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检察一体”与中国上下级检察院组织关系构建

发布时间:2018-05-15 11:49

  本文选题:检察一体 + 检察权能 ; 参考:《中国刑事法杂志》2013年08期


【摘要】:"检察一体"是检察制度组织构建的经典原理,其内容是等级性、统一性、检察官相对独立,检察权能的合理运作则是它的核心要义。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阐释"检察一体"的基本理论内核。第二,描述目前中国上下级检察院组织关系构建的具体实践、特点和思路。第三,借助"检察一体"探讨中国上下级检察院组织关系构建中应关注的理论性命题。该理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为我国上下级检察院组织关系设计提供了必要指引,即在恪守中国检察权能合理运作的前提下,进一步有序调整和构建上下级检察院之间的组织关系。对中国检察权能属性、内容及其合理运作所需要的制度性支撑予以整体辨析和审视,显然是中国上下级检察院组织关系构建应直面应对的重要理论命题。
[Abstract]:"Procuratorial integration" is the classical principle of the organization of procuratorial system. Its content is hierarchy, unity, relative independence of procurators, and the rational operation of procuratorial power is the core of it. This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first, explain the basic theoretical kernel of "procuratorial unity". Secondly, it describes the concrete practice, characteristics and train of thought of the organization relationship construction of higher and lower procuratorates in China. Thirdly, with the aid of "procuratorial integration",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theoretical proposition that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organizatio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higher and lower procuratorates in China. The combination of this theory and Chinese practice provides the necessary guidance for the organization relationship design of the procuratorates at the higher and lower levels, that is, if the procuratorial power of China can be operated reasonably, Further orderly adjust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higher and lower procuratorates between the organizational relationship. It is an important theoretical proposi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organizational relationship of the procuratorates at the higher and lower levels in China to analyze and examine the attributes, contents and institutional support of the procuratorial power in China as a whole as well as the institutional support needed for the rational operation of the procuratorates.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
【分类号】:D926.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龙宗智;;检察机关办案方式的适度司法化改革[J];法学研究;2013年01期

2 张志铭;;对中国“检察一体化改革”的思考[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3 邵晖;;检察一体的历史与现实[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燕玉;;检察机关在行政公益诉讼中的角色定位问题研究[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2 熊跃敏;曹新华;;我国民事执行监督的路径选择与体系构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3 薛培;杨辉刚;;基层检察院非检察职能机构设置模式探讨[J];边缘法学论坛;2011年02期

4 谢财能;;程序视角下诉讼监督的权力结构及配置[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5 陈司谨;唐伟;;浅析公诉之价值[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6 熊皓;胡渝;;检察机关强化诉讼监督工作的实践与思考——以某检察院的诉讼监督工作为例[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7 陈久红;樊长丽;;略论刑事检察立案监督[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8年S1期

8 邓楚开;;检察权等于法律监督权吗——法律监督权的实在法分析[J];成人高教学刊;2008年04期

9 王超海;试论民事检察制度的完善[J];长沙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10 金成富,徐新;司法独立与检察功能的转化[J];常熟高专学报;200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薛晓卫;;人民监督员选任机制完善构想[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尹晋华;;试析影响法律监督的现实问题[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石少侠;;检察理论研究应当正确认识五个关系[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单民;上官春光;;检察一体化的内部实现方式——以职务犯罪侦查和公诉为视角的考察[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李清;万毅;杨亚民;;检察一体化与检察官独立:检察权运行的双重机制[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6 温辉;;论检察官的作用[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尹晋华;周玉庆;;论和谐社会视野下的检察权配置[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李培龙;;试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的根基及其实践[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万毅;;检察官角色与检察权配置[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桂万先;;近代中国审检关系探析[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雪樵;经济行政权法律监督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吕涛;检察建议法制化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陈莹莹;刑事检察监督的程序化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4 印仕柏;民事诉讼中检察权配置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孙宝民;死刑检察监督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6 聂施恒;美国检察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吴锋;刑事立案监督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刘慧;中国检察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9 韩成军;检察权配置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10 黎蜀宁;民事执行行为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军;侦查权下沉之检察监督制约模式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王立乾;检察官履职考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颜杨;论我国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的构建[D];湘潭大学;2010年

4 陈申燕;论刑事和解的检察监督[D];苏州大学;2010年

5 杨鲁军;人民监督员制度若干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卫东;完善职务犯罪侦查一体化机制之我见[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徐军;我国刑罚执行法律监督的若干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姚海涛;试论人民监督员制度[D];南昌大学;2010年

