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中国“例制”构建中的法院角色和法官作用

发布时间:2018-07-25 12:50
【摘要】:我国案例指导制度中的法院角色和法官作用有着鲜明的特色,案件审理阶段法院和办案法官往往并没有参与案例指导的意识,而是在案件裁判后由审判庭之外的综合部门通过遴选的方式确定典型案例,经编辑后报审判委员会研究讨论,再逐级报最高人民法院确定并发布。指导性案例的产生不是按照管辖制度自然地"涌现",而是被人为地"发现",这一点明显不同于国外的做法。相比较,"涌现"方式符合司法经济原则和司法规律,而"发现"方式充满人为因素,成本高而效率相对较低。案例指导制度不应被管辖制度"牵着鼻子走",而应当通过变更管辖制度,与司法规律相适应。
[Abstract]:The role of courts and judges in the system of case guidance in our country has distinct characteristics. Courts and judges in the trial stage of cases often do not have the consciousness to participate in the guidance of cases. Instead, after the decision of the case, the comprehensive department outside the trial court determines the typical case by way of selection, reports it to the judicial committee for study and discussion after editing, and reports it step by step to the Supreme people's Court for determination and publication. The emergence of instructive cases is not natural "emergence" according to the jurisdiction system, but is artificially "discovered", which is obviously different from the foreign practice. By comparison, the "emergence" mode accords with the judicial economic principle and the judicial law, while the "discovery" mode is full of human factors, high cost and relatively low efficiency. The case guidance system should not be "led by the nose" by the jurisdiction system, but should be adapted to the judicial law by changing the jurisdiction system.
【作者单位】: 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度规划基金项目《司法解释判例化研究》(07JA820038)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2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伟;;通过案例解释法律:最高人民法院案例指导制度的发展[J];当代法学;2009年02期

2 蔡颖慧;;我国案例指导制度的建立与完善[J];法律适用;2008年Z1期

3 翟建雄;;英国判例法文献及判例查找方法介绍[J];法律文献信息与研究;2000年02期

4 郎贵梅;;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判例汇编制度及其启示[J];法律文献信息与研究;2008年02期

5 梁兴国;;从判例、判例法到案例指导制度——“判例是如何形成的?”理论研讨会综述[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6 胡云腾;于同志;;案例指导制度若干重大疑难争议问题研究[J];法学研究;2008年06期

7 倪斐;;案例指导制度构建中的几个法律方法论问题[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8 郎贵梅;;中国案例指导制度的若干基本理论问题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9 余高能;代水平;;美国判例法的运作机制[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10 徐昕;;迈向司法统一的案例指导制度[J];学习与探索;2009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侯猛;;最高法院司法知识体制再生产——以最高法院规制经济的司法过程为例[J];北大法律评论;2004年00期

2 傅郁林;;自由裁量管辖权及其行使——《美国最高法院受案议程表的形成》导读[J];北大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3 俞亮,张驰;民事审级制度的理论与实践[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4 肖建华,陈晓莉;论再审程序的双重制约——我国再审程序改革的整体性思路[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5 李进平;;我国民事诉讼审级制度的现状及评析[J];沧桑;2010年02期

6 张显伟;杜承秀;;经济诉讼机制完善的思考——以越南《经济诉讼法令》为视角[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7 李进平;审级制度原理探析——以民事诉讼为视角[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8 袁圆;;民事审级制度的经济分析[J];研究生法学;2010年02期

9 刘敏;;法院不应追求调解率——对调解率节节攀升的反思与批判[J];研究生法学;2012年02期

10 张娟;;论案例指导制度[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王洪坚;;上下级法院业务关系:从单向监督到双向制约——对二审裁判权运行的思考[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2 钱斌;;董必武法制思想与案件请示制度改革重整[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十辑)[C];2010年

3 余岚;;我国专利侵权诉讼的程序法问题思考[A];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成立20周年庆祝大会暨学术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李彬;黄伟峰;;人民法院参与社会管理的规律探寻——报告解读与实例剖析[A];探索社会主义司法规律与完善民商事法律制度研究——全国法院第23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C];2011年

5 陈树森;;申请再审完全“上提一级”审查的检视、反思与重构——兼议《民事诉讼法》第178条的修改思路[A];探索社会主义司法规律与完善民商事法律制度研究——全国法院第23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C];2011年

6 袁白薇;;案例指导制度之微观运作——以待决案件的适用进路为视角[A];建设公平正义社会与刑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24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册)[C];2012年

7 肖晟程;王增泉;;从案件指导到案例指导——“同案不同判”公信化进路选择[A];建设公平正义社会与刑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24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册)[C];2012年

8 袁国生;张萍;;检视与重塑:发回重审制度改革的再探索——基于民商事案件的实证研究[A];建设公平正义社会与刑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24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册)[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瑞;民事审级制约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2 孙日华;裁判客观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江涛;民事诉讼效率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4 尹彦久;法院审级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李祖坤;合同无效的司法处理[D];吉林大学;2011年

6 潘牧天;民事诉权滥用的侵权责任[D];黑龙江大学;2011年

7 谢慧;法源视野中的合同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胡志斌;法官素质养成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9 刘全娥;陕甘宁边区司法改革与“政法传统”的形成[D];吉林大学;2012年

10 刘晓宏;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权力、程序、文件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涛;我国行政诉讼实践中职权确定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周湘茂;试论我国民事诉讼二审审理范围[D];湘潭大学;2010年

3 黄小平;论法官助理制度[D];湘潭大学;2010年

4 陶涛;论我国个案请示制度[D];湘潭大学;2010年

5 李玉莲;从诉讼效益分析民事审级制度[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黄志兴;我国民事审级制度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7 夏阳;民事诉讼再审事由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8 匡健;我国民事审级制度改革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9 陈瑞志;判例司法解释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10 李岩;我国民事抗诉制度的检讨与完善[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后藤武秀;判例在日本法律近代化中的作用[J];比较法研究;1997年01期

2 谢晖;经验哲学之兴衰与中国判例法的命运[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3 曹三明;中国判例法的传统与建立中国特色的判例制度[J];法律适用(国家法官学院学报);2002年12期

4 周道鸾;中国案例制度的历史发展[J];法律适用;2004年05期

5 蒋惠岭;建立案例指导制度的几个具体问题[J];法律适用;2004年05期

6 杨洪逵;案例指导:从功利走向成熟——对在中国确立案例指导制度的几点看法[J];法律适用;2004年05期

7 阳贤文;判例回归环境的思考[J];法律适用;2004年05期

8 刘作翔;;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案例指导制度[J];法律适用;2006年08期

9 傅蔚蔚;张旭良;;试论我国案例指导制度之建构[J];法律适用;2006年Z1期

10 董v,

本文编号:21438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21438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20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