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医疗程序法律监督的完善
本文选题:强制医疗程序 切入点:检察机关 出处:《人民检察》2013年11期
【摘要】:正修改后刑诉法增设了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序,并明确赋予检察机关对强制医疗工作的法律监督权,是我国立法的一大进步,但强制医疗本身隐含着侵犯人权的风险,需要加强监督、严格规范。正确充分履行强制医疗程序法律监督职能,在维护公众安全、社会和谐稳定的同时,
[Abstract]:After the revision of the Criminal procedure Law, the compulsory medical procedures for mental patients who are not criminally responsible according to the law are added, and the procuratorial organs are explicitly given the legal supervision power over the compulsory medical care work, which is a major progress in our legislation.But compulsory health care itself implies the risk of human rights violations, need to strengthen supervision, strict regulation.Correctly and fully perform the function of legal supervision of compulsory medical procedures, while maintaining public safety, social harmony and stability,
【作者单位】: 山东省昌乐县人民检察院;
【分类号】:D926.3;D925.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东;;浅析检察机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法制与社会;2010年31期
2 沈善文;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的合理性辨析[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3 雷振斌;;和谐社会语境下检察机关功能的重新定位——以刑事“冤案”为考察视角[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06期
4 刘天明;;进一步完善和强化人民检察院法律监督权之管见[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1993年02期
5 满铭安;曹晓东;;刑事审判法律监督机制之完善[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6 费勤效;;论检察机关在特定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主体地位[J];法制与社会;2009年32期
7 张东;夏黎阳;;法律监督权新解——访四川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夏黎阳[J];中国检察官;2006年05期
8 缪树权;;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权的论争[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9 万明星;;浅析民事诉讼法律监督权的功能[J];商情(科学教育家);2007年12期
10 张智辉;黄维智;;控辩平等与法律监督[J];人民检察;2006年2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煜;徐华;赵刚;;对修订《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的理性思考[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2 郭祖祥;鄢志祥;;检察机关的领导体制和决策机制初探[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3 张红梅;;社会转型期检察机关的功能——兼论中国检察机关检察权的配置[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赵杉;赵艳;;检察机关介入侦查引导取证机制的构建[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2辑)[C];2009年
5 傅文魁;;检察机关自身监督制约机制建设[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于晓晴;袁春鹃;;“案件汇报与问答”岗位练兵模式之构建——以检察机关侦查监督部门的岗位练兵为视角[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李春华;韩力君;;检察机关对量刑合理性的评价与监督[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课题组;许海峰;殷健;贾瑞生;钟达先;吕丹;;检察机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9 张朝霞;王志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视野中论检察机关的刑事政策改进[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10 沈雪中;糜方强;楼丽;赵宝琦;;试论检察机关捕诉机制改革[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江苏省南通市人民检察院 刘鑫;主动接受监督 实现权力价值的真正回归[N];江苏经济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宋识径;政协委员 实务专家 对话“检察软实力”[N];检察日报;2010年
3 本报评论员;切实提高执法公信力和群众满意度[N];检察日报;2011年
4 何志刚 丁艳 本报记者 胡新平;全市检察机关集中批捕起诉一批“两抢一盗”案件[N];抚州日报;2006年
5 刘灿忠;全省检察机关强基固本抓基层[N];贵州日报;2007年
6 石顺荣 龙清容;全州检察机关着力提高执法公信力[N];甘孜日报(汉文);2006年
7 沈静芳;我区检察机关加强和改进五项工作[N];内蒙古日报(汉);2006年
8 刘海森;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N];闽南日报;2006年
9 黄润平;农五师检察机关深化教育促转变[N];兵团日报(汉);2008年
10 记者 刘邦德 通讯员 施坚轩;71名社会人士成为新一任检察机关监督员[N];东方城乡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文松;法律监督权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2 张波;职务犯罪预防体系信息共享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连峻峰;我国检察权的法理学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4 吴锋;刑事立案监督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陈莹莹;刑事检察监督的程序化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6 杨圣坤;预防职务犯罪制度失灵的法理思考[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7 李辰星;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8 刘昌强;检察委员会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9 吴建雄;中国二元司法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10 虞浔;1997年以来中国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进程中上海的实践与探索[D];华东政法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齐康磊;中国检察权及检察制度的法理学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2 刘发;检察机关在民事诉讼中法律地位研究[D];湘潭大学;2008年
3 龙小素;论检察权的定位与行使[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4 华小鹏;论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D];郑州大学;2004年
5 唐宇驰;我国人民监督员制度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6 刘宏光;论职务犯罪预防[D];黑龙江大学;2005年
7 崔海龙;论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诉讼[D];四川大学;2006年
8 孙军;检察机关在公益诉讼中原告资格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9 陶书祥;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若干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10 李婷婷;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检察工作中的运用[D];厦门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7305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1730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