9 潘金军;论检察机关在环境公益诉讼中的法律地位[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10 高伟;论我国职务犯罪侦查机制的完善[D];安徽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施庆堂;;检察职权之变迁与展望[J];海峡法学;2010年03期

2 ;实行“两个适当分离” 优化检察职能配置——湖北省检察机关在法律制度框架内的实践探索[J];人民检察;2010年24期

3 徐建波;万春;熊秋红;刘广三;张敬博;闫昭;;检察机关审查逮捕质量与诉讼化改革[J];人民检察;2011年13期

4 松本一郎;郭布;罗润麒;;检察官的客观义务[J];环球法律评论;1980年02期

5 高峰;;欧洲人权法院视野下的检察官中立性问题——兼论检察官行使强制处分权的正当性[J];犯罪研究;2006年01期

6 张志铭;;对中国“检察一体化改革”的思考[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杏;答询[J];共产党员;2005年09期

2 陈卫东;李训虎;;检察一体与检察官独立[J];中国检察官;2006年07期

3 ;党员流动中出现的问题[J];社科信息文荟;1995年15期

4 李忠诚,张建伟;论检察一体化原则[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1996年03期

5 ;党务工作问答[J];北京支部生活;1999年05期

6 ;应该如何处理这位辞职党员的组织关系?[J];企业党建;2006年01期

7 王浩发;;高校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转移工作调查与分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8 ;党务问答[J];北京支部生活;1994年03期

9 谢鹏程;论检察官独立与检察一体[J];法学杂志;2003年03期

10 ;上海市委组织部最近就流动中的党员的组织关系提出处理意见[J];求知;1994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顾爱华;;第五章 中国社会科学类社团与其他社会组织的关系研究[A];中国社会科学类社团科学发展的战略选择[C];2009年

2 王启和;;公文特征论要[A];中国当代秘书群星文选[C];1999年

3 查小琴;张亚军;梁健;张欣耀;方文华;;弧形面上表面裂纹长度自动测试[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蒋建武;赵曙明;;中国情境下的员工创造力研究:挑战与展望[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5 陈玉聃;;中国与国际体育组织关系的个案研究——中国与世界跆拳道联合会和国际跆拳道联盟的关系[A];中国的前沿 文化复兴与秩序重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6 黄龙泉;;海外和港澳台南音社组织及其活动[A];《谱牒研究与华侨华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李勇进;陈兴鹏;;白银市资源型企业间关系的社会网络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8 周素红;;转型中的城市居住空间重构——案例与启示[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9 周素红;;转型中的城市居住空间重构——案例与启示[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10 陈启福;;青海省流动党员管理问题研究[A];青海省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与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研讨获奖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周前进;组织关系接转询问度最高[N];四川日报;2009年

2 记者 惠强;华煤集团党组织关系移交我市[N];平凉日报;2006年

3 罗旭;建立内部制约机制加强检察一体化[N];西部时报;2006年

4 祖晓伟;正确处理乡村两级组织关系[N];人民日报;2000年

5 ;流动党员如何转组织关系(党员信箱)[N];人民日报;2002年

6 张志铭;对中国“检察一体化改革”的思考[N];法制日报;2006年

7 杨涛;民事抗诉再审要实现“检察一体化”[N];民主与法制时报;2008年

8 谢鹏程;什么是检察一体化?[N];检察日报;2006年

9 ;党员被另一单位聘用 组织关系要不要转[N];人民日报;2002年

10 李爱兰;为下岗转岗党员落实组织[N];中国石化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马力;主导与共存[D];吉林大学;2009年

2 王合兴;中国大城市危机管理协调体系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6年

3 梁小威;基于工作嵌入模式组织核心员工保持性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4 谢志平;关系、限度、制度:转型中国的政府与慈善组织[D];复旦大学;2007年

5 谢小剑;公诉权制约制度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6 吴常青;检察侦查权监督制约机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7 王磊;动态对抗性环境下多机器人系统合作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8 刘雯;虚拟人力资源管理[D];天津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安洋;论检察一体[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2 毕艳红;工人阶级意识衍生存续的分析框架[D];沈阳师范大学;2007年

3 陆文奕;我国主诉检察官办案责任制改革与完善思考[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4 陈志雄;多Agent系统组织关系的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5 李燕;传统村镇聚落与当代小城镇外部空间比较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6 吴晶晶;小说《百万英镑》的语篇衔接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9年

7 程军;汽车行业创新和研发组织关系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8 金晓青;双源螺旋CT在颌骨肿物临床应用的初步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8年

9 谢鹏;克里斯多弗·潘德列斯基《第一交响乐》创作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7年

10 宋芳;论检察官独立[D];湘潭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8923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18923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210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