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检察审查会制度改革及其启示
本文选题:日本检察审查会 + 司法改革 ; 参考:《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摘要】:日本的检察审查会制度是为防止检察官滥用不起诉权而建立的。检察审查会制度发挥了制约检察官的公诉权行使、救济被害人的作用。进入21世纪以后,日本司法进一步扩大民众参与的范围,检察审查会制度的改革就是其中一环。在检察审查会中设立审查辅助员,赋予检察审查会决议以法律强制力,这使检察审查会制度更趋合理。
[Abstract]:Japan's prosecutorial Review Council system was established to prevent prosecutors from abusing their non-prosecution power. The procuratorial review committee system has restricted the prosecutor's right of public prosecution and helped the victim. After entering the 21 st century, the Japanese judiciary has further expanded the scope of popular participation, including the reform of the procuratorial review committee system. The establishment of a review assistant in the procuratorial review committee and the enforcement of the resolution of the procuratorial review committee make the system of the procuratorial review committee more reasonable.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
【分类号】:D931.3;DD916.3;DD915.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志军;法律:在理想与现实之间──九届全国人大代表李浩教授访谈录[J];中国律师;1998年05期
2 郑孟状,俞德鹏 ,张炳生;司法改革背景下的法学教学改革思路[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05期
3 卢荣荣;;梦想照进现实——法学研究的态度转换及司法改革的模式选择[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8年02期
4 欧阳晨雨;;麻原彰晃案:日本司法改革的世纪拐点[J];民主与法制;2007年24期
5 刘武俊;;中国法治建设还要继续给力[J];改革与开放;2011年13期
6 邹小琴;;试论我国司法解释的完善[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7 赵玉环;;清末司法改革的启示[J];山东社会科学;2009年08期
8 牟绿叶;;日本裁判员制度的反思——以制度外因素为视野[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9 胡谦;晚清司法改革实践与反思[J];长沙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10 李伟;;论法学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J];中国成人教育;2007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曾绍东;;传统与现代之间——董必武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思想论析[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十辑)[C];2010年
2 骆艳青;;浅谈董必武法学思想对司法改革的启示[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九辑)[C];2009年
3 俞荣根;曾绍东;;司法改革的反思与前瞻——以董必武的司法改革思想为指导[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九辑)[C];2009年
4 庄汉;叶茂;;以司法改革促进社会管理创新——从董必武对于法与社会关系的论述谈起[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十辑)[C];2010年
5 夏立安;;拉丁美洲政治司法化现象剖析(草稿)[A];中国拉丁美洲史研究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暨“拉丁美洲现代化进程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7年
6 桂万先;;近代中国审检关系探析[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蒋立山;;简论“未来十年”(2010-2020)推进依法治国的策略问题[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上)[C];2011年
8 周道鸾;;在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会2005年年会会议结束时的发言[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五辑)[C];2006年
9 宋毓均;;加强思想建设是政法工作当前的重要任务——学习董必武有关思想建设理论的启示[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七辑)[C];2008年
10 庄汉;;董必武法制思想与当代依法治国理念之关联[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二辑)[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驻基辅记者 朱冬传;乌司法改革:争议声中全面启动[N];法制日报;2010年
2 最高人民法院司改办 龙飞 编译;蒙古国的司法改革:措施与评价[N];人民法院报;2010年
3 潘剑锋;从日本司法改革说起[N];工人日报;2001年
4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贺卫方;谁是司法改革的主体[N];人民法院报;2002年
5 ;司法改革:放眼整体 精雕局部[N];检察日报;2003年
6 李玉林;法国近民法院:重塑亲民精神[N];检察日报;2008年
7 汤火箭 梁欣;当前司法改革研究的基本特征[N];检察日报;2002年
8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院长 季卫东;日本司法改革:民众参审的得失[N];南方周末;2009年
9 殷蕾;“种树判决”与司法改革[N];法制日报;2002年
10 常州市戚墅堰区法院院长 裴阳;德国司法改革的启示与借鉴[N];江苏法制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响宏;俄国1864年司法改革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欧阳湘;近代广东司法改革研究[D];中山大学;2006年
3 张从容;晚清司法改革的一个侧面:部院之争[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4 刘薇;日本第三次司法改革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5 蔡永明;清末司法改革的社会考察[D];厦门大学;2007年
6 刘清生;近代中国检察权配置与实践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7 程丽庄;俄罗斯联邦司法权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8 韩秀桃;变革社会中的法律秩序[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9 王玲;俄罗斯联邦法治化进程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10 奉晓政;美国《上诉法院标准》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饶剑威;论判例制度的中国引入[D];兰州大学;2007年
2 晏礼蠡;论董必武人民司法理论[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3 苏世利;对日本司法改革的思考[D];黑龙江大学;2006年
4 黄浴宇;论司法改革对美国法官地位的强化[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5 张gY;论清末司法改革的法律文化冲突[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6 周东方;清末司法改革之历史借鉴[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7 高慧铭;俄罗斯联邦司法改革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8 崇虎;司法改革实践与法学研究的转向[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树勇;通过司法改革的法律近代化之路[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10 周东方;清末司法改革若干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本文编号:19132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1913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