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司法改革优化技术创新环境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8-07-21 18:22
【摘要】:司法效能是衡量技术创新环境的重要指标,司法在多个层面发挥对技术创新环境的支撑作用,我国知识产权领域的司法改革虽有一定成就,但效率价值定位不明,没有针对技术领域和非技术领域的差异完善司法程序,纠纷解决形成司法路径依赖。通过现实问题分析和中外有关司法改革比较,提出深化司法改革、促进技术创新环境优化的对策。
[Abstract]:Judicial efficiency is an important index to measure the environment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he judicial system plays a supporting role to the environment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n many levels. Although the judicial reform in the field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 China has made some achievements, the orientation of efficiency value is unclear. The judicial procedure has not been perfected in view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echnical field and the non-technical field, and the dispute resolution has formed judicial path dependenc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practical problems and the comparison of judicial reform between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ies, the countermeasures of deepening judicial reform and promoting the optimization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environment are put forward.
【作者单位】: 浙江工业大学法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0YJC630366)
【分类号】:D9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张俊霞;郭丽;;Facebook知识产权案例分析[J];信息技术与标准化;2012年07期

2 余翔;邱洪华;;基于判例和立法的美国商业方法专利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年03期

3 张泽涛;美国“法院之友”制度研究[J];中国法学;2004年01期

4 邓建志;;中国专利行政保护制度绩效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2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闫海;;基于司法独立的我国司法预算制度重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2 张俊岩;杨德平;;金融产品的知识产权属性及其保护——以保险产品为例[J];保险研究;2011年01期

3 高晋;行政诉讼中法官的角色定位[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4 宋子霖;;“法庭之友”意见介入DSU机制的实践与法理评析[J];研究生法学;2007年06期

5 张智;;多元性评断对司法公正相对性的影响及对策[J];湘南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6 肖永平;李韶华;;美国法庭之友制度的价值纬度与实证研究[J];东方法学;2011年04期

7 张小燕;齐树洁;;程序输入的新渠道——“法庭之友”制度及其借鉴意义[J];厦门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1期

8 谢佑平,闫自明;论刑事司法领域内的行政权力与司法审查制度[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9 江涛;;鉴定机构社会化中的问题及对策[J];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10 肖建华;杨兵;;敏感案件受理中的行动策略与正当化转型——以诉的利益为视角[J];法律适用;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周林彬;陈胜蓝;;商事审判在中国经济发展中作用探析:理论与实证[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余俊;;民族区域民主建政与人民司法的关系——学习董必武民族法律思想的体会[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八辑)[C];2008年

3 施新州;;司法审判工作的政治属性分析[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九辑)[C];2009年

4 郭勤;刘士心;张淼;;未成年人司法制度理念之界定与比较研究[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5 郭勤;刘士心;张淼;;未成年人司法制度理念之界定与比较研究[A];犯罪学论丛(第四卷)[C];2006年

6 王婷;曲婉;;主要国家商业方法专利的比较优势指数监测[A];第六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颜火开;伍春辉;;论侦查权的司法控制[A];海峡两岸法学论坛——江西省犯罪学研究会年会(2010年)论文集[C];2010年

8 熊裴彦;林忠明;;论刑事诉讼中的法官庭外调查权:基于实证研究的讨论[A];建设公平正义社会与刑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24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册)[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邱洪华;中国银行业创新活动中的专利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刘洋;论司法权的社会功能[D];吉林大学;2012年

3 周孟炎;民事审判程序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4 王韶华;民事诉讼制度和行政诉讼制度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5 任瑞兴;诉权的法理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6 邱飞;侦查程序中的司法审查机制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7 刘显娅;英国治安法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8 王建国;列宁司法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9 李娜;论金融安全的刑法保护[D];武汉大学;2006年

10 叶立周;当代中国法律接受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康小蕊;宏观调控行为可诉性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2 李杰;论法官司自由裁量权[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3 李仁杰;国际投资争端仲裁中的“法庭之友”制度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4 丛峰;论重整程序中司法权的能动性选择[D];吉林大学;2011年

