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从认知思维到情动思维——裁判思维客观过程之研究

发布时间:2018-08-16 09:41
【摘要】:认知思维与情动思维是司法过程中前后相继的两种思维方式,它们在形成裁判结果的机制中行使着不同的职能,并且前者在裁判中必然要向后者发生转换。但是,法官必须对此种转换之程序、原则和结果予以合理性论证,否则,易遭受裁判恣意之诟病。
[Abstract]:Cognitive thinking and sentimental thinking are two successive modes of thinking in the judicial process. They perform different functions in the mechanism of forming the result of judgment, and the former is bound to change to the latter in the adjudication. However, the judge must justify the procedure, principle and result of the conversion, otherwise, he is liable to be criticized arbitrarily by the judge.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法学院;
【基金】:作者主持的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指导项目《法学方法论之本真》(2010SJD820014)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1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贾秀琴;试析法律推理的含义和特征[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河宁;;组织意象图式中的组织传播隐喻[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2 张志宏;董粤章;;习语演进的认知诠释[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3 王扬;语用预设的特征及其认知阐释[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4 任风雷;;隐喻意识,隐喻能力和二语习得[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5 宋然然;;语用层面的象似性考察[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6 徐志敏;图式理论在语篇阅读中的作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7 朱宁;陈洁;;“Head”语义扩展分析及其对教学的启示[J];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03期

8 邓莉;隐喻对语义变化的阐释[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9 彭小龙;;陪审团审理微观制衡机制考察——一个以美国为对象的分析实证视角[J];北大法律评论;2007年01期

10 李丽君;基于人体外部器官的英汉情感习语比较[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岳永杰;;论信息化时代下的伦理建设[A];“科技高速发展对伦理道德底线的冲击及其化解”主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崔冰清;;参见的认知研究[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3 武继红;;论学习词典中隐喻对搭配形成的影响——基于认知语义学的搭配研究[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余建军;;刍议英汉词典例证的翻译[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侯丽娟;;认知语义学中的原型理论及其外语教学应用[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卢水林;;隐喻在英语成语意义形成过程中的作用[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7 高军;;隐喻与英语学习词典中一词多义词汇的释义[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8 黄国芳;汪学明;;从制约逻辑到法律推理的思考[A];贵州制约逻辑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首届全国性逻辑系统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郭中;;论语言符号任意性和理据性的对立统一[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王安琛;;网络语境下语音变异的认知浅解[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建;当代西方法经济学的分析范式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2 陈章乐;社会主义法治化初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3 钟爱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政治权力关系[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4 孙笑侠;程序的法理[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5 周汉华;中国法制改革论纲:从西方现实主义法律运动谈起[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6 胡波;社会理想境界论纲[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7 余涌;道德权利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8 彭灵勇;法律推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9 李茹;政府干预市场的伦理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10 郭馨;《现代》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顾琪;尴尬的生存[D];湘潭大学;2001年

2 马永翔;哈耶克对自由的论证及其解释模式[D];湘潭大学;2001年

3 梁迎修;论法律原则[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4 张清华;论物权的本质及其意义[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5 郭颖悟;腐败的经济分析[D];郑州大学;2001年

6 于飞;我国合伙立法体系的重构[D];郑州大学;2001年

7 江路佳;论市场经济中的政府[D];厦门大学;2001年

8 何向花;时间在英汉词汇中的隐喻表征[D];浙江大学;2002年

9 王国栋;公共政策中的公众参与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10 师璐;从认知角度看空间隐喻[D];河南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1856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21856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a67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