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诉信访视角下司法公信力提升路径探讨
本文选题:司法公信力 + 构成要素 ; 参考:《人民论坛》2013年23期
【摘要】:当前司法缺乏公信力的原因包括司法体制现状无法满足群众期待等多方面。司法公信力主要包括维护法院生效裁判文书既判力,提高法官作出权威性判断的能力等。提升司法公信力,要规范司法行为,维护司法权威;要强化司法终局性,减少生效裁判的不稳定性;增强司法独立性,保障司法公正;提高法官司法能力,加强法官职业化建设。
[Abstract]:The reasons for the lack of credibility include the fact that the judicial system can not meet the expectations of the public. Judicial credibility mainly includes maintaining the res judicata of the court's effective judgment documents and improving the judge's ability to make authoritative judgments. To enhance judicial credibility, to regulate judicial behavior, to maintain judicial authority, to strengthen judicial finality, to reduce the instability of effective decisions, to enhance judicial independence, to ensure judicial justice, to improve the judicial capacity of judges, Strengthening the professionalization of judges.
【作者单位】: 重庆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
【分类号】:D92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孙应征;刘国媛;;略论司法公信力之构建[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2 于慎鸿;程序公正与司法公信力[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8期
3 郑成良,张英霞;论司法公信力[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4 黄娟;在“应然”与“实然”之间——司法的公信力及司法权运行过程中的“信息失真”[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03期
5 张文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法律机制[J];中国法学;2006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王翠英;[N];光明日报;2005年
2 江苏省徐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 李后龙;[N];人民法院报;2009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锐;;行政法的和谐价值及其实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2 安中业;李雷;;干扰与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回归[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3 丰霏;;论法律制度激励功能的分析模式[J];北方法学;2010年04期
4 曾娇艳;谢红丹;;让正义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试论裁判文书与司法公信力[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5 邵道萍;;和谐社会视野下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立法[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9期
6 李志军;;论延伸检察触角推进检察工作社会化的实现途径[J];重庆行政(公共论坛);2011年01期
7 王立峰;;和谐社会视阈下的法治政府[J];当代法学;2008年04期
8 郭鲁生;;关于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问题的若干思考[J];中国司法;2008年09期
9 肖沛权;;公证公信力增强路径探析[J];中国司法;2012年01期
10 陈仲;;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法治保障[J];党史文苑;2006年2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余辉胜;;从司法职权运行机制失范看司法改革[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李拥军;刘雪斌;韦霏;;中国法理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3 张辉;;和谐社会理念下环境保护法之定位[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07年
4 牛玉兵;;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行政立法[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路红青;;论董必武的司法权威观及其现实意义[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六辑)[C];2007年
6 魏俊哲;;强化司法权威:正当性基础与制度建构[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六辑)[C];2007年
7 张员娇;胡伟;;董必武群众路线司法观的现实意义[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九辑)[C];2009年
8 肖晟程;王增泉;;从案件指导到案例指导——“同案不同判”公信化进路选择[A];建设公平正义社会与刑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24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册)[C];2012年
9 廖彦清;薛子裔;;司法与公众良性互动:司法公信力重塑之道——从网络涉诉负面信息传播实证分析入手[A];建设公平正义社会与刑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24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册)[C];2012年
10 魏新;;溯源与解困:基于制度信任立场的司法公信力建设之思考[A];建设公平正义社会与刑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24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册)[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涛;检察建议法制化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史根洪;嵌入视角下司法信任的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3 陆晶;我国非政府组织管理法治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孙妍;当代中国物权法基本问题的反思[D];吉林大学;2011年
5 杨畅;基于政府绩效评估的当代中国政府公信力提升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6 魏和军;和谐法治论纲[D];吉林大学;2012年
7 李香民;风险社会与我国法律观念的变革[D];吉林大学;2012年
