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法院调解的法治化路径

发布时间:2018-04-10 09:17

  本文选题:法治化 切入点:法院调解 出处:《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1年02期


【摘要】:法院调解是一项特色的司法制度。实践中,法院调解面临的三重困境对法院调解法治化提出要求。然而,作为实现正义的两种不同方式,法院调解与法治之间存在着冲突。要突破困境,调和冲突,就必须寻求法院调解与法治的契合点,对法院调解制度进行重构,方能实现法院调解的法治化。
[Abstract]:Court mediation is a characteristic judicial system.In practice, the triple dilemma of court mediation requires court mediation to be ruled by law.However, as two different ways to achieve justice, there is a conflict between court mediation and the rule of law.In order to break through the predicament and reconcile the conflict, we must seek the common point between the court mediation and the rule of law, and reconstruct the court mediation system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legalization of the court mediation.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包哲钰;;对契约正义的一种解读——现代法律对契约自由的限制[J];西部法学评论;2009年03期

2 强世功;;文化、功能与治理——中国调解制度研究的三个范式[J];清华法学;2003年02期

3 范愉;调解的重构(下)——以法院调解的改革为重点[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年03期

4 吴英姿;;法院调解的“复兴”与未来[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7年03期

5 李德恩;;覆盖与节制:一个有关“审判阴影”的悖论[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0年02期

6 苏力;;关于能动司法与大调解[J];中国法学;2010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露;吴亚楠;;略论人数不确定代表人诉讼的可行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2 王亚明;;1949年以来中国大陆的纠纷解决机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3 张娟;;行政诉讼简易程序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4 王凤涛;;迈向回应社会的法——精神慰藉困境与“常回家看看”入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5 李晓光,孙瑞;关于建立我国行政诉讼简易程序的思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6 郭志远;;对我国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反思与构建[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7 洪超兰;於恒强;;完善我国法院调解制度构想[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8 郭志远;;“以人为本”与我国民事诉讼程序的完善[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9 唐世银;;论我国民事诉讼证人出庭制度的不足与完善[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10 谭世贵;;实现我国农村司法现代化的路径探索[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凤涛;;年龄与职业门槛——雇用年龄限制的正当性[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王鹏;;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法院判决正确性问题探析——从合同诈骗罪与合同违约竞合说起[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3 陈会广;吴沅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与诉讼比较研究——基于金坛的案例[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冯克乃;;利益均衡理论及其在民事审判中的运用[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5 崔金星;;民事司法改革进程中环境纠纷行政处理问题探析[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郭建勇;;司法理性与司法国情:审判权功能之实证探究——以民事司法政策变迁为视角[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7 吴伶俐;;智慧的召唤与不可或缺的自知——“能动司法”语境下的法院裁判[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8 王庆丰;谢锐勤;;互动与博弈:民事调解与能动司法——以城乡二元社会为背景[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9 陈树森;;调解率的功能回归与机制重构——由案件调解后申请执行情况引发的追问、慎思与求解[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10 聂慧萍;;我国20年行政审判权运行的轨迹与启示:从对峙到协调——以行政诉讼协调撤诉现象分析行政审判权与行政权的关系[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润婷;行政法视阈下的行政参与权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张佳鑫;协商解决纠纷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李贵扬;刑事诉讼中被害人权利探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周国兴;寻求现实的确定性[D];吉林大学;2011年

5 汤媛媛;保险法近因原则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杨猛;新农村建设视阈下的农村纠纷多元解决机制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张百杰;转型期中国群体性事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佟金玲;司法仪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张文香;蒙古族习惯法与多元纠纷解决机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孙日华;裁判客观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卞晓伟;新时期我国农村纠纷的多元化解决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徐晓影;论行政诉讼简易程序[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3 娄永;论违约金的调整[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杨坚;旅游合同的违约责任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曹麟蔚;劳动争议证明责任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程鹏;对加害给付制度的思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张雅婷;诉前调解机制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宗来;论债权让与中禁止让与特约的效力[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王鹏;“淘宝网”海外代购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肖唯;论我国新《保险法》中的弃权和禁止反言[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柳;;模糊的法律产品——对两起基层法院调解案件的考察[J];北大法律评论;1999年01期

