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现行法律框架内构建未决羁押救济程序探析

发布时间:2018-04-13 22:09

  本文选题:未决羁押 + 司法审查 ; 参考:《东南学术》2013年05期


【摘要】:我国现行未决羁押存在高羁押率、因押致罪、取保候审难和羁押刑罚化等诸多积弊,其深层次原因在于重实体轻程序的陈旧司法理念、司法审查救济程序缺失以及将逃亡串证的可能性完全视同现实性。我国未决羁押救济程序一方面坚持司法救济中心主义,另一方面立足我国现有法律框架和司法实践,坚持行政听证和司法审查相结合,建立独具特色的未决羁押分阶段审查救济机制。
[Abstract]:There is a high rate of detention in the current pending detention in our country, which is due to many accumulated disadvantages such as the crime of remand, the difficulty of obtaining bail pending trial and the penalty of custody. The deep reason lies in the old judicial idea of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the entity and the procedure, and so on.The lack of judicial review remedy procedure and the possibility of escape evidence are regarded as reality.On the one hand, the procedure of pending detention relief in our country adheres to judicial relief centralism, on the other hand, it is based on the existing legal framework and judicial practice of our country, and insists on the combination of administrative hearing and judicial review.To establish a unique mechanism for the review and relief of pending detention in stages.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法学院;闽江学院法律系;
【分类号】:D926.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蒋石平;;论我国刑事程序的“行政化”倾向——以未决羁押制度为视角[J];法学评论;2008年04期

2 顾永忠;;关于未决羁押的几个理论与实践问题——兼谈我国逮捕制度的改革思路[J];河南社会科学;2009年06期

3 陈瑞华;;诉讼监督制度改革的若干思路[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好;;比较法视野下的监听立法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2 王庆廷;;法律的亲情化求证——一个法理学的视角[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3 卜开明;胡立柱;程东;;贿赂犯罪侦查中的内在缺陷分析——以程序法为视角[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4 王圣扬;;从辩护律师参与量刑活动看我国审判量刑程序的改革与完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2期

5 韩光;从“夫妻看黄碟”案看刑事侦查中的司法令状规则[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6 胡玉霞;;透析司法鉴定新《决定》[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7 吴东,范圣兵;刑事简易程序若干问题研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8 陈黎;法院变更指控罪名新论[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9 胡谦;;论提起公诉的证明标准[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10 许青松;论刑事诉讼中证人不出庭作证[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利兆;;从刑事和解视角对我国不起诉制度的审视[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冯中华;;以公诉权为核心矫正刑事和解制度[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熊霞;;论检察职权配置的三个要求及其实现[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冯薇;周晓唯;;犯罪行为制度诱因的演化博弈分析——基于我国贫困犯罪与制度性不平等的探悉[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5 周晓唯;冯薇;;犯罪行为制度诱因的演化博弈分析——基于我国贫困犯罪与制度性不平等的探悉[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杨崇华;;论职务犯罪侦查权与公诉权的合理配置[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7 赵靖;;论我国检察机关选择起诉权的完善[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8 杨涛;;构建公诉一体化工作机制探讨[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9 唐景;;中国古代“存留养亲”制度述论[A];2005年贵州省法学会刑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许家铭;;论当前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及矫正[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1辑)[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继好;程序正义理论在西方的历史演进[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吕涛;检察建议法制化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李晓欧;不纯正不作为犯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张彩红;竞技体育犯罪法律治理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5 王文生;国家非公开行使权力的法治[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6 薛静丽;刑罚权的动态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周强;我国保护被追诉人人身自由宪法条款之实施[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8 陈莹莹;刑事检察监督的程序化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9 李健;论法官的主体性[D];复旦大学;2011年

10 江涛;民事诉讼效率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文洁;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的反思与完善[D];河北大学;2009年

2 张洪梅;论我国侦查程序中辩护权之有效保障[D];河北大学;2009年

3 李波;刑事人身检查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4 刘畅;行政外罚程序中的秘密调查与诱惑调查之辨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曾德伟;浅析中国古代容隐制度及其现代价值[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郑菲;试论我国司法鉴定人的诉讼地位[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韩玉;论破坏军婚罪[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苏鹏;城市中农民工犯罪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周强智;校园暴力视野下的校园警务[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李春晖;我国刑事诉讼管辖制度若干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张卫平;论我国法院体制的非行政化——法院体制改革的一种基本思路[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2 李富源,侯俊杰,赵厚轩;论刑事诉讼目的实现中的利益冲突与选择[J];法学;1997年07期

