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职业伦理现状及其培育——以实证调研数据为基础
本文选题:职业伦理 + 实证研究 ; 参考:《证据科学》2015年02期
【摘要】:通过对法律职业共同体成员的约束和引导,法律职业伦理能够促进共同体成员的自律,有利于提高其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有利于腐败遏制和公正司法,对于法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调研显示,法律职业群体,尤其是律师遵守职业伦理状况不容乐观。实践中存在律师乱收费、虚假承诺、虚假宣传,公检法人员办理"人情案"现象等;这些行为对法律职业群体的形象产生影响。通过加强法律职业伦理教育、对法律职业群体进行职业伦理培训、引导等方式加强法律职业伦理的培育,能够促进法律人的职业化和法治建设。
[Abstract]:Through the restriction and guidance to the members of the legal professional community, the ethics of the legal profession can promote the self-discipline of the members of the community, improve their moral level and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be conducive to the containment of corruption and the just administration of justice.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ule of law.Research shows that the legal profession groups, especially lawyers, abide by the status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s not optimistic.In practice, lawyers charge fees indiscriminately, falsely promise, false propaganda, public security bureau, procuratorate, court personnel handle "favor case" phenomenon, these behaviors have an influence on the image of legal profession group.To 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of legal professional ethics through strengthening the education of legal professional ethics and to train and guide the legal professional groups can promote the professionalization of legal personnel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ule of law.
【作者单位】: 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
【基金】:“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资助
【分类号】:D926.1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王允武;;法律职业伦理培养——不应忽视的法学素质教育[J];法学家;2003年06期
2 廖志雄;;律师职业伦理:冲突与选择、道德权利及其法律化[J];西部法学评论;2013年02期
3 常艳;温辉;;法律职业共同体伦理问题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12年02期
4 朱小宁,高小露;权力腐败行为的社会心理透视[J];江汉论坛;2003年04期
5 唐永春;法律职业伦理的几个基本问题[J];求是学刊;2003年05期
6 张保生;郑飞;;世界法治指数对中国法治评估的借鉴意义[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3年06期
7 王淑荣;;法官职业伦理的法治功能[J];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彬;;论WTO的“自给自足性”——从“自给自足体系”概念出发[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2期
2 王圣扬;杨国萍;;辩护律师与刑事法官关系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3 胡万年;王阳明良知自律的研究——兼与康德意志自律比较[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4 李革新;;从自然王国到自由王国——论康德、黑格尔和马克思的自由观[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5 胡万年;;奥古斯丁自由意志概念的形而上维度——兼与康德自由意志的比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6 王红;;消费文化时代的媒体伦理精神[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7 方国武;;从“物”的形式到“人”的形式——康德形式美论的理论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8 王建军;;康德自由理论的两个前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9 张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案例教学探析[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10 叶林,汪强;法官弹劾制度刍议[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宫睿;;作为理性的批判的“启蒙”——对康德“启蒙”思想的一个阐释[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上)[C];2011年
2 刘月岭;;康德意志自由的三重境界[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3 赵祥禄;;“仁”与“绝对命令”——孔子与康德的道德人生观比较研究[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4 于洋;吴锦宇;;浅析美国337条款实施机制之演进及发展趋势[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册)[C];2010年