5 陆湘;论我国刑事诉讼中专家意见的适用与发展[D];西南大学;2011年

6 杨璐;司法推理中的法官司法解释[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7 李炎铎;商业方法可专利性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8 廖活年;试论宪法语境下的联合司法解释[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9 林琳;关于审判委员会制度的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10 王淑静;论民意对法官自由裁量权的影响与协调[D];兰州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张泽涛;论新闻监督司法的制度设置[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2 ;“专家法律意见书”对审判工作的影响[J];法律适用;2003年10期

3 邓建志;;中国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特色制度的发展趋势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8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志军;法律:在理想与现实之间──九届全国人大代表李浩教授访谈录[J];中国律师;1998年05期

2 田晓安;司法改革的哲学—经济学分析[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3 孟崭;法官年轻化:司法改革的目标?[J];人民司法;2002年05期

4 钱弘道;论司法效率[J];中国法学;2002年04期

5 郑孟状,俞德鹏 ,张炳生;司法改革背景下的法学教学改革思路[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05期

6 梁慧星;关于司法改革的十三项建议[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7 张晖;;法院改革不能孤芳自赏——访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院长王振清[J];民主与法制;2004年08期

8 胡云腾;;点击司法改革的几个关键词[J];人民司法;2005年06期

9 蒋惠岭;;关于二五改革纲要的几个问题[J];法律适用;2006年08期

10 张铁红;;浅议隐形诉讼[J];沧桑;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曾绍东;;传统与现代之间——董必武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思想论析[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十辑)[C];2010年

2 骆艳青;;浅谈董必武法学思想对司法改革的启示[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九辑)[C];2009年

3 杨再利;吴兴忠;;司法公正与法院司法改革[A];“严肃执法与司法公正”研讨会专集[C];1999年

4 黄文艺;;司法改革论略[A];依法治国专题研究——司法改革与依法治国理论研讨会、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5 孙莉;;司法改革与程序意识[A];依法治国专题研究——司法改革与依法治国理论研讨会、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6 谢振江;庞文莉;;以保障法官独立为核心 全面推进司法改革[A];“严肃执法与司法公正”研讨会专集[C];1999年

7 王文明;;痛下决心,立即改革,试点运行,迅速推广——空喊一万句,,不如走一步[A];司法体制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葛洪义;;司法活动的性质与法治——司法改革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A];依法治国专题研究——司法改革与依法治国理论研讨会、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9 谢洪程;;积极推进司法改革 做好入世后审判工作[A];2002年度全省法院应对入世工作研讨会获奖论文专辑[C];2002年

10 姚建龙;;恢复性少年司法在中国的实践与前景[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丁 文;司法改革备受关注[N];人民法院报;2003年

2 记者 王雨;定西司法改革试点走出新路[N];甘肃日报;2008年

3 记者 王斗斗;30项措施启动新一轮司法改革[N];法制日报;2009年

4 本报评论员;为人民福祉而改革[N];人民法院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蒋安杰;2009年中国十大司法改革措施[N];法制日报;2010年

6 汤维建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司法改革助推民主法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廉政研究院院长 乔新生;在司法改革中强化党的领导[N];人民法院报;2011年

8 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副所长 蒋惠岭;法律体系形成后的司法改革[N];人民法院报;2011年

9 刘吉涛;触动司法改革的“拍卖”[N];中国改革报;2003年

10 贺卫方;改革司法改革[N];人民法院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响宏;俄国1864年司法改革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欧阳湘;近代广东司法改革研究[D];中山大学;2006年

3 吴卫军;法理与建构:中国司法改革的宏观思考[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4 迟日大;新中国司法制度的历史演变与司法改革[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5 张从容;晚清司法改革的一个侧面:部院之争[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6 鲁强;当代中国司法改革过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7 黎晓武;司法救济权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8 凌祁漫;公司设立法律制度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9 山鸣峰;人本与效率[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王伟;民事程序选择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靖;法官独立审判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05年

2 石武英;广州武汉国民政府的司法改革[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赵晓航;市场经济秩序的法律规制[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4 左献民;论司法改革[D];武汉大学;2004年

5 王珏;WTO背景下的中国司法改革[D];安徽大学;2005年

6 胡烨;论人民监督员制度[D];苏州大学;2005年

7 谢爱民;司法潜规则的法学思考[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8 胡伟;中国法官助理制度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9 蔡保新;司法改革解析[D];苏州大学;2004年

10 吴传敏;论我国的民事检察制度[D];郑州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1363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21363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343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