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社会矛盾调解机制的问题、原则和路径
本文选题:调解机制 + 社会矛盾 ; 参考:《新视野》2015年03期
【摘要】:当前的社会矛盾调解机制在调解系统、调解能力、调解公信力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在健全社会矛盾调解机制进程中要遵循法治原则、系统原则、能动原则、协商原则,发挥法治的引领作用和规范作用,既重视社会矛盾调解机制的内在性能提升,又要把调解机制的健全置于综合维权体系的总体中,激发调解机制的主动性、预防性、反馈性,搭建起多元复合治理的新平台,形成协商民主的新机制。推进调解机制的改革,需要探寻具有操作性的科学路径;需要完善相关法规,适时促成社会调解法制订;需要整合布局,突破现有体系,推进组织重构、主体延伸、流程延伸、衔接延伸的改革;需要推动技术创新和治理创新,最终建成具有独立主体地位的调解机构,促进社会多元主体自主治理。
[Abstract]: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mediation system, mediation ability, mediation credibility and so on. In the process of perfecting the mediation mechanism of social contradiction, we should follow the principle of rule of law, the principle of system, the principle of initiative, the principle of consultation, and give play to the leading and normative role of the rule of law. Meanwhile, we should put the perfection of mediation mechanism in the overall system of comprehensive rights protection, stimulate the initiative, prevention and feedback of mediation mechanism, set up a new platform of pluralistic and complex governance, and form a new mechanism of consultation and democracy. To promote the reform of mediation mechanism, we need to explore an operational scientific path; we need to improve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and timely promote the formulation of social mediation law; we need to integrate the layout, break through the existing system, promote organizational restructuring, subject extension, process extension, It is necessary to promot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governance innovation, and finally build a mediation organization with independent subject status, and promote the independent governance of social pluralistic subjects.
【作者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思想政治教育学院;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麦子店街道办事处;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党委;
【分类号】:D9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赫然;张荣艳;;中国社会纠纷多元调解机制的新探索[J];当代法学;2014年02期
2 于语和;田学丽;;完善大调解机制论纲[J];天津法学;2014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孙大伟;;我国大规模侵权领域困境之考察——基于制度功能视角的分析[J];当代法学;2015年02期
2 贾焕银;;民间规范司法运用程序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石先广;;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机衔接的对策思考——以上海市杨浦区整合调解资源的实践探索为视点[J];中国司法;2006年08期
2 梁平;陈奎;;论法院调解价值的刚性特质与司法实践的柔性归位[J];东南学术;2010年01期
3 张文显 ,姚建宗;略论法学研究中的价值分析方法[J];法学评论;1991年05期
4 范愉;;权利救济与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简议[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5 张晓红;郭星华;;纠纷:从原始部落到现代都市——当代西方法律人类学视野下的纠纷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6 冯彦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法学理论研究[J];当代法学;2013年03期
7 夏妍;齐蕴博;;论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的有效衔接[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8 邵军;从ADR反思我国的民事调解现状[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9 肖扬;;充分发挥司法调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J];求是;2006年19期
10 周望;;转型中的人民调解:三个悖论——兼评《人民调解法》[J];社会科学;2011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志刚;;家事纠纷的特质性及其调解机制的构建[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2 陈乾;;宝安法院:审前调解机制惠民以实[J];中国审判;2010年02期
3 王秋荣;陈鸿海;;高校涉校矛盾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1年04期
4 米新丽;王旋;;析我国消费者协会调解机制及其完善[J];法律适用;2011年11期
5 刘海峰;;禹城法院:和事调解机制促乡村和谐[J];中国审判;2013年04期
6 严建萍;;非诉讼调解机制兴起的背后[J];法制与社会;2010年08期
7 李凯蒙;;论家事调解机制的相关问题[J];商洛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8 李琳;;商事调解的利弊探析暨多元化调解机制的建立[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9 李琳;;商事调解的利弊探析暨多元化调解机制的建立[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年03期
10 刘胜军;金洁;;新加坡金融业争议调解机制[J];西部金融;2011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麦青;;类型化调解机制初探[A];探索社会主义司法规律与完善民商事法律制度研究——全国法院第23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C];2011年
2 吴在存;马强;;基层法院民事案件立案调解机制运行的实证分析——建构法院附设调解机制的设想[A];建设公平正义社会与刑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24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册)[C];2012年
3 秦卫东;任海新;;试论检察调解机制及构建[A];第六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芙蓉;创新调解机制 推动社会和谐[N];人民法院报;2007年
2 胡建国 田立伟;奈曼旗法院三项调解机制有效化解矛盾纠纷[N];通辽日报;2010年
3 记者滕兑宪 通讯员井文学;印台法院审前调解机制见成效[N];铜川日报;2010年
4 李锋 记者 张春鸽;安塞法院多元化调解机制成功解纠纷[N];延安日报;2012年
5 周桂颜;佛山南海四项调解机制促和谐[N];人民法院报;2007年
6 韦德涛邋张吉涛;新乡县法院完善调解机制力促社会和谐[N];新乡日报;2007年
7 记者 李峰;我区司法诉讼调解机制领跑全国[N];宁夏日报;2009年
8 殷丽莉;丹巴县建立健全基层调解机制[N];甘孜日报(汉文);2010年
9 常熟市工商局海虞分局 屠利军 陈旭;联动式行政调解机制探索[N];江苏法制报;2012年
10 记者 李玉琢;扎鲁特旗创新调解机制力促稳定和谐[N];内蒙古日报(汉);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斌;法院主持下的调解机制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2 冯伟华;农村人民调解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3 刘瑾;论我国法院诉前委托调解机制的构建[D];西北大学;2011年
4 孙世平;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5 刘晓庆;我国地方医疗纠纷人民调解机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6 李彦峤;医疗纠纷人民调解机制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7 黄明震;论我国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的完善[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8 程建兵;南昌地区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研究[D];南昌大学;2013年
9 许靓;在线调解机制及其在中国的发展探究[D];山东大学;2014年
10 章文超;论非司法调解机制在解决消费纠纷中的运用[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8921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1892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