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检察委员会决策方式改革的历史维度

发布时间:2018-07-26 19:30
【摘要】:从历史演进的角度分析,检察委员会决策方式的争议主要围绕三个递进的问题展开:检察委员会决策采一长制还是民主集中制;在采取民主集中制时,如何平衡检察长首长负责制与民主集中制的冲突;是否将上述冲突区分为重大案件与重大问题发生争议,分别由上级检察院或者同级人大委员会作最终决策。这涉及检察机关与人大的关系界定,也关系到司法权与立法权的权能区分,与当时的社会、政治环境也密切相关。坚持民主集中制,区分重大案件与重大问题,采取不同的决策方式,应是我国检察委员会改革的方向。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ical evolution, the controversy over the way of decision-making of procuratorial committees mainly revolves around three progressive issues: whether the decision-making of procuratorial committees is based on one-length or democratic centralism, and when democratic centralism is adopted, How to balance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chief procurator's responsibility system and democratic centralism, and whether to divide the conflict into major cases and major issues, the final decision should be made by the superior procuratorate or the people's Congress committee at the same level. This involves the defini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ocuratorial organ and the people's Congress,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judicial power and the legislative power, and the social and political environment at that time. Adhering to democratic centralism, distinguishing between major cases and major problems, and adopting different decision-making methods should be the direction of the reform of procuratorial committee in China.
【作者单位】: 江西财经大学法学院;
【基金】: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人大监督司法实施制度研究》(项目编号:11CFX04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D926.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超海;试论民事检察制度的完善[J];长沙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2 邓文星;谈现行检察体制存在的问题及改革设想[J];当代法学;2002年11期

3 齐树洁;论我国民事上诉制度之重构[J];法律适用;2004年01期

4 蔡虹,刘加良;论民事审限制度[J];法商研究;2004年04期

5 陈斯;;权力制衡与制度完善——以民事抗诉程序之运行为例[J];法学评论;2006年02期

6 马怀德,邓毅;司法独立与宪法修改[J];法学;2003年12期

7 陈斯;;检察监督权之检讨——以民事抗诉权之运行为例[J];法学;2007年10期

8 张建良;我国刑事立案监督立法的完善[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9 孙全喜;论侦查活动的监督[J];河南社会科学;2002年02期

10 田凯;论行政权的法律监督[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浩;清末诉讼模式的演进[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2 潘度文;我国民事诉讼中检察机关角色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3 孙连钟;刑事强制措施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4 蔡晓荣;晚清华洋商事纠纷之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5 方立新;传统与超越[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6 冯景合;检察权及其独立行使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7 雷新勇;公共政策的司法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8 谢如程;清末检察制度及其实践[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9 张能全;刑事诉讼生态化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10 刘晴辉;中国陪审制度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洵贤;论我国行政检察监督制度之完善[D];湘潭大学;2001年

2 姚国建;宪政背景下中国检察权的属性定位[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3 王金文;民事检察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4 施建清;民事检察的权能及运作方式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5 刘道全;民事诉讼检察监督制度若干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6 周庆生;论重构我国的检警关系[D];安徽大学;2003年

7 龙小素;论检察权的定位与行使[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8 钱小军;民事公诉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9 宣栋;法治视野下的现行反贪侦查模式探析[D];四川大学;2003年

10 郭建;试论当前查处贪污贿赂案件的现状及其改进[D];湘潭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王凤鸣,李艳;英国新工党的宪政改革[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3年02期

2 童之伟;“议行合一”说不宜继续沿用[J];法学研究;2000年06期

3 刘旺洪;论人大对司法的个案监督[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4 曲兵;布莱尔政府与上院改革[J];欧洲研究;2003年06期

5 蒋劲松;英国宪法终于到来的突破?——略论英国政府2003年最高法院改革协商文件和贵族院改革协商文件[J];欧洲研究;2004年02期

6 卞建林,姜涛;个案监督研究——兼论人大审判监督的合理取向[J];政法论坛;2002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青平;;我国检察委员会制度之检讨[J];前沿;2011年15期

2 黄芳;王清;;改革检察委员会工作之建议[J];法制与社会;2011年21期

3 吴军;;检察委员会制度改革初探[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1年06期

4 唐立忠;;从个案公正考量检察委员会的去行政化[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11年04期

5 项谷;张菁;;强化检察委员会业务决策职能的实现路径[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6 张径;顾正明;王颖;杨永勤;;简述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全流程全覆盖的标准规范体系[J];法制与社会;2011年25期

7 柳向红;王冰山;;基层检察院检委会办事机构职能的加强与完善[J];中国检察官;2011年13期

8 左德起;;不起诉案件听证制度刍议[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9 杨元成;;自觉接受人大监督 努力改进检察工作——访吉林市昌邑区检察院检察长付强[J];吉林人大;2011年07期

10 王升洲;;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交互性压力与相对独立性——以检委会议案为角度分析检察官行为取向的影响因素[J];法制与社会;2011年2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傅文魁;文建武;;浅谈当前我国检察委员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2 张e,

本文编号:21470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21470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d80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