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抗日战争大后方司法改革论纲——以战时首都重庆司法实践为中心的考察

发布时间:2018-05-03 23:00

  本文选题:抗日战争大后方 + 司法改革 ; 参考:《现代法学》2013年05期


【摘要】:抗日战争大后方司法改革,是南京国民政府自建立以来推行司法近代化改革进程,在全民族抗战的特定时空下演进的一个重要阶段,反映了战时司法的特色。以战时首都和陪都重庆为样本,梳理和复原抗战时期国家司法制度的重大改革及其在大后方的实施状况,尤其是大后方司法审判制度的改革及其实践,探讨和归纳全民族抗战的视阈下,大后方司法制度改革的理性与经验,以及战时司法的社会功能,无疑有助于弥补抗日战争史研究和南京国民政府法制研究的薄弱环节。
[Abstract]:The judicial reform in the rear area of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is an important stage of the judicial modernization reform carried out by the Nanjing National Government since its establishment and evolves in the special time and space of the whole nation's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which reflec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dministration of justice in wartime. Taking Chongqing, as the capital and capital of the war, as a sample, this paper combs and recovers the major reform of the national judicial system during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and its implementation in the rear area, especially the reform and practice of the judicial and judicial system in the rear area. The discussion and induction of the rationality and experience of the reform of the judicial system in the rear area and the social function of the wartime judicature will undoubtedly help to make up for the weak links in the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and the study of the legal system of the Nanjing National Government under the sight of the whole nation's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作者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
【基金】:中共重庆市委2010年度重大课题委托项目“抗战大后方法制研究”(2010-ZDZX06) 201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抗战大后方司法审判制度的改革与实践”(11BFX014)
【分类号】:D929;D9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孟国祥,程堂发;惩治汉奸工作概述[J];民国档案;199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涛;;居正先生近代法制改革思想[J];法律文化研究;2005年00期

2 马建红;;传统法律文化调适的必要与可能[J];法学杂志;2012年12期

3 任向阳;;从孙中山对提高政党组织纪律性的探索看辛亥革命的失败[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4 关晓红;;辛亥革命时期的省制纠结[J];近代史研究;2012年01期

5 刘霆;;论伪维新政府统治环境的脆弱——基于“维新政府殉难先烈题名录”的考察[J];抗日战争研究;2010年04期

6 王春英;;战后“经济汉奸”审判:以上海新新公司李泽案为例[J];历史研究;2008年02期

7 李乐;;民国元年的报律风波透视[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年06期

8 江照信;;辛亥革命与民国司法——居正司法时期(1932—1948)[J];明清论丛;2011年00期

9 张伟;;抗战大后方刑事审判改革研究[J];河北法学;2013年03期

10 方慧;居正与辛亥革命[J];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2004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元启;戴季陶的考铨思想及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秀原;民国宪政体制的选择与变迁[D];吉林大学;2011年

3 颜军;孙中山民权主义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4 邓文初;民族主义之旗[D];浙江大学;2005年

5 张继才;论中国近代的联邦主义[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谢冬慧;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民事审判制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7 尚红娟;革命党精英在联俄容共后的蜕变[D];复旦大学;2008年

8 刘志峰;政治转型与行政审判[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9 何德廷;抗日根据地肃奸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10 李文平;民国前期的扩军与裁军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生;民初动荡政局及其社会文化根源的深层考察[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肖立聪;日伪时期的王英[D];内蒙古大学;2011年

3 郑英春;章士钊《调和立国论》再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4 黄燕群;1927-1937年湖北省县级司法体制改革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5 李艳玲;辛亥革命时期的居正[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赵虎;民国时期民法法典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7 谢宁;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惩治汉奸问题述论[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王庆林;战后国民政府对汉奸的审判(1945~1949)[D];暨南大学;2006年

9 刘磊鑫;宪政原子概论[D];黑龙江大学;2006年

10 阮智刚;论杨鸿烈对“中华法系”的学术建构[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孟状,俞德鹏 ,张炳生;司法改革背景下的法学教学改革思路[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05期

