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司法传统的形成及其影响
本文选题:司法传统 + 礼 ; 参考:《兰州学刊》2013年11期
【摘要】:文章探讨了中国司法传统的形成、特点及其影响。从法律产生之日起,中国司法便隶属于行政,成为单一王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礼法传统下形成了许多自身特点,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中起了巨大作用,直到今天,对中国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仍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e of Chinese judicial tradition. From the day the law came into being, the Chinese judiciary has been subordinate to the administration, and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single Wang Quan. It has formed a lot of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under the tradition of ritual law, and has played a great role in the long history of China until today. It still has a very important impact on many aspects of Chinese social life.
【作者单位】: 山西财经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9;D92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潇;;革命话语下的理性思维——董必武法学教育思想刍议[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2 顾元;体制与道德的背反——中国传统司法的背景及困境[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3 陆学莉;韩开元;;徽州诗人方弘静家世考略[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4 刘佰合,蒋保;科举制度的废除与社会整合的弱化[J];安徽史学;2000年03期
5 田佳灵;;民意对司法裁判过程的影响[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6 张传文;黄邦汉;;儒家吏治伦理与现代吏治伦理的差异刍议[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7 王康;;浅论《禹贡》及其学术价值——兼谈《禹贡》的研究沿革[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6期
8 张永红;祁峰;;中国古代“大山水”中的“小人物”[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9 薛冬艳;;中国音乐美学中的文人气质散议[J];安康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10 罗炳良;;清代乾嘉史家的“实事求是”方法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金国平;吴志良;;“火者亚三”生平考略——传说与事实[A];明史研究论丛(第十辑)[C];2012年
2 陈时龙;;耿定向思想研究[A];明史研究论丛(第七辑)[C];2007年
3 解扬;;期成实务的困难——吕坤《实政录》在地方上的施行问题[A];明史研究论丛(第九辑)[C];2011年
4 李锐;;顾颉刚先生的“层累说”与经学史上的一个问题[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5 葛志毅;;释炎帝神农氏[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第四辑)[C];2010年
6 穆美琼;;刍议“无讼”思想与和谐社会的构建[A];云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与理论探索[C];2010年
7 何旭;曹阳;;大众媒介与农民的政治信任——基于苏中某村的个案研究[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9)——1949-2009:共和国的媒介、媒介中的共和国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栋;神话与历史:大禹传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许颖;清代文官行政处分程序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宋立林;“儒家八派”的再“批判”[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4 宋佳;经方50味药物在明代13位医家中的用量规律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5 吴超;经、史视阈下的清初实学学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杨鹏;中国史学界对日本近代中国学的迎拒[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蔡树才;《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七)》文献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沈嘉熠;理想范本与职场影像塑造[D];上海戏剧学院;2011年
9 苗变丽;新世纪长篇小说叙事时间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10 郝建杰;《诗经·国风》地域性考论[D];上海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欧阳娇;封建法制的悲剧性人物[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费春宏;网络交换论与中国人情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芦翠;东周时期齐国女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朱云飞;《醒世姻缘传》中的礼俗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赵艳平;晚明士人休闲文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晓;郑国法家文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许洪超;《谷山笔麈》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高登;戚继光兵儒合一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辛娜娜;《诗经·二南》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10 关祥可;《金瓶梅词话》士人形象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大琦;;礼、政、刑之鼎分:中国古代法体系结构新论[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2 张继;;西周主要法律形式及其价值追求[J];潍坊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3 王宏;孔子法律思想初探[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2年01期
4 褚素丽;西方自然法思想和我国儒家自然法思想比较[J];枣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4期
5 李芬,周艺;西周法律思想和制度综述[J];南昌高专学报;2003年03期
6 田东奎;习惯、礼与中国法的起源[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7 郑丽,李国连;试论中国古代民法存在的社会基础[J];焦作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8 张永新;更新法的观念 重塑法的信仰[J];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4期
9 王京龙;《管子》之法对中国法制思想史的贡献[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10 高学强;;中国传统法律近代化的一个视角——以丧服制度在近代的变迁为考察中心[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作武;马腾;;春秋决狱论[A];《春秋》三传与经学文化[C];2009年
2 黄淑彬;胡恋梅;;马锡武审判方式在当代司法实践中的价值——以董必武的人民司法观为视角[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九辑)[C];2009年
3 崔敏;;析“国家没有法制,就不成为一个国家”——兼忆中共中央[1979]64号文件[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九辑)[C];2009年
4 胡云腾;黄斌;;董必武同志法治理念概论[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六辑)[C];2007年
5 龚恒超;;提高司法判决可接受性需要更多“揆情度理”——学习董必武法学思想的思考[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九辑)[C];2009年
6 林金树;;明太祖的法制思想:“止循《律》与《大诰》”[A];明史研究论丛(第六辑)[C];2004年
7 官爵明;周光明;;论法律规范判断[A];逻辑研究文集——中国逻辑学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8 石开贵;;法律逻辑与模糊法律问题[A];第一届全国非形式逻辑与法律逻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陈炯;;立法语言的规范与创新[A];修辞学新视野——汉语修辞与汉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徐莉;王志伟;;邀请人大代表协助法院调解的法理依据及社会价值之思考——以董老的人民司法思想创新法院调解工作[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十辑)[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谢清华;收保护费施敲诈 触刑法领罪退钱[N];法治快报;2010年
2 陈步雷;劳动刑法具有相对独立的地位[N];工人日报;2005年
3 许成磊 赵锦旭;刑法中基于自愿承担引起的作为义务[N];法制日报;2004年
4 张传伟;从救灾资金审计看存在的刑法问题[N];联合日报;2005年
5 杨玉章 朱运河;宋留根涉黑案的认定及刑法第294条的应用[N];人民公安报;2005年
6 记者 高健;亿元网络赌球大案今天判[N];北京日报;2006年
7 戴顺娟;法律渊源的扩充和限缩[N];人民法院报;2006年
8 陈兴良;对劳动权利的刑法保护造就了劳动刑法[N];工人日报;2005年
9 ;刑法专家解读邓玉娇案一审认定[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10 邹云翔;刑法没有暴行罪壮了施暴者的胆[N];检察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赵洪兴;明代刑法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2 李游;从无讼到恢复性司法[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3 方立新;传统与超越[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4 潘宇;明清及民初的讼师与讼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5 王敏;规范与价值:近代中国刑事法制的转型[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畅;安乐死合法化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5年
2 向晋卫;西汉刑法观念之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3 陈梦;论马林诺夫斯基的人类学研究对法学的贡献[D];山东大学;2006年
4 房勇;论西方人权观念对清末刑法改革的影响[D];山东大学;2008年
5 金磊;试论道德对刑法的渗透[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3年
6 黄炳华;论英国大法官制度的历史变迁[D];河南大学;2008年
7 牛志强;唐代口供证据研究[D];郑州大学;2009年
8 房丽;汉、唐户婚之律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9 王芳;中国判例制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周e,
本文编号:19178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1917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