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论律师的民事责任

发布时间:2018-07-16 14:43
【摘要】:律师制度的宗旨在于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整个律师制度着眼于律师和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通过设置相应的行为规范和责任追究机制实现权益保障的功能。律师民事责任制度正是其体现。 我国于1996年颁布的《律师法》首次确立了律师的民事赔偿责任,可谓律师制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然而,与民法其他领域相比,律师民事责任的研究显得过于零碎,欠缺理论深度,其现状不容乐观。有鉴于此,本文基于民法的基础理论,对律师民事责任的主要问题进行系统的论述。 全文包括前言和结论在内共六个部分。 前言部分主要阐述选题背景、研究价值、研究方法以及研究对象等相关概念的界定和说明。 正文第一部分主要探讨了律师民事责任的概念、特征和法律性质。首先,通过分析专家民事责任的定义,阐明了律师民事责任的概念,即律师民事责任是律师或律师事务所在执业过程中违反民事义务导致他人遭受损害而应该承担的民事责任。然后,通过阐述律师民事责任的特征,分析了其特殊性。最后,通过分析比较各种律师民事责任性质的学说,从比较客观合理的角度阐述了律师民事责任的性质。 第二部分探讨了律师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构成要件和举证责任。该部分结合归责原则、构成要件和举证责任的基本理论,对律师民事责任如何进行认定作了比较细致的探讨。笔者认为,律师民事责任应当实行过错责任原则的归责原则。同时,由于律师民事责任是一种专家责任,这种特殊性决定在处理有关律师民事责任的案件时,不仅要适用举证责任分配的一般规则,而且在认定律师是否有过错时,应当采用举证责任倒置的方法,即先推定律师有过错,再由律师通过举证来证明自己无过错、委托人所受损害与自己的不法行为不存在因果关系,从而免除其民事责任。关于律师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笔者认为律师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为:(一)不法行为;(二)损害事实;(三)不法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四)行为人具有过错。其中,律师作为通晓法律的专家,其注意程度采用律师行业团体中的一般成员通常的注意程度为宜。如果律师未能达到该种注意程度,则认定其有过错,即“中等标准”。以中等标准认定律师过错还应该考虑到案件的特殊情况、律师的个人特点及律师行业的特点和发展变化。 第三部分在第一、二部分对民事责任产生和认定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主要阐述民事责任产生后如何承担的问题。首先,从对外责任和追偿责任两个角度,归纳和梳理了我国制定法上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和经办律师等主体的责任承担方式。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律师民事责任承担的理论基础即雇主转承责任和连带责任,指出了我国现有律师民事责任承担制度的不足。其次,分析了律师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范围,并主张对律师承担民事损害赔偿责任的数额应该进行一定的限制。 第四部分首先分析了我国律师民事责任制度的立法现状及缺陷,指出不足,然后阐述了完善我国律师民事责任制度的意义,进而结合律师法的修改,提出了完善我国律师民事责任制度的具体构想。 结论部分对全文各个章节所涉及的重点问题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并对正文中的主要观点进行了概括和总结。
[Abstract]:The aim of the lawyer system is to safeguard the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the parties . In order to achieve this purpose , the whole lawyer system focuses on the leg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awyer and the client , and realizes the function of protecting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orresponding codes of conduct and responsibility . The civil liability system of the lawyer is the reflection .

The Law of Lawyers , promulgated in 1996 , first established the civil liability of the lawyer , which is a milestone in the history of lawyer system development . However , compared with other fields of civil law , the research of lawyer ' s civil liability is too fragmented , and the theoretical depth of lack of theory is not optimistic . Based on the basic theory of civil law ,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discusses the main problems of lawyer ' s civil liability .

The full text consists of six parts , including preface and conclusion .

The preface mainly expounds the definition and description of the background , the research value , the research method and the research object .

The first part of the text mainly discusses the concept , characteristics and legal nature of the lawyer ' s civil liability . First , by analyzing the definition of the civil liability of the expert , the concept of the lawyer ' s civil liability is expounded .

In the second part ,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principle of liability of lawyer ' s civil liability , the constitutive elements and the burden of proof . The part combines the principle of attribution , the constitutive requirements and the basic theory of burden of proof .
( 2 ) damaging the facts ;
( 3 ) There is a ca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wrongful act and the result of the damage ;
( 4 ) The perpetrator has the fault . The lawyer , as an expert of the law ,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general degree of attention of the general members of the lawyer industry group . If the lawyer fails to reach the level of attention , it is deemed to have fault , that is , the " medium standard " . If the lawyer fails to reach this level of attention , it shall take into account the special circumstances of the case , the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awyer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changes of the lawyer industry .