2 卢荣荣;;梦想照进现实——法学研究的态度转换及司法改革的模式选择[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8年02期

3 欧阳晨雨;;麻原彰晃案:日本司法改革的世纪拐点[J];民主与法制;2007年24期

4 刘武俊;;中国法治建设还要继续给力[J];改革与开放;2011年13期

5 邹小琴;;试论我国司法解释的完善[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6 赵玉环;;清末司法改革的启示[J];山东社会科学;2009年08期

7 牟绿叶;;日本裁判员制度的反思——以制度外因素为视野[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8 胡谦;晚清司法改革实践与反思[J];长沙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9 李伟;;论法学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J];中国成人教育;2007年10期

10 芮强;;略论民国时期司法改革中的经费短缺问题[J];平原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曾绍东;;传统与现代之间——董必武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思想论析[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十辑)[C];2010年

2 骆艳青;;浅谈董必武法学思想对司法改革的启示[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九辑)[C];2009年

3 俞荣根;曾绍东;;司法改革的反思与前瞻——以董必武的司法改革思想为指导[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九辑)[C];2009年

4 庄汉;叶茂;;以司法改革促进社会管理创新——从董必武对于法与社会关系的论述谈起[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十辑)[C];2010年

5 夏立安;;拉丁美洲政治司法化现象剖析(草稿)[A];中国拉丁美洲史研究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暨“拉丁美洲现代化进程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7年

6 桂万先;;近代中国审检关系探析[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蒋立山;;简论“未来十年”(2010-2020)推进依法治国的策略问题[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上)[C];2011年

8 周道鸾;;在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会2005年年会会议结束时的发言[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五辑)[C];2006年

9 宋毓均;;加强思想建设是政法工作当前的重要任务——学习董必武有关思想建设理论的启示[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七辑)[C];2008年

10 高进英;;一起消费侵权诉讼案始末[A];纪念《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颁布十周年有奖征文获奖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驻基辅记者 朱冬传;乌司法改革:争议声中全面启动[N];法制日报;2010年

2 最高人民法院司改办 龙飞 编译;蒙古国的司法改革:措施与评价[N];人民法院报;2010年

3 潘剑锋;从日本司法改革说起[N];工人日报;2001年

4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贺卫方;谁是司法改革的主体[N];人民法院报;2002年

5 ;司法改革:放眼整体 精雕局部[N];检察日报;2003年

6 李玉林;法国近民法院:重塑亲民精神[N];检察日报;2008年

7 汤火箭 梁欣;当前司法改革研究的基本特征[N];检察日报;2002年

8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院长 季卫东;日本司法改革:民众参审的得失[N];南方周末;2009年

9 殷蕾;“种树判决”与司法改革[N];法制日报;2002年

10 常州市戚墅堰区法院院长 裴阳;德国司法改革的启示与借鉴[N];江苏法制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响宏;俄国1864年司法改革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欧阳湘;近代广东司法改革研究[D];中山大学;2006年

3 张从容;晚清司法改革的一个侧面:部院之争[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4 刘薇;日本第三次司法改革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5 蔡永明;清末司法改革的社会考察[D];厦门大学;2007年

6 程丽庄;俄罗斯联邦司法权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7 韩秀桃;变革社会中的法律秩序[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8 王玲;俄罗斯联邦法治化进程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奉晓政;美国《上诉法院标准》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10 刘显娅;英国治安法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饶剑威;论判例制度的中国引入[D];兰州大学;2007年

2 晏礼蠡;论董必武人民司法理论[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3 苏世利;对日本司法改革的思考[D];黑龙江大学;2006年

4 黄浴宇;论司法改革对美国法官地位的强化[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5 刘向飞;国民政府时期重庆市保甲人员养成制度刍论[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6 张gY;论清末司法改革的法律文化冲突[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7 高慧铭;俄罗斯联邦司法改革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8 周东方;清末司法改革之历史借鉴[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9 崇虎;司法改革实践与法学研究的转向[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树勇;通过司法改革的法律近代化之路[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8404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18404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33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