2 强世功;;权力的组织网络与法律的治理化——马锡五审判方式与中国法律的新传统[J];北大法律评论;2000年02期

3 苏力;基层法院法官专业化问题——现状、成因与出路[J];比较法研究;2000年03期

4 范愉;浅谈当代“非诉讼纠纷解决”的发展及其趋势[J];比较法研究;2003年04期

5 姚新华;契约自由论[J];比较法研究;1997年01期

6 强世功;“法律不入之地”的民事调解——一起“依法收贷”案的再分析[J];比较法研究;1998年03期

7 李浩;论调解不宜作为民事审判权的运作方式[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6年04期

8 史长青;;调解与法制:悖而不离的现象分析[J];法学评论;2008年02期

9 苏力;知识在法律中的力量[J];法学;2002年12期

10 吴英姿;"乡下锣鼓乡下敲"——中国农村基层法官在法与情理之间的沟通策略[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玉军;孙敏洁;;美国诉讼和解与中国法院调解之比较研究[J];法学评论;2006年02期

2 何三畏;;“原罪”与“追究”的悖论[J];南方人物周刊;2010年30期

3 周向明;王静;;ADR对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重塑[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4 杨荣新;刘云;;略论法院调解[J];法学杂志;1992年03期

5 高金岭,李富堂;论法院调解制度的价值及完善[J];河北法学;2003年02期

6 汪浩;;论法院调解制度的负面效应[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年17期

7 王星;;反思与探索——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完善[J];网络财富;2010年14期

8 白彦;人民法院调解制度若干问题浅析[J];法律适用;1994年12期

9 蔡晓文;;论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重建[J];福建法学;2003年01期

10 王雄文;;法院调解的价值分析[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沈跃春;;略论20世纪西方悖论研究[A];逻辑研究文集——中国逻辑学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2 樊纲;;民工荒悖论:滞后的城市化[A];当前形势与改革座谈会内容汇编[C];2011年

3 黄展骥;;评析马佩教授的“悖论”——澄清误解,实质颇同![A];逻辑今探——中国逻辑学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6年

4 马佩;;关于悖论的几个问题[A];逻辑今探——中国逻辑学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6年

5 聂琦波;;房地产拍卖中的价格悖论现象成因及其解释[A];江苏省数量经济与管理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6 张建军;;严格悖论为什么没有在先秦哲学典籍中出现[A];“中国名辩学与方法论研讨会、道家与西方研讨会、冯友兰哲学思想研讨会”优秀论文精选[C];1998年

7 石耀霖;;地壳地幔流变性质对比的悖论[A];中国地震学会第八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8 周祯祥;;一个“知道者”悖论的语形分析[A];1998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8年

9 蒋星耀;;语用悖论的数学分析[A];2003年逻辑研究专辑[C];2003年

10 李曼;;《达洛维夫人》的隐喻悖论[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孙立平;民工荒背后的技工悖论[N];经济观察报;2004年

2 洪丹;开门立法不能回避的悖论[N];南方日报;2010年

3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叶传星;法治的悖论[N];中国妇女报;2002年

4 韩彦;北京现代:速度悖论[N];经济观察报;2003年

5 田军;善法也有悖论[N];人民公安报;2002年

6 杨涛;取消药品加价:1000%与15%的悖论[N];医药导报;2005年

7 彭国华;从“学习悖论”谈起[N];榆林日报;2010年

8 吴文;企业悖论的“解决方案”[N];中国经营报;2002年

9 肖克峰;住房与结婚的悖论[N];光明日报;2000年

10 孙瑞灼;“土地期满收回”的双重悖论[N];中国妇女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章乐;社会主义法治化初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2 郭雅君;社会转型时期政府文化管理行为法治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3 刘琪;中国基层公务员管理制度建设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贾娅玲;我国农地保护的法治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5 孙其华;创新精神培养与学校道德教育改革[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徐嘉辉;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9年

7 黄捷;论程序化法治[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梁木生;内生于市场的法治建构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9 傅晓;中心城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和提升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年

10 王翔;企业动态能力演化理论和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飞;行政决策法治化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2 吕颖;我国大学生管理中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马宽宏;论我国劳动教养制度的法治化[D];湘潭大学;2005年

4 张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化历史进程探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5 王新伟;基于多智能体的动态路由控制算法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4年

6 张青;试论我国内地秘密侦查权的法治化[D];安徽大学;2005年

7 黄建友;从《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实施看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制度建设[D];西北大学;2009年

8 夏禹;论沈从文小说创作的悖论形态[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9 马乐;行政协助的法治化探析[D];苏州大学;2006年

10 詹志强;论行政指导的法治化[D];厦门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7305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17305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ae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