3 苏力;论法院的审判职能与行政管理[J];中外法学;1999年05期

4 徐静村;走向程序法治:中国刑事程序改革的宪政思考[J];现代法学;2003年04期

5 宋英辉;刑事诉讼目的论[J];政法论坛;1992年02期

6 陈瑞华;;论量刑程序的独立性——一种以量刑控制为中心的程序理论[J];中国法学;2009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宏图;;我国未决羁押制度改革的进路探求[J];学术界;2007年05期

2 石允龙;;未决羁押与人权保障若干问题研究[J];皖西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3 石允龙;;未决羁押独立化改造之构想[J];皖西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4 胡弘弘;罗雄;;论审前羁押制度的完善[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5期

5 梁超;;论侦查程序中的权力制约[J];法制与社会;2010年32期

6 黄玲;论我国反倾销司法审查制度[J];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7 王应强;WTO与中国司法审查制度的构建[J];学习论坛;2002年03期

8 王梦飞;论我国侦查构造的缺陷与重塑[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年03期

9 王文惠;;“马伯里诉麦迪逊”案简评——兼议我国行政诉讼与“司法审查”[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10 初丛艳;;2006年6月赴欧考察报告——对仲裁的司法审查[J];北京仲裁;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白仲清;;法律援助机构不予提供法律援助的通知应当接受司法审查[A];律师事业与和谐社会——第五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2 卜晓虹;;在尊重与制衡之间——试论对行政裁量基准的司法监控[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3 李宝悦;;部门批复的行政解释权于行政审判中的效力问题研究[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4 陈启超;;我国行政程序法治的现状及对策分析[A];第三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实务卷)[C];2003年

5 柯羊兵;李军安;;论火灾认定书的不可诉性与司法审查[A];2004年湖北省消防学术论文竞赛论文集[C];2004年

6 潘传平;冯浩;;论未决羁押之司法控制[A];律师事业与和谐社会——第五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7 邓小兵;;行政裁量权滥用与司法审查的广度和深度[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8 张俊国;;论仲裁裁决司法审查的现状及对策[A];中国仲裁与司法论坛暨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朱静;;困境与完善:信息可分割性原则的司法审查——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22条为研究视角[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10 于安;;《WTO协定》与我国司法审查制度[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一)[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最高人民法院 杨临萍;司法审查在加强社会建设中的法定职责[N];人民法院报;2010年

2 崔书锋;我国对外贸易司法审查法律制度的完善[N];国际商报;2002年

3 记者 张国香 徐光明 宁杰;依法开展仲裁司法审查与监督努力发展多元化争议解决机制[N];人民法院报;2005年

4 何谢忠 郭宜;TRIPS与我国商标司法审查[N];人民法院报;2002年

5 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 姚军强 贾亚强;强制拆除违法建设案件的司法审查[N];人民法院报;2011年

6 中国政法大学 张佑任;建立完善我国特色司法审查制度[N];检察日报;2007年

7 记者 徐光明;涉及WTO行政案件司法审查研讨会举行[N];人民法院报;2002年

8 蒋惠岭;是证据审查还是司法审查[N];人民法院报;2000年

9 ;司法审查的权利救济价值及其改革重点[N];人民法院报;2001年

10 席建林 洪涛 夏廷堂;浅谈对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司法审查[N];人民法院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红梅;司法审查为什么是正当的?[D];吉林大学;2010年

2 江涌;未决羁押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3 邱飞;侦查程序中的司法审查机制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4 刘磊;滥用公诉权的司法审查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5 庞凌;论司法审查的正当性基础[D];苏州大学;2008年

6 吴华;行政诉讼类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7 黄先雄;司法谦抑论[D];湘潭大学;2007年

8 姜霞;仲裁司法审查程序要论[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9 蔡文斌;行政诉讼先行程序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10 郝明金;行政行为可诉性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国旺;未决羁押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李琰;论未决羁押的目的及司法审查[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3 张琳;构建我国未决羁押的司法审查制度[D];郑州大学;2006年

4 张丹丹;论未决羁押[D];中南大学;2008年

5 哈森高娃;我国未决羁押制度完善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9年

6 肖良平;论我国未决羁押制度[D];黑龙江大学;2006年

7 弓沙沙;论未决羁押制度[D];湖南大学;2008年

8 张巨;论我国未决羁押程序中司法审查机制的构建[D];吉林大学;2012年

9 张爱权;未决羁押制度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10 徐一凡;论行政自由裁量权及其司法审查[D];吉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7464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17464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f8a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