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诉讼监督工作的评价模式和标准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10 10:14

  本文选题:诉讼监督 切入点:质量指标系统 引自:《天津法学》2013年02期


【摘要】:随着2013年1月1日新刑事诉讼法的施行,对于实现公正司法与充分保障人权的要求更加突显,因此,对于检察机关诉讼监督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更高标准,然而,我国检察机关内部尚无独立的诉讼监督评价模式和标准,且现行的评价机制也有明显的行政色彩,同时,评价模式的设置也欠缺一定科学性。因此,尝试重新构筑一个科学地、合理地、高效地检察机关诉讼监督工作评价模式及评价标准,对诉讼监督进行科学评价,进而使诉讼监督得以正确发挥。
[Abstract]: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Code of Criminal procedure on 1 January 2013, the requirements for fair administration of justice and adequate protection of human rights have become more prominent. Therefore, a higher standard has been set for the conduct of prosecution supervision, however,There is no independent evaluation model and standard in the procuratorial organs of our country, and the current evaluation mechanism also has obvious administrative color, at the same time, the setting of the evaluation mode is not scientific enough.Therefore, try to rebuild a scientific, reasonable, efficient procuratorial organs litigation supervision evaluation model and evaluation criteria, to conduct scientific evaluation of litigation supervision, so that litigation supervision can play a correct role.
【作者单位】: 天津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研究室;
【分类号】:D926.3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顾永忠;;准确把握诉讼监督内涵 增强监督效能[J];人民检察;2010年03期

2 甄贞;王志坤;;诉讼监督地方立法的反思[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3 张媛;霍仕明;张国强;;辽宁省检察院检察长肖声代表:哪有司法不公诉讼监督就到哪[J];法制资讯;2011年03期

4 李洪亮;;诉讼监督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改进建议[J];法制与社会;2011年12期

5 罗有顺;徐军;胡宇翔;;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刑事诉讼监督中的适用[J];法制与经济(下半月);2008年06期

6 苏磊;李志民;;三年数据解读诉讼监督的几个问题[J];法制与社会;2009年31期

7 王志国;;诉讼监督的理论与实践——“2010诉讼监督论坛”综述[J];法学杂志;2010年11期

8 赵成;熊正;;诉讼监督方式的完善[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9 慕子怡;陈靖宇;;对诉讼监督立法意见的评判[J];法制与社会;2011年10期

10 朱孝清;;检察机关集追诉与监督于一身的利弊选择[J];人民检察;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韩爱丽;张淼;;在公诉部门设立诉讼监督工作组的思考[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尉连东;戚进松;;诉讼监督统一立法的思考[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3 蔡世维;;诉讼监督的疑难解析[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4 苗生明;韩哲;;诉讼职权与监督职权优化配置的基本问题[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5 王伟;;试论检察机关诉讼监督工作机制的完善[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6 程晓璐;;论检察机关诉讼监督的谦抑性[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7 吴红岗;王璞;;职务犯罪侦查视野下诉讼监督问题的思考[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8 田成立;马卉;;检察机关优化诉讼监督工作方案探悉——以控告申诉检察环节为视角[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郭小锋;;试论“双层”法律监督模式[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10 顾静薇;杨亚民;;试论检察机关对诉讼活动的监督及其工作机制的创新[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林世钰;北京:人大代表“青睐”诉讼监督亮点[N];检察日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霍仕明 张国强;三管齐下破解诉讼监督难[N];法制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庄永廉 赵晓星 通讯员 杨永浩;专家学者多视角研讨诉讼监督[N];检察日报;2010年

4 记者 郑颖 通讯员 周立平;我省诉讼监督能力不断增强[N];江西日报;2010年

5 陈国禄 王平 本报记者 王卢莎;丹东开展诉讼监督年活动[N];辽宁日报;2010年

6 辽宁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肖声;强化诉讼监督 维护公平正义[N];辽宁日报;2010年

7 张俊岭 辛建梅;强化诉讼监督意识 扎实推进三项重点工作[N];盘锦日报;2010年

8 赵晓星 周红;诉讼监督请民主党派来评议[N];团结报;2010年

9 记者 吴贻伙;细化实化具体措施 强力推进诉讼监督[N];检察日报;2010年

10 晏乐华 孙金平;辽河两级检察院“诉讼监督年”成效显著[N];盘锦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韩成军;检察权配置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艺姗;对省级人大常委会有关检察机关诉讼监督规定的评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2 丁慧兰;初论我国民事诉讼中的证明评价制度[D];复旦大学;2008年

3 邱景辉;检察权的功能更新[D];厦门大学;2002年

4 鲁建武;论检察权[D];安徽大学;2006年

5 陈桂蓉;公诉人的法律地位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6 丁军青;论中国检察权的性质、职能及构建[D];苏州大学;2003年

7 包启瑞;论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诉讼[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8 张毅;民事公益诉讼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9 张光艳;侵犯隐私权之证据效力[D];复旦大学;2009年

10 唐海娟;我国民事、行政公诉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7307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17307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1a2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