8 朱凤义;转型中国法律实现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9 关玫;司法公信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10 雍海宾;民族法治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湘平;政府公信力评价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颜君萍;我国量刑制度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3 何海;建立前科消灭制度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4 张伟;西藏法院民事调解现状、成因及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5 颜海;论群众利益诉求的法制化[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云雷;涉诉信访制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7 秦川;论司法公信力[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8 王砚;我国侵权责任法的权利本位理念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韩菲;论业主委员会社会公信力的建构[D];吉林大学;2011年
10 栗慧勇;论公安执法公信力[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季卫东;程序比较论[J];比较法研究;1993年01期
2 关玫;司法公信力的结构性要素[J];长春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3 严励;司法权威初论[J];中国司法;2004年06期
4 叶传星;利益多元化与法治秩序[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5 陈贵民;论司法效率[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6 蒋惠岭;提高司法效率的义务──司法职业道德基本准则之四[J];法律适用(国家法官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7 孙笑侠;两种程序法类型的纵向比较——兼论程序公正的要义[J];法学;1992年08期
8 卿红;“依法执政”特征的法理思考[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9 于慎鸿;;影响司法公信力的因素分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10 姚莉;司法公正要素分析[J];法学研究;2003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刘学智;[N];中国改革报;2006年
2 王翠英;[N];光明日报;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本刊编辑部;;如何提升人民法院司法公信力[J];中国审判;2008年09期
2 郭鲁生;;关于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问题的若干思考[J];中国司法;2008年09期
3 魏晓雯;;“法官品质与司法公信力研讨会”在江城举行[J];中国审判;2010年07期
4 林一;提升司法公信力[J];今日浙江;2005年18期
5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课题组;王明达;吴在存;刘井玉;伍涛;;关于加强人民法院司法公信力建设的调研报告[J];人民司法;2011年05期
6 许俊强;;司法公信力视角下的民事诉讼模式选择[J];福建法学;2007年02期
7 张晓娜;;司法公信力研究——借鉴经济学分析[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8 闫晨;;法治理念下司法公信力的提升[J];法制与社会;2010年20期
9 岳平;;司法权威与司法公信力建构的关系[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10 李卉;;司法自由裁量权与权力制约[J];法制与社会;2008年2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陈有西;;司法公信力与社会和谐[A];“关注省情民意、促进社会和谐”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9年
2 张新茂;;浅议加强司法公信力的建设——以董必武法学思想为角度[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十辑)[C];2010年
3 黄莹;;试论公诉部门刑事诉讼法律监督工作机制的完善与创新[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4 茅铭晨;;论行政诉讼弱势一方诉权的保护——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依法保护行政诉讼当事人诉权的意见》的解读[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刘瑞川;;建强内部制约机制 有效遏制司法腐败——关于构建法院内部惩防体系的调查与思考[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十辑)[C];2010年
6 龙渊;;人民监督员制度基本问题研究[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韩元恒 丁力辛 本报通讯员 王卫;用自身形象提升司法公信力[N];人民法院报;2008年
2 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院长 潘福仁;阳光司法提升司法公信力[N];人民法院报;2010年
3 记者 王逸吟;最高法院加强新闻宣传提升司法公信力[N];光明日报;2011年
4 周孙章;从“醉驾入刑”争论中管窥司法公信力[N];三明日报;2011年
5 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 朱江;提升司法公信力[N];北京日报;2011年
6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 公丕祥;论司法透明度对司法公信力的决定性影响[N];人民法院报;2011年
7 记者 李忠好;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司法公信力[N];人民法院报;2008年
8 记者 赵令蔚;“阳光检务”提高司法公信力[N];汕头日报;2008年
9 记者 裴聪;拉萨市中院努力提高司法公信力[N];西藏日报;2008年
10 记者 张继红;要以严格执法公正文明提高司法公信力[N];四平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杨喜平;社会资本视野下的司法公信力[D];复旦大学;2008年
2 刘玉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司法公信力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3 唐世齐;刑事判决说理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4 朱国平;法的确定性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5 刘李明;社会舆论的司法意蕴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6 朱立恒;传闻证据规则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7 杨柳;司法裁判的经济学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湘英;刑事判决书风格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2 李乾;论司法公信力[D];云南财经大学;2010年
3 刘凤;司法公信力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4 秦川;论司法公信力[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5 郑雅文;论司法公信力[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6 陈素;当代中国司法公信力问题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1年
7 刘进;司法公信力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8 董海珠;论司法公信力[D];郑州大学;2012年
9 郭振芳;和谐社会视阈下司法公信力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2年
10 齐云图;司法公信力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0070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2007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