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论检察监督权的诉讼化改造

发布时间:2018-07-26 19:37
【摘要】:"谁来监督监督者"是个困扰检察监督权行使正当性的理论难题。尽管以检察实务界为代表的诸多研究者对此多有论述,但尚未作出较好的回答,以至于学术界与实务界之间对此问题的讨论形成了各说各话的尴尬局面。要对正当性的质疑进行有力回应,就必须以权利保障、权力制约等理念为基础,对检察监督权的行使方式进行诉讼化改造,从而结束"谁来监督监督者"这一循环往复的争论,进而强化法律监督权的正当性。
[Abstract]:Who should supervise is a theoretical problem puzzling the legitimacy of procuratorial supervision. Although many researchers, represented by procuratorial practitioners, have discussed this issue, they have not yet made a good answer, so that the discussion of this question between the academic and the practical circles has formed an awkward situation for each of them. In order to respond effectively to the doubt of legitimacy, it is necessary to reform the way of exercising procuratorial supervision on the basis of the concepts of protection of rights and restriction of power, so as to put an end to the endless controversy of "who should supervise". And then strengthen the legitimacy of the right of legal supervision.
【作者单位】: 南京工业大学法政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基金】: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重点课题“检察监督权研究”(项目编号:CLS-B1015)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25.2;D926.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洪坤;;人权保障与刑事诉讼法的再修改——以刑事司法国际准则为视角[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2 肖刚,张慧;论刑事自诉案件范围的不足与完善[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3 李昌道,董茂云;陪审制度比较研究[J];比较法研究;2003年01期

4 焦鹏;检察机关自侦案件逮捕决定权制度略论[J];辽东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5 叶青,周登谅;刑事审前司法听证制度的透析与前瞻[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6 司钦山;论控辩交易与刑讯逼供[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公共安全研究;2002年06期

7 芮珍平;引入辩诉交易探讨[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公共安全研究;2003年02期

8 宋世杰,黄柳;刑事搜查初探[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公共安全研究;2003年02期

9 李永丽;论ADR的经济合理性[J];法律适用;2005年02期

10 徐秉晖;;我国刑事二审发回重审制度实证与理论分析[J];法律适用;2006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进喜;刑事证人证言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2 许兰亭;刑事一审程序实务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3 陈海光;中国法官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4 于国旦;少年司法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5 金文彤;中国检察官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6 孙文红;刑事政策视野中的司法理念[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7 李哲;刑事裁判的既判力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8 赵威;数额犯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9 陈华杰;论死刑适用的标准[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10 毛建平;起诉裁量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邵华;论刑事诉讼中的人权保护[D];湘潭大学;2001年

2 李宏;论侦查结构[D];安徽大学;2001年

3 杨高峰;亲告罪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1年

4 丁祖高;论口供在刑事证据体系中的地位[D];苏州大学;2002年

5 王秋峰;刑事诉讼中的测谎技术和测谎证据[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6 刘晓东;刑事审判程序的经济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7 李翊;刑事简易程序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8 熊建军;论证据展示制度在我国刑事诉讼中的确立[D];湘潭大学;2002年

9 黄友明;刑事诉讼证明真理观与价值观研究[D];湘潭大学;2002年

10 何颖;警察讯问——面对沉默权的挑战[D];湘潭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左卫民;周洪波;;证明标准与刑事政策[J];比较法研究;2006年02期

2 冯哲;论审前羁押与人权保障[J];当代法学;2002年10期

3 陈建军;论平等对抗原则[J];当代法学;2003年02期

4 郭志媛;;对抗与合作:我国刑事诉讼改革的模式定位[J];中国司法;2006年12期

5 李登华 ,刘闻生;刑事诉讼主体新论[J];法学评论;1994年05期

6 阮丹生;关于建立我国刑事预审制度的设想[J];法学评论;2003年04期

7 任寰;关于在我国刑事诉讼中建立司法审查制度的构想[J];法学;2000年04期

8 唐亮;中国审前羁押的实证分析[J];法学;2001年07期

9 叶青,张少林;法国预审制度的评析和启示——兼论强化我国逮捕程序的公开、公正性[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10 杨关善,武晓晨,张举胜;论我国审前羁押管理体制的改革与人权保障[J];检察实践;2002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管宇;论控辩平等原则[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解志勇;;预防性行政诉讼[J];法学研究;2010年04期