5 马建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下的刑罚执行——论强化服刑人员的思想教育[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6 马永庆;;公共文明建设中的荣辱观教育[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7 陈永慧;;文明秩序助推和谐社会构建进程——浅议“排队推动日”活动在社会秩序建设中的作用[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8 李金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新趋向[A];“传承人文奥运精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高剑平;;追问技术与伦理[A];“科技高速发展对伦理道德底线的冲击及其化解”主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赵华;;两种文化的理性解读[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博士卷)[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一鸣;英美物权法之大陆法解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周清华;国际商事仲裁自裁管辖原则消极效力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3 陈琦;海上人身损害赔偿制度论[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4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5 张美宏;生生之道与圣人气象:北宋五子万物一体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靳宝;批判哲学的现象学批判[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小海;大学生公民意识现状及其与大学生个体因素的联系[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2 赵琰;组织与个体互为塑造关系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许庆玲;试论孝观念向封建孝道的转化[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庆;预约法律制度演化探究及现有理论之构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高中营;垄断协议豁免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黄炎;论专利侵权判定中禁止反悔原则的适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刘笛;论道德义务不能成为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尹琪;论恶意诉讼的法律规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肖唯;论我国新《保险法》中的弃权和禁止反言[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张紫琦;破产欺诈行为及其法律规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鹏森;干部腐败行为的社会心理初探[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4期
2 张志铭;;中国法官职业化改革的立场和策略[J];北方法学;2007年03期
3 钱弘道;;余杭法治指数的实验[J];中国司法;2008年09期
4 丁英华;;“泛法制主义”的困境与救赎[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5 钱弘道;;2011年度余杭法治指数报告[J];中国司法;2012年11期
6 霍宪丹;;法学教育的一个基本前提——试析法律职业的特殊性[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7 焦占营;;司法人员职务犯罪问题研究——以50起法官职务犯罪案件为样本的分析[J];河南社会科学;2011年05期
8 孙笑侠;法律家的技能与伦理[J];法学研究;2001年04期
9 陈卫东;我国检察权的反思与重构——以公诉权为核心的分析[J];法学研究;2002年02期
10 陈羽;;法律职业伦理:从意识形态角度的考察[J];理论学刊;2008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小吾;;法律人的职业伦理辨析[J];唯实;2009年Z1期
2 赵世燕;孔国华;;职业伦理与社会失信[J];新经济导刊;2010年12期
3 王永;;法律职业伦理及其行为抉择的法经济学解析[J];山东社会科学;2011年09期
4 曹旋;张莉;陈嘉;;法律职业伦理与大众伦理关系的辨析[J];今日财富(金融发展与监管);2011年11期
5 郭锋;;铭记法律人的职业伦理[J];法制资讯;2012年06期
6 张成福;公共管理的职业主义与职业伦理[J];新视野;2003年03期
7 李世书;司法职业伦理教育刍议[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年17期
8 伍洲;;公共管理的职业伦理与职业道德[J];特区实践与理论;2006年05期
9 邱振卓;;社会转型与法官职业伦理的构建[J];人力资源管理;2010年06期
10 王淑荣;;法官职业伦理的法治功能[J];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涂平荣;;大学生“村官”职业伦理教育的实效模式探讨[A];全国博士生论坛“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村与农民问题”论文集[C];2012年
2 赵丹;;法律职业伦理的生成与基督教传统[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孙翠林;韩璐;;以法治思维为核心构建检察官职业伦理[A];第九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法治思维与检察官职业伦理[C];2013年
4 陈重喜;齐阳;;法治思维下检察官职业伦理之完善[A];第九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法治思维与检察官职业伦理[C];2013年
5 陈庆凤;;法治思维框架下的检察官职业伦理观[A];第九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法治思维与检察官职业伦理[C];2013年
6 陈长均;;法治思维向度下的检察官职业伦理[A];第九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法治思维与检察官职业伦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晶;论职业伦理[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0年
2 大学教师 周云;以维护法治为核心 重塑律师职业伦理[N];东莞日报;2010年
3 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院长 郭锋;铭记法律人的职业伦理[N];法制日报;2012年
4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王旭;“慎独”是法官群体的职业伦理[N];人民日报;2013年
5 本报评论员;捍卫新闻媒体的职业伦理[N];人民日报;2013年
6 李红海;良心制度化与职业伦理[N];人民法院报;2002年
7 记者 朱羿;培育法治信仰 培养法律职业伦理[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8 赵晓(国资委研究中心宏观战略部部长、北京科技大学教授);为金钱干活还是为信仰干活[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9 黄夏;职业伦理 比程序正义更重要[N];深圳特区报;2012年
10 施鹏鹏;职业伦理与司法尊严[N];法制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何光辉;职业伦理教育有效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王淑荣;论法官职业伦理[D];吉林大学;2007年
3 贺绍奇;论法官的职业伦理[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泌章;现代科技发展对职业伦理的影响[D];广西大学;2005年
2 李丹;道路运政执法人员职业伦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3 陈道U
本文编号:17437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1743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