The third part ,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of the generation and recognition of civil liability in the first and second parts , mainly expounds how the civil liability assumes . Firstly ,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liability of the legal firms , partners and lawyers in the law in our country .

The fourth part firstly analyzes the legislation and defects of the civil liability system of lawyers in our country , points out that it is not enough , then expounds the significance of perfecting the civil liability system of lawyers in our country , and then puts forward the concrete concept of perfecting the civil liability system of lawyers in our country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amendment of the law .

The conclusions are summarized and summarized in the main points of the text , and the main points in the text are summarized and summarized .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923;D926.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匡奕;;我国信用评级机构民事责任的构想[J];知识经济;2011年14期

2 胡伟东;;医疗纠纷在民事责任认定及其相关法律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1年25期

3 李永;张驰;;第三者插足侵害配偶权的民事责任探析[J];法制与社会;2011年25期

4 耿利航;;证券内幕交易民事责任功能质疑[J];法学研究;2010年06期

5 王盈超;;违反强制缔约义务之民事责任分析[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6期

6 白彦萍;;“克隆”银行卡纠纷民事责任的认定[J];价值工程;2011年21期

7 周金菁;;试论证券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的基本问题[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1年07期

8 白朝贤;;我国会计法律责任制度及完善措施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1年07期

9 林娟;;药品不良反应的民事责任和救济制度探讨[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年08期

10 赵涟漪;;论缔约过失责任的构成要件[J];沈阳干部学刊;200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熊进光;;证券欺诈民事责任制度研究[A];中国商法年刊创刊号(2001)[C];2001年

2 蒋尧明;;上市公司财务预测信息虚假陈述民事责任若干问题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06年年会暨第19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3 曾长佑;陈敏;;预防接种副反应民事法律责任浅析[A];第二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论文集第七卷(预防医学分卷)[C];2005年

4 邓晓敏;;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和构成要件[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6年

5 郭显刚;;环境侵权民事责任中的举证责任分配问题分析[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四)[C];2006年

6 张蕊;;注册会计师的民事责任及其抗辩[A];新经济环境下的会计与财务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殷之杰;周吉高;鞠恒;;建设单位对建设工程安全事故损害相邻建筑物特殊侵权的无过错民事责任及追偿权[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8 党江舟;莫神星;;从玉林大气污染损害赔偿案,谈环境污染民事责任的追究[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4年

9 裴媛媛;;水污染侵权民事责任归责原则比较研究[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一册)[C];2005年

10 曾智;杨悦;;药害事件中制药企业和医疗机构的民事责任研究[A];2009年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国家药物政策与《药品管理法》修订研究”论坛论文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杨新顺;律师会见取证阅卷不再难[N];法制日报;2003年

2 刘尧宇 刘永刚;明星代言虚假广告应承担民事责任[N];江苏法制报;2009年

3 杨欣;急诊中漏诊是否应承担民事责任[N];农村医药报(汉);2009年

4 山东星河泰律师事务所 纪文军;谈证券市场民事责任的缺失[N];证券时报;2009年

5 赵晓星;北京告别“律师会见难”[N];检察日报;2003年

6 本报记者 宋晓晖;行走在中缅边境的济南律师[N];济南日报;2010年

7 记者 向东 丽君;推动更多律师成为专职公益律师[N];西部法制报;2010年

8 宋志红;民事责任“被替代”的表现及危害[N];光明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徐伟;彼此尊重是法官与律师沟通前提[N];法制日报;2011年

10 张邦松;一群彪悍的律师……来了[N];经济观察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彦辉;民事责任与刑事责任比较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2 翁晓健;证券市场虚假陈述民事责任之比较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3 杨少南;证券侵权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4 丁海俊;私权救济论[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5 李志强;破产管理人民事责任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6 凌祁漫;公司设立法律制度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7 李克武;公司登记法律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8 刘国祥;医疗过失民事责任[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9 麻锐;经济犯罪法律责任论纲[D];吉林大学;2008年

10 陈泽桐;破产管理人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苗建涛;论律师的民事责任[D];河北经贸大学;2011年

2 刘清泉;论律师民事责任[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3 纵瑞龙;律师民事责任与风险防范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4 万晓庚;证券欺诈民事责任论[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5 许华荣;上市公司虚假会计信息民事责任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王海艳;论公司董事与董事责任[D];安徽大学;2005年

7 赵晶贤;论国际环境损害的民事责任[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8 商红霞;惩罚性赔偿引入我国民事责任体系的思考[D];山东大学;2007年

9 吴柯;论我国独立董事的民事法律责任[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10 张宇;会计师事务所对第三人民事责任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1267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21267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e80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