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辨识的法院庭审管理——以药家鑫案庭审发放意见表为中心
本文选题:药家鑫 切入点:庭审管理 出处:《北方法学》2012年03期
【摘要】:药家鑫案引发了颇多可供讨论的法律问题,比如媒体与司法的关系、司法民主与司法公正的关联等。仅就一审法院在庭审中发放"旁听案件反馈意见表"的行为来说,就可以映射出许多关于当前中国司法改革的样态。究其本质,发放意见表实则难属司法行为或审判行为,其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法院的管理行为。从庭审管理的角度而言,这一行为彰显了在当前集权体制下行政化的法院管理模式逐渐难堪的现实,同时也反映了当前法院还算占绝对优势控制的庭审管理环节深受媒体和舆论的压制而艰难前行的无奈,并且还反映了法院在以政治为首要职能的高压下难以实施专业性技能管理的困境。
[Abstract]:The case of Yao Jiaxin raises many legal issues for discussion, such 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edia and the judiciar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judicial democracy and judicial justice, and so on.As far as the first instance court is concerned, it is possible to map out a lot of patterns about the current judicial reform in China by issuing the "feedback form of overhearing cases" in the court of first instance.In essence, it is difficult to issue opinion form to judicial act or trial behavior, and it is more of a kind of court management behavior.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ial management, this behavior highlights the reality that the administrative court management model is gradually embarrassing under the current centralized system.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reflects the helplessness of the court's trial management, which is still controlled by the absolute dominance of the court, being suppressed by the media and public opinion.It also reflects the difficult position of the court to implement professional skill management under the high pressure of politics as its primary function.
【作者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传统死刑文化研究”(项目编号2009JJD820011)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2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肖宏;;中国司法转型期的法院管理转型——兼对司法行政权与司法审判权在法院内部分离管理的论证[J];法律适用;2006年08期
2 刘会生;人民法院管理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J];法学研究;2002年03期
3 苏力;论法院的审判职能与行政管理[J];中外法学;1999年05期
4 刘思达;;当代中国日常法律工作的意涵变迁(1979—2003)[J];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季卫东;法律解释的真谛(下)——探索实用法学的第三道路[J];中外法学;1999年01期
2 施佳;对我国人民陪审制度的调查与思考[J];安康师专学报;2004年03期
3 张光杰,王庆廷;历史、现状、未来——对我国陪审制度的法理解读[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4 陈高生,卢山;企业内部的组织协调费用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5 高民政,姜崇辉;大党兴衰与大党治理——关于传统政党治理方略的特点及其效应与发展的思考[J];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05期
6 付永雄,黎蜀宁,宋宗宇;我国民事上诉制度改革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7 陈高生,熊小彤;组织协调费用的一个分析框架[J];财经科学;2005年01期
8 尚永昕,周蔚,胡晓涛;法官独立与审判监督[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9 宁松;关于我国陪审制度走向的理性思考[J];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5期
10 王福华;民事审判公开制度的双重含义[J];当代法学;199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印颖;;论合理行政的司法保障[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徐炜;;高科技企业的组织创新[A];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年度报告(2006—2007)——中国企业自主创新与品牌建设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贺卫方;;司法改革中的上下级法院关系[A];依法治国专题研究——司法改革与依法治国理论研讨会、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4 苏力;;基层法院审判委员会制度的考察及思考[A];依法治国专题研究——司法改革与依法治国理论研讨会、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5 张玉萍;;民事管辖权异议实体审查之分析[A];规划·规范·规则——第六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国良;论证据与定罪[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2 周汉华;中国法制改革论纲:从西方现实主义法律运动谈起[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3 黄娟;当事人诉讼权利的法理分析[D];西南政法大学;2002年
4 方统法;组织设计的知识基础论[D];复旦大学;2003年
5 孔冬;管理生态学[D];苏州大学;2003年
6 李昌林;论刑事裁判权的归属[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7 景汉朝;民事司法改革论纲[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8 周孟炎;民事审判程序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9 亓荣霞;法官职业化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10 王洪伟;证券犯罪论[D];吉林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英姬;健全和完善我国人民陪审制度[D];延边大学;2000年
2 张小利;论我国现代法官制度的构建[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3 张春艳;论司法独立的实现[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4 宁松;中国陪审制度论[D];湘潭大学;2002年
5 刘友国;我国民事普通程序的检讨与完善[D];厦门大学;2002年
6 朴仁杰;我国确立法官独立制度的必要性及实施措施研究[D];延边大学;2003年
7 邢纪安;司法改革的法理学思考[D];郑州大学;2003年
8 邵希斌;试论中国审判制度改革[D];郑州大学;2003年
9 潘丽霞;知识经济条件下公共行政范式的演变[D];四川大学;2003年
10 向响;审判长制度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业群;法院司法行政事务管理权研究[J];中国司法;2004年07期
2 曾涛,梁成意;法国法院组织体系探微[J];法国研究;2002年02期
3 ;关于法官委员会的构建[J];法律适用;2004年08期
4 肖宏;;中国司法转型期的法院管理转型——兼对司法行政权与司法审判权在法院内部分离管理的论证[J];法律适用;2006年08期
5 葛洪义,刘治斌,李燕;法官、检察官不可纳入“国家公务员”——对《公务员法》起草中一个问题的几点意见[J];法学;2003年06期
6 苏力;法官遴选制度考察[J];法学;2004年03期
7 钱颜文,孙林岩;论管理理论和管理模式的演进[J];管理工程学报;2005年02期
8 马迎贤;资源依赖理论的发展和贡献评析[J];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9 张烁;中国法院体制行政化的历史轨迹[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10 武秀英;焦宝乾;;法教义学基本问题初探[J];河北法学;2006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李俊;晚清审判制度变革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
2 李超;清末民初的审判独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3 李德全;科层制及其官僚化过程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4 布仁巴图;中国司法独立之运作机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5 艾佳慧;社会变迁中的法院人事管理[D];北京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於海梅;俄罗斯法院改革初探[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2 张凤岭;党委政法委员会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楠楠;;司法独立与舆论监督的博弈——从药家鑫案件中的一份调查问卷谈起[J];经营管理者;2011年12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本文编号:17300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1730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