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五年我国司法体制改革的若干建议
本文选题:司法体制 + 改革 ; 参考:《河南社会科学》2012年02期
【摘要】:改革30多年来,中国司法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在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司法监督、促进司法公正、维护社会正义和树立司法权威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在看到这些成绩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许多更深层次的问题并没有彻底解决,司法改革面临更大的困难。司法改革本是一项涉及机制设置、权力机关协调等多方位的全面改革,需要一种宏观的、战略性的规划。然而,目前的司法改革措施大多停留在工作机制层面上,深层次的体制改革尚未展开。司法体制是国家政治体制的组成部分,司法体制改革是国家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因此司法体制改革不只是司法机关的工作,也不只是法学家研究的问题,而是党中央从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角度提出的一项政治任务。我国司法体制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今后将向纵深发展。目前应该依照司法权的性质和司法制度发展的客观规律,提出总体发展战略和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具体部署,面对现实存在的问题,统筹设计未来的整体司法制度构建。
[Abstract]:Over the past 30 years, China's judiciary has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in standardizing judicial behavior, strengthening judicial supervision, promoting judicial justice, safeguarding social justice and establishing judicial authority through the efforts of several generations. While seeing these achievements, we also have to admit that many deeper problems have not been completely solved, and judicial reform faces greater difficulties. Judicial reform is a comprehensive reform involv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mechanism, coordination of power organs and so on. It needs a macro and strategic plan. However, most of the current judicial reform measures remain at the level of working mechanism, and the deep-level system reform has not been carried out. Judicial system is an integral part of national political system, and judicial system reform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national political construction and political system reform. The report of the 16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Party proposed "promoting the reform of the judicial system," and the report of the 17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Party proposed "deepening the reform of the judicial system." therefore, the reform of the judicial system is not only the work of the judicial organs, nor is it just a question for jurists to study. It is a political task put forward by the Party Central Committee from the angle of political construction and political system reform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ist democratic politics. China's judicial system reform has entered the "deep water area" and will develop in depth in the future. At present, according to the nature of the judicial power and the objective law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judicial system, we should put forward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all-round, multi-angle, deep-seated concrete deployment, face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reality, and design the overall judicial system in the future as a whole.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
【分类号】:D9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沈慧;;论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完善[J];法制与社会;2011年23期
2 王鸿翼;;增强自觉性和紧迫感 切实做好民事行政检察工作[J];人民检察;2011年01期
3 ;言论广场[J];中国司法;2011年07期
4 倪寿明;;法律体系形成 司法任务繁重[J];人民司法;2011年05期
5 于晓艺;孔祥奎;;能动司法之谦逊品格——兼评《法官如何思考》[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6 王建林;;论坚持并改善党对司法的领导[J];广西社会科学;2011年06期
7 周永康;;深化三项重点工作 加强政法队伍建设 推动“十二五”开局之年政法事业全面进步[J];人民检察;2011年01期
8 卞建林;李婵媛;;2010年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综述[J];人民检察;2011年02期
9 徐昕;卢荣荣;;中国司法改革年度报告(2009)[J];中国法律;2010年05期
10 ;司法行政机关认真履行职责 我国社区矫正工作全面深入发展[J];人民调解;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孔志国;;制度规避[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2 贺卫方;;尴尬的司法体制与无奈的制度设计——关于审判委员会去与留的另外一个维度的思考[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一部分)[C];2005年
3 张汉昌;;从和谐社会理念看我国的司法体制改革[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辑)[C];2006年
4 王宏纲;;论司法活动中法官与律师和谐关系的构建[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七辑)[C];2008年
5 田文昌;颜九红;;中国刑事辩护制度的困境与出路[A];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论文精选(上卷)[C];2000年
6 张晓维;;完善律师执业权利制度路径的思考[A];规划·规范·规则——第六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7 柴建国;;弘扬董必武法治思想 促进司法和谐——论法检关系之冲突与调谐[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六辑)[C];2007年
8 王宏纲;;论人民陪审制度的价值——兼论董必武的人民陪审思想[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六辑)[C];2007年
9 夏先鹏;;如何加强党对审判工作的领导[A];司法体制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桂万先;;近代中国审检关系探析[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徐日丹;抓好已出台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实 打好明年改革任务的攻坚仗[N];检察日报;2010年
2 记者 廖文根;抓好已出台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实 打好明年改革任务的攻坚仗[N];人民日报;2010年
3 记者 赵荣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 服务又好又快发展[N];天津日报;2010年
4 记者 赵荣君;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N];天津日报;2009年
5 记者 李志钧;“两高”联合调研司法体制与工作机制改革[N];人民法院报;2009年
6 本报评论员;继续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N];法制日报;2011年
7 田雨;确定五十项改革措施[N];江苏法制报;2005年
8 记者 孙春英;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 扎实推进司法体制机制改革工作[N];法制日报;2006年
9 记者 吴兢;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扎实推进司法体制机制改革工作[N];人民日报;2006年
10 记者 王银胜;启动改革实施方案调研工作[N];人民法院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凌永兴;民事司法改革中的诉讼效率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2 李奕;法官自由裁量权论[D];吉林大学;2005年
3 张建伟;刑事司法体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
4 王韶华;民事诉讼制度和行政诉讼制度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5 布仁巴图;中国司法独立之运作机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6 王建国;列宁司法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7 黄良友;民事再审之诉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8 郭响宏;俄国1864年司法改革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孙发;司法权威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左献民;论司法改革[D];武汉大学;2004年
2 汤烈琴;论司法公正[D];四川大学;2005年
3 邹云翔;试论我国少年司法体制的重构[D];苏州大学;2004年
4 杨毅鹏;中国古代法官责任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张少利;五代司法体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6 尚海;论我国的司法体制改革[D];郑州大学;2003年
7 刘金娜;中国当代司法行政化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8 李玉平;论两便原则在民事司法改革中的新思考[D];苏州大学;2006年
9 赵大权;民俗习惯在司法实践中适用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10 雷万亚;检察机关职侦局的机构建设及运行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8762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1876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