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调解的必由之路:迈向自治型纠纷解决机制
本文选题:人民调解 切入点:自治 出处:《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人民调解作为民间社会纠纷解决机制,社会对于纠纷解决的普遍参与,而非个别权威或权威阶层对纠纷解决的垄断和强制是其保持自治的重要因素。外生型与自治型之间的矛盾是当前人民调解制度面临的体制障碍,也是影响人民调解纠纷解决能力的主要原因。自治型人民调解在加强社会自我解纷能力、弥补法律空白和促进公共道德重建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未来人民调解制度的发展应当以其群众性、民间性、草根性为特色而立足,通过社区参与、注重社区文化并借助民间组织活力迈向自治型纠纷解决机制。
[Abstract]:As a civil society dispute resolution mechanism, people's mediation is the universal participation of the society in dispute resolution. Not the monopoly and compulsion of individual authority or authority to settle disputes is an important factor to maintain autonomy.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exogenous and autonomous is the institutional obstacle that the people's mediation system is facing at present. It is also the main reason that affects the people's ability to resolve disputes. Self-governing people's mediation is strengthening the ability of society to resolve disputes by itself. It is of great social significance to fill the legal gap and promote the reconstruction of public morality. In the futur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eople's mediation system should be based on its characteristics of mass, folklore and grass roots, and should be based on the participation of the community. Pay attention to community culture and move towards self-governing dispute resolution mechanism with the help of the vitality of 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s.
【作者单位】: 深圳大学法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司法调解的实证研判与制度建构”(11CFX062)
【分类号】:D9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晶;对人民调解原则作为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质疑[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罗干;充分发挥人民调解作用 创造稳定和谐社会环境[J];中国司法;2004年03期
3 缪晓宝;关于人民调解工作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司法;2004年09期
4 范愉;社会转型中的人民调解制度——以上海市长宁区人民调解组织改革的经验为视点[J];中国司法;2004年10期
5 林险峰,李明哲;当前人民调解工作的困境与出路[J];中国司法;2004年11期
6 李丹;;充分发挥宣传工具作用 努力活跃基层司法行政各项工作——《人民调解》宣传工作暨司法厅(局)基层处长座谈会在安徽召开[J];人民调解;2006年09期
7 ;拱墅区人民法院人民调解室[J];杭州通讯(生活品质版);2008年S1期
8 郭荣标;完善人民调解立法的几点建议[J];河北法学;1989年05期
9 ;一九九三年《人民调解》杂志“春风化雨”有奖征文获奖名单[J];人民调解;1994年02期
10 许宏茂;;一篇好文章[J];人民调解;1995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雪梅;;律师参与社区调解与社会和谐[A];第三届西部律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张云香;;新形势下人民调解创新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江西卫视“金牌调解”的启示[A];江西省宜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征文活动论文集[C];2011年
3 春杨;;完善人民调解 化解社会矛盾——从华北人民政府《关于民间纠纷调解的决定》谈起[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十辑)[C];2010年
4 曹春风;;律师参与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基本路径[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宪法与人权委员会、行政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暨“律师参与化解社会矛盾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陈宇;;论多元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在社区的建构——以杭州的实践为例[A];“秩序与进步:浙江社会发展60年研究”理论研讨会暨2009浙江省社会学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龙启波;;推进我市社会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工作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A];江西省宜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征文活动论文集[C];2011年
7 穆子砺;;试论中国商事调解发展的局限与突破[A];中国仲裁与司法论坛暨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方龙华;郑国辉;;能动司法与司法为民工作机制之优化建构——以司法协理工作机制的创建实践为样本[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9 胡云腾;石磊;;弘扬董必武法治思想 妥善化解社会矛盾纠纷[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十辑)[C];2010年
10 周塞军;周小云;;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原告主体资格研究[A];环境公益诉讼开展与律师的作用——2005年全国律协环境与资源法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阎军 黄东黎 李松;盼人民调解法出台[N];法制日报;2001年
2 记者/贺信 曾庆春 通讯员/刘洪群;探索人民调解“刑转民”机制[N];南方日报;2004年
3 记者/吴彬 本报评论员;白玛在全省人民调解工作会议上强调 扩大人民调解覆盖面 提高人民调解影响力[N];青海日报;2004年
4 记者 王连印;蔡彰莫建芳等代表建议制定《人民调解法》[N];人民法院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符文华;创新发展人民调解 促进彝州和谐稳定[N];楚雄日报(汉);2008年
6 申林久;新化乡联合村——人民调解样板点工作有新招[N];毕节日报;2008年
7 徐建伟;准旗司法局“四变”措施保平安[N];鄂尔多斯日报;2008年
8 记者 范林鹏;安泽县人民调解奏响和谐发展曲[N];山西日报;2008年
9 ;我市人民调解组织建设明显加强[N];武威日报;2008年
10 记者 朱晓露 通讯员 白玉博;我市医患纠纷人民调解经验全省推广[N];南京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洪冬英;当代中国调解制度的变迁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2 陆春萍;合作模式下社区人民调解组织的社会化运作[D];上海大学;2008年
3 黄海涛;法院调解立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4 闫庆霞;法院调解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5 陈琦华;回应性法理念与法院立案庭制度创新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6 杨猛;新农村建设视阈下的农村纠纷多元解决机制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李德恩;民事调解中的当事人自治原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8 梁高峰;需求导向型农村法律援助体系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9 郑凯铨;参与社会管理的法院调解[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刘晓ng;乡村人民法庭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应晶晶;我国民间组织法律制度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2 杨念平;社区矫正问题与思考[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3 戈越;当代中国司法行政中若干依法治理问题的思考[D];吉林大学;2007年
4 孙勇;社区维稳工作中的人民调解机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5 谈芳;人民调解与诉讼衔接机制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6 王林鹤;人民调解的社会化运作机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7 李连声;人民调解立法规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但国艳;农村人民调解的运行、限度及其改进[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9 刘言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人民调解中的运用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2年
10 张拓;大调解体系下的人民调解问题研究[D];甘肃政法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15870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1587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