;刑事裁判思维模式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3 雷小政;刑事诉讼法学方法论导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4 张其山;司法三段论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5 李伟;法官解释确定性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6 崔军;论司法裁判[D];吉林大学;2008年

7 王佳;司法证明思维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8 李滇;当代中国判决理由合理性标准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海岸;法律论证理论在司法审判中的意义和应用[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2 周婷;司法裁判中的法律论证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3 车一鸣;司法裁决的后果主义价值取向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夏炎;论公众舆论与司法裁决的关系[D];吉林大学;2011年

5 张冀兮;法律论证中融贯论的应用[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6 李晓;诉讼主张之证成[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7 赵乙桥;论司法裁决的不确定性[D];中国政法大学;2013年

8 王晶宇;司法实质正义与司法自由裁量权功能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9 殷菲;司法中的权衡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刘荻;论司法的合法性与法律商谈[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5851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15851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90e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