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提升司法公正的路径选择——以正当程序和司法良知的关系为切入点

发布时间:2018-05-03 14:16

  本文选题:正当程序 + 司法良知 ; 参考:《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摘要】:相对道德而言,制度对人行为的影响更大。从根本上讲,司法公正是司法制度的输出。不同的司法制度有不同的输出,程序正义的司法制度输出司法公正,缺乏程序正义的司法制度输出司法不公正。正当司法程序从三方面增进司法公正:直接输出司法公正,通过养成法官的司法良知增加司法公正的输出,扼制司法良知的误用与滥用。以此观之,实现司法公正的治本之策在于以正当程序为导向进行司法制度改革,而不在于对法官进行道德说教。
[Abstract]:Relative to morality, the system has a greater impact on human behavior. Fundamentally speaking, judicial justice is the output of judicial system. Different judicial systems have different outputs, the judicial system of procedural justice exports judicial justice, and the judicial system that lacks procedural justice exports judicial injustice. The proper judicial procedure promotes judicial justice from three aspects: directly exporting judicial justice, increasing the output of judicial justice by cultivating the judicial conscience of judges, and curbing the misuse and abuse of judicial conscience. In view of this, the fundamental solution to realize judicial justice lies in the reform of judicial system guided by due process, not in moral preaching to judges.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
【分类号】:D9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董茂云,徐吉平;法官良知对于司法过程的意义——兼论法官良知与现代宪政体制及理念的关系[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海红;论新形势下腐败现象及其防治对策[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2 于学强;;论邓小平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探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3 王荣科;艰辛探索的政治文化考察——毛泽东领导全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再回顾[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4 孙金华,张国富;邓小平奠定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5 李建中;;社会转型与长三角发达地区公民公共政策参与[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6 裴德海;;政治制度文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然选择[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7 操申斌;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8 黄伟,王维宇;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公民道德建设[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9 张奇才;论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10 庄德水,胡松;论政治文明视角下的群众监督[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李合敏;;新时期干部工作的根本指导方针——论邓小平关于干部队伍“四化”标准的思想[A];2005乌蒙论坛论文集(三)[C];2005年

2 孔令举;;政治和谐需要科学的制度安排[A];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讨会文章选编[C];2007年

3 徐葵;;高放苏联剧变研究评析[A];高放教授八十华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王俊梅;杨蓓;;关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A];北京高校政经、社建教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洛汶;;新时期弘扬铁军精神的重大意义和基本途径[A];铁军精神研究——新四军成立70周年纪念文集[C];2007年

6 陆仁权;;重温陈云党员权利理论尊重和保障党员权利[A];学习陈云党建思想暨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论文集[C];2005年

7 张中国;;论陈云对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的思想贡献[A];学习陈云党建思想暨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论文集[C];2005年

8 唐强奎;;论政治整合与共产党执政的社会基础[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新曦;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人的素质塑造[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2 张晓燕;依法治国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3 侯典明;江泽民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4 雷志卫;欧洲货币联盟的理论基础与运作机制[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5 张拴平;张申府哲学思想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6 庄杰;现代企业制度下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7 郝首栋;中国共产党执政基础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8 张立荣;论有中国特色的国家行政制度[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9 孙泽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10 王中汝;政治发展视野中的乡镇政权改革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惠君;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模式[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赵澜波;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活方式与人的全面发展[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3 尚宇红;唐太宗的君德及现代价值[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4 朱洪强;邓小平对外开发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5 李仙飞;马克思个性观新探[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6 王晓林;我国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7 李少军;论有限政府[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8 贺益民;知识经济时代下我国的人才管理[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9 朱晓红;邓小平社会调控思想体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10 韩林;经济全球化对国际关系的影响[D];河南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龚德培,张坤世;正当程序与司法权威[J];求实;2001年S1期

2 秦铁铮;;和谐社会中的正当程序[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王保国;;正当程序与司法权威[J];前沿;2006年12期

4 肖良平;;试论我国律师在场权制度的缺失与构建[J];沧桑;2009年04期

5 刘文化;李萌;;试论死刑正当程序的特征与功能[J];法制与社会;2010年13期

6 汪建成,俞嘉颖;通过正当程序平衡审判权与诉权的紧张关系[J];中国律师;2001年01期

7 罗斌;;集团诉讼通知制度研究[J];中州学刊;2009年04期

8 王磊;;论建立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审判程序的理论基础[J];法制与经济(下旬刊);2009年11期

9 王永前;;论法官释明权的正当行使[J];山东审判;2007年04期

10 李锐;;论死刑正当程序[J];保定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樊凤林;朱显有;;重温董老正当程序思想,完善诉讼程序制裁机制[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六辑)[C];2007年

2 黄良友;;网上仲裁程序与正当程序[A];中国仲裁与司法论坛暨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于安;;《WTO协定》与我国司法审查制度[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一)[C];2002年

4 郭宝生;张彩霞;刘新;;也谈民事发回重审制度的重构——以规制二审法院滥用终审权为视角[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5 孙日华;;警察如何解释?——从“邓玉娇案”引发的思考[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吴延溢;;司法公正的不平衡规律[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7年

7 韩国福;何俊畅;王梅;;入世后我国民事诉讼模式的构建及其目标[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2年

8 周郁昌;;浅谈行政诉讼中非法证据的排除规则[A];中国行政法之回顾与展望——“中国行政法二十年”博鳌论坛暨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俞荣根;曾绍东;;司法改革的反思与前瞻——以董必武的司法改革思想为指导[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九辑)[C];2009年

10 罗重海;张坤世;;论行政程序违法的法律后果——行政审判视角的比较分析[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艾文波;正当程序观念的缺失[N];光明日报;2003年

2 傅思明 武守安;西方法治中的程序公正[N];学习时报;2002年

3 郭国松;侦查与审判:从辛普森案说起[N];21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

4 陈国栋;应尊重当事人的辩护权利[N];中国医药报;2007年

5 蒋德海;关注程序正义的扭曲性缺失[N];检察日报;2005年

6 田晓凯 魏锋 姚东;移送管辖引发的自认之效力辨析[N];人民法院报;2006年

7 葛行军;探索“执行难”[N];法制日报;2001年

8 李克杰;“律师在场”究竟难在何处?[N];民主与法制时报;2006年

9 刘明龙 陆奎生;建议刑事诉讼排除非法证据的法律效力[N];江苏法制报;2005年

10 刘武俊;官司不能承受之“拖”[N];人民法院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晓娜;刑事正当程序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2 王奎;死刑正当程序论[D];湘潭大学;2007年

3 车传波;正当程序论—以中国司法改革为视角[D];吉林大学;2007年

4 牟军;自白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5 张晓峰;法官权力论[D];吉林大学;2007年

6 魏健;刑事诉讼之宪政视角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7 陈士渠;刑事错案的证据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8 陈惊天;法官证据评判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9 余捷;职务犯罪侦查模式论[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10 高峰;刑事侦查中的令状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涛;论英国保释制度及其借鉴意义[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2 王敏;刑事简易程序改革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3 龚伟亚;陪审制度的反思与前瞻[D];苏州大学;2005年

4 曲靖锋;论死刑正当程序[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5 周卫疆;行政程序司法化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6 孙远辉;论程序权利的滥用(APR)[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7 文娟;刑事程序性争议裁决初探[D];湘潭大学;2007年

8 甄刚;东西方文化背景下的刑事正当程序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9 聂拯;问题与主义之间[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10 韩霞;刑事程序性司法审查制度的建构[D];河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8388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18388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fcb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