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精英化与专业化的迷失——法官员额制的困境与出路

发布时间:2018-05-25 03:44

  本文选题:司法改革 + 精英化 ; 参考:《政法论坛》2017年02期


【摘要】:我国近些年来司法改革所欲达到的目标是司法职业化或者精英化、专业化,法官员额制或者分类管理属于其中的核心内容。员额制本来是一种将审理权及裁判权归位的一项制度,在现实中却异化为各种利益的角力,其中关系到国家的利益、法院管理层的利益及法官个体的利益,甚至法官助理和书记员的利益也牵涉其中。因此,法官员额制或者分类管理目标的实现过程,其实也是各种利益的平衡过程。因此,对于法官员额制目标是否实现的问题,应当溯本求源,探求员额制背后的制度设计及相关支撑原理的契合度。针对员额制的问题,解决进路应当是综合性的,其中既包括法官员额制遴选的去行政化,也应当包括根据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确定员额数(员额比)、遴选标准或方式等基础性内容。同时,还需要针对性地设计员额制的配套制度,从而使得法官员额制成为一种系统或者有效运行的整体,而不使之产生互相掣肘、割裂的碎片化现象。
[Abstract]:The aim of judicial reform in China in recent years is judicial professionalization or excellence, specialization, judge post system or classified management. The post system is originally a system that relegates the trial power and the adjudicative power, but in reality it is dissimilated into the struggle of various interests, which relates to the interests of the country, the interests of the management of the court and the interests of the individual judges. Even the interests of judges' assistants and clerks are involved. Therefore, the process of realizing the objective of judge post system or classified management is actually a process of balancing various interests. Therefore, whether the goal of the post system of judges can be realized should be traced back to the source, and the system design behind the post system and the consistency of the relevant supporting principles should be explored. With regard to the issue of the post system, the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should be comprehensive, including the de-administration of the selection of judges. It should also include the basic elements of determining the number of posts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principle and flexibility (ratio of posts, selection criteria or modalities). At the same time, it is necessary to design the supporting system of post system, so as to make the post system of judges become a system or an effective operation of the whole, and do not cause the phenomenon of mutual restraint and fragmentation.
【作者单位】: 华东政法大学;
【分类号】:D92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晓东;司法能力建设的基本内涵及实践中需重点把握的几个问题[J];山东审判;2005年01期

2 吴钧瑞;;试论我国司法礼仪制度之规范化[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08年09期

3 汤维建;;为什么要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J];理论参考;2014年05期

4 李旺;;日本司法行政的特点与司法改革新动向[J];清华法治论衡;2000年00期

5 李少平;;论和谐社会的司法保障[J];红旗文稿;2005年22期

6 鲍丰彬;;科学发展观对司法所建设的指导意义[J];人民调解;2005年01期

7 关毅;;美国的司法培训及对其司法发展战略的影响[J];法律适用;2012年02期

8 钟俊;;反思与应对:跨越式发展中的司法救济[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年01期

9 杜清森;论中国的司法改革(三)[J];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10 司莉;司法一元化简论[J];法律适用(国家法官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徐京选;;能动司法视野下与民意良性互动的选择与进路——以西部某市法院开展审判工作“五进”和“征询旁听庭审公民对案件裁判意见和建议”活动为样本[A];探索社会主义司法规律与完善民商事法律制度研究——全国法院第23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C];2011年

2 刘斌;;关于传媒与司法若干问题的思考[A];新闻学论集(第20辑)[C];2008年

3 余辉胜;;从司法职权运行机制失范看司法改革[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宫澎;;关于中国加入WTO后面临的几个法律问题的思考[A];加入WTO与新时期政法工作前瞻——加入世贸组织与维护社会稳定法律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5 夏锦文;;法官精英化与法学继续教育[A];法学教育:比较与省思——现代法学教育论坛文集[C];2001年

6 仝秋银;葛秋香;;中国特色行政学框架研究[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全国政协委员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汤维建;破解司法改革难题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N];河南日报;2014年

2 记者 张帅;70%司法所两年内配警车[N];苏州日报;2009年

3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法院 尤波;司法职业化改革背景 下执行员的合理定位[N];人民法院报;2013年

4 记者 杨维汉;6省市先试点,为全面推进司法改革积经验[N];新华每日电讯;2014年

5 本报记者 袁定波;司法改革需在试点中推进防止走偏[N];法制日报;2014年

6 路平;以制度改革推进司法专业化[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4年

7 本报记者 申孟哲;司法去行政化 大步走[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年

8 洪丹;凝聚共识稳步推进司法改革[N];南方日报;2014年

9 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 中国法学会副会长 王利明;深化司法改革,推进法院人员分类管理[N];人民法院报;2014年

10 本报记者 汪仲启;司法改革真正开始触及到体制深层[N];社会科学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磊;滥用公诉权的司法审查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2 石先钰;法官道德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海华;论程序法治[D];广西大学;2015年

2 钱雪丽;论我国法官责任追究制之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

3 李洋;法官履行法定职责保障机制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5年

4 鲍仲钰;法官员额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5 秦童;浅析在司法改革背景下法官履行法定职责保障机制的完善[D];吉林大学;2016年

6 刘潇;“案多人少”与法官员额制改革[D];山东大学;2016年

7 丁凌;法官保障制度的缺失及完善[D];中央民族大学;2016年

8 贾丽;以人为本的司法理念[D];山东大学;2012年

9 罗悠然;基于制度信任视角的司法信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10 叶志宏;司法认知对象初探[D];武汉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9319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19319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e26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