2 李创功;;人身辨认中被辨认人权利保障问题探讨[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1年07期

3 周玉琴;;启动诉中民行检察监督的前置程序[J];中国检察官;2011年13期

4 岑鸿雁;;刑事被害人权利保障制度浅议[J];法制与社会;2011年26期

5 班军慧;;论我国监狱服刑人员的减刑假释权利[J];法制与社会;2011年24期

6 黎慈;;刑事司法审判中的公众参与及其改善[J];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7 刘练;;浅谈量刑程序改革[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1年07期

8 郭正怀;肖世杰;;刑辩律师职业伦理之塑造[J];中国刑事法杂志;2011年06期

9 李麒;;刑事司法职权配置的思考[J];法学杂志;2011年08期

10 汤维建;;论《民事诉讼法》全面修改的主要议题——纪念《法学》复刊30周年·名家论坛(三)[J];法学;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海伦;;刑事被害人权利保障制度研究[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刘强;;论我国刑事被害人权利保护的缺失与衡平[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高滢;;死刑案件中被害人权利保障问题探究[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姜良纲;;监狱活动中的权力与权利冲突[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辑)[C];2006年

5 马金刚;史海清;;刑事被害人权利保护——理论与实践之探讨[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王峻峰;;民事检察监督制度的权利保障功能分析——以法经济学为视域[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吴卫军;王婕;;刑事诉讼中法官的救助义务——以被害人为视角的分析[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8 李宗毅;;论保障律师执业权利与社会矛盾化解的关系[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宪法与人权委员会、行政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暨“律师参与化解社会矛盾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李昕;;论受教育权在行政诉讼中确认与保障[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杨威;;浅议刑事诉讼中被害人权利的保护[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左燕东;检察监督权如何破题“规范”化[N];山西日报;2011年

2 ;筑牢权利保障的第一道“门槛”[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3 魏星;权利保障受到社会深层关注[N];检察日报;2003年

4 孙建民;民行检察要注重三方面的权利保障[N];检察日报;2004年

5 记者 杨维汉;律师办刑案有了“权利保障书”[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6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刘计划;不被强迫自证其罪是现代司法的权利保障[N];法制日报;2011年

7 杨涛;“有权撤销警方违法立案”让权利保障关口前移[N];人民政协报;2010年

8 杨文浩;违法立案监督,权利保障关口前移[N];法制日报;2010年

9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汤维建;民事诉讼之诉中监督的菱形结构论[N];检察日报;2009年

10 林中明;提升对律师执业权利保障认识[N];检察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茂国;冲突与平衡:被追诉人权利保障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李同民;我国受刑人权利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3 徐军;检察监督与公诉职能关系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4 林林;被追诉人的主体性权利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5 刘清生;近代中国检察权配置与实践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6 张临伟;我国民事再审制度的反思与重构[D];吉林大学;2005年

7 吴淼;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8 刘涛;刑事诉讼主体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9 田心则;刑事诉讼中的国家权力与程序[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10 张剑秋;刑事被害人权利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欢;刑事诉讼证人制度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2 沈赵;论受刑人权利的保护[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3 陈岩筠;论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权利保障[D];河南大学;2009年

4 周阳;被追诉人权利保障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朱伟青;未成年人刑事诉讼权利保障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6 夏光明;我国刑事赔偿制度的反思和重构[D];安徽大学;2005年

7 徐宏义;权力制衡与权利保障视野下的刑事强制处分[D];厦门大学;2007年

8 吴璇欧;我国被追诉人宪法性权利及其保障研究[D];湘潭大学;2008年

9 吴传珍;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10 秦必信;刑事被害人诉讼地位及权利保障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1470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21470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ed8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