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我国多元民事纠纷解决机制的完善

发布时间:2018-05-20 20:18

  本文选题:纠纷解决机制 + 调解 ; 参考:《新疆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摘要】:多元纠纷解决机制是指社会中各种纠纷解决的方法,以他们特有的功能和作用共同存在,协调发展,构成满足社会成员多元需求的纠纷解决机制。现阶段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我国社会经济和民主法治不断发展,同时我国还处在社会转型期,这就注定了社会生活中必然会存在各种矛盾和纠纷,而这种现实就需要一个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来调解。本文通过对我国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现状的具体阐述和分析并指出其存在的不足,同时,再通过对国外ADR的概述和评价并得出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综合我国的现实国情,提出完善我国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建议,全文由三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介绍了国外ADR的发展状况,ADR的分类和几种常见的类型以及其拥有的独特优势在很多国家发挥重要的解决纠纷的作用。 第二部分,概述我国多元纠纷解决机制,详细论述了法院调解、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以及仲裁等四种纠纷解决方法的的现状及存在的不足,在对其现状和不足论述的基础上,肯定了我国现有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同时,并指出其可以改进的方面,以期能够更好的发展。 第三部分,通过对国外ADR的概述和评价,总结其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针对我国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不足,具体提出可行性的建议,来完善我国多元纠纷解决机制。
[Abstract]:The pluralistic dispute resolution mechanism refers to the various methods of dispute resolution in the society, which exist together with their unique functions and develop harmoniously, thus constituting a dispute resolution mechanism that meets the diverse needs of the members of the societ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at this stage, China's social economy and democracy and the rule of law continue to develop. At the same time, our country is still in the period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which is doomed to the inevitable existence of various contradictions and disputes in social life. And this kind of reality needs a pluralistic dispute resolution mechanism to mediate. This paper expounds and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pluralistic dispute resolution mechanism in China and points out its shortcomings. At the same time, through the summary and evaluation of foreign ADR and the enlightenment and reference to our country, on this basis, Furthermore, the paper further synthesizes the reality of our country,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o perfect the mechanism of multiple dispute resolution in our country. The full text is composed of three parts: In the first part, the author introduces the classification and several common types of ADR in foreign countries, and its unique advantag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resolving disputes in many countries. In the second part, the author summarizes the mechanism of multivariate dispute resolution in China, and discusses in detail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shortcomings of four dispute resolution methods, namely, court mediation, people mediation, administrative mediation and arbitration. At the same time, it points out the aspects that can be improved in order to develop better. The third part, through the overview and evaluation of foreign ADR, summarizes its successful experience, aiming at the shortcomings of our country's multiple dispute resolution mechanism, puts forward some feasible suggestions to perfect our country's multiple dispute resolution mechanism.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9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2012年《人民调解》征订单[J];人民调解;2011年09期

2 李剑;杨玲;;民族地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构建——以当代彝区的法律实践为例[J];法学杂志;2011年08期

3 ;“一刻钟”人民调解承诺[J];人民调解;2011年08期

4 赵晓燕;;如何进一步完善劳动人事争议协商调解机制[J];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11年06期

5 支果;李忠会;;法律纠纷多元化解决模式探究——以近现代自贡盐业契约为视角[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6 李德恩;;群体性纠纷多元解决机制中的司法能动问题[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7 李均发;;山歌唱学调解法[J];人民调解;2011年08期

8 刘超;;疏漏与补足:环境侵权解纷中进退失据的环境行政调解制度[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9 张艳艳;范金鹏;;论我国法院推进ADR[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10 许红霞;;完善消费者权益纠纷解决机制的思考[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雪梅;;律师参与社区调解与社会和谐[A];第三届西部律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张云香;;新形势下人民调解创新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江西卫视“金牌调解”的启示[A];江西省宜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征文活动论文集[C];2011年

3 春杨;;完善人民调解 化解社会矛盾——从华北人民政府《关于民间纠纷调解的决定》谈起[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十辑)[C];2010年

4 徐军;常永明;;论纠纷解决机制视野下的环境信访制度[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曹春风;;律师参与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基本路径[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宪法与人权委员会、行政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暨“律师参与化解社会矛盾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邓禾;;我国自然资源纠纷及其解决机制略论[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7年

7 陈宇;;论多元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在社区的建构——以杭州的实践为例[A];“秩序与进步:浙江社会发展60年研究”理论研讨会暨2009浙江省社会学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赖梁盟;王晓萍;吴德恩;罗红霞;;贵州省行政调解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1辑)[C];2010年

9 石佑启;张显伟;;村民自治:制度困境与路径选择——村委会选举中选民资格纠纷解决机制探索[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龙启波;;推进我市社会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工作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A];江西省宜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征文活动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简三景;漳州9个县级法院成立涉台案件审判庭[N];闽南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袁定波;人民调解立法关注九方面问题[N];法制日报;2009年

3 省委党校科研处长、教授 吴传毅;构建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N];湖南日报;2011年

4 本报通讯员 何南杰 本报记者 郭晓宇;构建多元化涉军纠纷解决机制[N];法制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吕坤良 本报通讯员 张辉;多元化解:梯级过滤定纷争[N];人民法院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刘晓鹏;我国正推动建立多元纠纷解决机制[N];人民日报;2008年

7 记者 陈永辉;健全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N];人民法院报;2009年

8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 傅蔚冈;诉讼与非诉讼对接是场及时雨[N];东方早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娄银生 本报通讯员 杨山明 李克双;78名法官的78块责任田[N];人民法院报;2010年

10 刘斌;籍山镇司法所加强人民调解促和谐[N];芜湖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国强;和谐社会视阈中的纠纷解决机制[D];吉林大学;2007年

2 李卓;公益诉讼与社会公正[D];吉林大学;2006年

3 洪冬英;当代中国调解制度的变迁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4 颜t,

本文编号:19160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19160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ece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