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互联网环境下的审判公开“选择权”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11 05:03

  本文选题:审判公开 + 程序正义 ; 参考:《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6期


【摘要】:互联网环境拓展了审判公开的空间,使审判公开"选择权"的重要性越发突显。它一方面关系到社会公众是主动获取,还是被动接受审判信息;另一方面关系到社会公众获取"一手的"、全面的,还是"二手的"、部分的审判信息。互联网环境下审判公开"选择权"不仅有立法上的,而且有理论上的存在根据。以"利益保障说"和程序正义为理论根据,明确公开"选择权"主体,包括案件当事人、诉讼代理人、旁听人员、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内容进一步分为传统公开方式、网络公开方式的方式选择权和庭审情况、裁判结果的具体内容公开选择权,人民法院在进行利益衡量后最终行使审判公开"决定权"。针对互联网环境下审判公开"选择权"行使提出建议,具体落实。
[Abstract]:Internet environment has expanded the space of open trial and made the importance of open trial option more prominent.On the one hand, it concerns whether the public can take the initiative to obtain or passively accept the information of trial; on the other hand, it is related to the public to obtain "first-hand", "comprehensive" or "second-hand", part of the trial information.Under Internet environment, open trial "option" not only has legislation, but also has theoretical basis.Based on the theory of "interest protection" and procedural justice, it is clear that the subject of open "right of choice", including the parties to the case, the agent ad litem, the observers, the news media and the public, is further divided into the traditional way of publicity.The right to choose the way and the trial, the concrete content of the judgment result, and the people's court finally exercise the decision of public trial after weighing the interests.In view of Internet environment trial open "option" exercise puts forward the proposal, implements concretely.
【作者单位】: 重庆邮电大学法学院;
【基金】: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我国信息网络安全现状及其治理法治化研究(2015YBFX099)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8批面上资助项目:西部地区博士后人才资助计划(2015M582750XE) 重庆市博士后科研特别资助项目: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安全危机与法律应对——以网络社会管理创新为视阈(XM2015118)
【分类号】:D92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康云峰,赖建根;论审判公开原则的适用[J];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09期

2 慕丽娜;;论重塑审判公开原则的现代法理念[J];辽宁警专学报;2007年03期

3 张志松;;审判公开的范围该多大?[J];法制资讯;2008年04期

4 李玲;;浅谈审判公开制度[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5 谭世贵;;论审判公开的障碍及其克服——以刑事审判为视角[J];法制资讯;2009年07期

6 梁平;尚珊;;加强审判公开工作制度 完善审判制度管理机制[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1年02期

7 魏晓阳;;日本庭审报道的取材自由及其法律边界[J];国际新闻界;2012年03期

8 袁晟翔;;深化审判公开的理性审视和策略实现[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2年08期

9 王亚明;;审判公开例外的考量与反思[J];福建法学;2012年02期

10 赵琦;;刑事审判公开实施效果实证研究——基于传统与信息化两个途径的考察[J];现代法学;201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胡道才;魏俊哲;;论我国审判公开制度的完善——从董必武“公开审判重心论”出发[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五辑)[C];2006年

2 王伟亮;;“十七大”语境下的知情权、“审判公开”与新闻舆论监督——以“审判公开”新进展为出发点[A];中国传媒大学第二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顾联璜;;WTO透明度原则与我国审判公开制度[A];2002年度全省法院应对入世工作研讨会获奖论文专辑[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版编辑邋王亚新 陈瑞华 宋英辉;审判公开向实质公开迈进[N];人民法院报;2007年

2 河南省开封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 张兴隆;全面落实审判公开的内在要求[N];人民法院报;2009年

3 记者 聂敏宁 通讯员 杨鲁静;四川将审判公开纳入岗位目标考评[N];人民法院报;2009年

4 冯璐 曲艺;成都推广开放式6+1审判公开模式[N];人民法院报;2009年

5 张训;审判公开的边界[N];法制日报;2013年

6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市人民法院 陆福媛;审判公开问题研究[N];人民法院报;2013年

7 李富金;审判公开中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N];法制日报;2003年

8 傅思明;西方国家审判公开的发展历程[N];学习时报;2002年

9 袁定波;最高法出台加强审判公开工作若干意见[N];法制日报;2007年

10 记者  窦玉梅;深化改革完善制度 加强审判公开工作[N];人民法院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倩;论新形势下的审判公开[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钟雷杰;信息化条件下的审判公开研究[D];宁波大学;2014年

3 鲁玲玲;法院信息化时代审判公开若干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4 庞明洁;新媒体环境下我国审判公开方式对相关主体权利影响研究[D];山东政法学院;2016年

5 郑娜;庭审直播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6 章伟斌;刑事审判公开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7 施红霞;论刑事审判公开[D];山东大学;2006年

8 黄飞雁;论刑事审判公开[D];湘潭大学;2003年

9 邹盛U,

本文编号:17345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17345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062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