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民事检察监督模式的内容与形式

发布时间:2018-10-08 13:11
【摘要】:民事检察监督模式是一定的价值目标所支配的检察机关参与民事诉讼内容和形式的抽象概括。民事检察监督模式的内容是指一定价值目标支配下检察机关在民事检察监督制度中的权力义务的配置,包括法制统一、公益保护和程序保障三重内容。从诉讼构造层面看,我国民事检察监督模式主要存在外在型监督和内在型监督两种形式。其中,外在型监督是我国民事检察监督模式的现行做法,具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同时内在型监督是我国民事检察监督模式的发展方向,应当在符合诉讼规律的基础上实现外在型监督和内在型监督的有机结合。
[Abstract]:The mode of civil procuratorial supervision is an abstract summary of the content and form of participation of procuratorial organs in civil litig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mode of civil procuratorial supervision refers to the disposition of the power and obligation of the procuratorial organ in the civil procuratorial supervision system under the control of a certain value goal, including the unification of the legal system, the protection of the public good and the protection of the procedure.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litigation structure, there are two forms of external supervision and internal supervision in the mode of civil procuratorial supervision in China. Among them, external supervision is the current practice of our country's civil procuratorial supervision mode, which has the rationality of its existence. At the same time, the internal type supervision is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our country's civil procuratorial supervision mode. The organic combination of external supervision and internal supervision should be realized on the basis of conforming to the law of litigation.
【基金】:2011年度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课题——《民事检察监督模式研究》(课题编号:GJ2011D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D926.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汤维建;;论诉中监督的菱形结构[J];政治与法律;2009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潘君;[N];检察日报;2003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洪松;;公司法人格否认:要件解析与类型定位[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2 吴沈括;;论博客刑事责任之归致——以刑法解释为进路[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3 王丹;公益诉权研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4 孙宪超;;大陆法系民法对罗马法错误制度的继受及中国民法中的重大误解[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5 杨锦炎;;论诉讼证明对象——以法律方法论为启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6 李青;翁焱;;论法律漏洞及其补充[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7 李德仁;;业主委员会诉讼主体地位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8 王康敏;;通过“法盲”的治理[J];北大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9 张豪;;民事裁判中的人权保障[J];北方法学;2007年02期

10 王蕾;;平等规范的审查标准与立法者的裁量余地——以德美两国为例[J];北方法学;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温军;;刑事诉讼检察监督制度的改造与合理构建[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宁静波;;民事再审程序的法经济学分析[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3 王小钢;;论污染防治法中的环境公益诉讼条款——兼评2008年《水污染防治法》第八十八条[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曹晓如;;论税法解释的目标与原则[A];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2007年会暨第五届全国财税法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吴广;;司法能动性与行政审判中冲突法律规范的适用——以“上位法优于下位法”的适用困境为切入点[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6 周公法;;论行政法领域的类推适用[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7 阴法皓;;浅议民事行政诉讼中行使检察权面临的问题及完善[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8 唐亚辉;;法律事实探究[A];第十六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成就·反思·前瞻——中国法律逻辑三十年)[C];2008年

9 王宝琼;;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刍议[A];使命与发展——第四届西部律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10 黄良友;;网上仲裁程序与正当程序[A];中国仲裁与司法论坛暨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尹伟琴;民国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陈玲;背信犯罪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邬先江;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5 淡乐蓉;藏族“赔命价”习惯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6 郑启福;中国合会法律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冬京;我国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8 杨瑞;民事审级制约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9 邢丹;关联企业破产法律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王倩;海洋争端的类型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小娟;企业环境责任探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冯国亮;债权人撤销权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彭文娜;浅析自由财产制度[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尚晓璐;缺陷服务行为致第三人损害的民事责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王珊;衡平居次原则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王依来;论诉权保留[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张亚萍;第三人撤销之诉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许铮;网络侵权案件的司法管辖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于t;当事人程序违法责问失权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周欢;商业方法的可专利主题标准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汤维建,温军;检察机关在民事诉讼中法律地位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鲁光 ,朱大知;浅谈经济检察观念更新[J];法学论坛;1988年02期

2 郁忠民;简论检察机关性质的重新确定[J];社会科学;1989年07期

3 徐雪林;;经济领域里犯罪的立案条件和侦查的几个问题的探讨[J];法治论丛;1989年06期

4 ;一九八九年检察工作计划要点[J];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公报;1989年01期

5 俞继进;具体分析检察机关的免诉权[J];法学;1990年04期

6 周欣;;无人起诉的行政案件 检察院不宜越俎代庖[J];法学杂志;1990年04期

7 张兆松;关于完善审查批捕制度的立法意见[J];法学;1991年03期

8 王显生;;检察机关行政诉讼监督初探[J];中国刑事法杂志;1991年01期

9 周国朝;论检察机关对行政诉讼的监督[J];学海;1992年03期

10 李来凤;试析权力机关与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关系[J];人大研究;199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祖祥;鄢志祥;;检察机关的领导体制和决策机制初探[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2 张红梅;;社会转型期检察机关的功能——兼论中国检察机关检察权的配置[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赵杉;赵艳;;检察机关介入侦查引导取证机制的构建[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2辑)[C];2009年

4 傅文魁;;检察机关自身监督制约机制建设[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于晓晴;袁春鹃;;“案件汇报与问答”岗位练兵模式之构建——以检察机关侦查监督部门的岗位练兵为视角[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课题组;许海峰;殷健;贾瑞生;钟达先;吕丹;;检察机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7 张朝霞;王志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视野中论检察机关的刑事政策改进[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8 沈雪中;糜方强;楼丽;赵宝琦;;试论检察机关捕诉机制改革[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张步洪;;检察机关督促民事起诉研究——检察职能基于法律平等保护原则介入社会管理的公法制度设计[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孙应征;刘国媛;;论我国检察机关刑事诉讼监督职能的拓展与完善[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何志刚 丁艳 本报记者  胡新平;全市检察机关集中批捕起诉一批“两抢一盗”案件[N];抚州日报;2006年

2 刘灿忠;全省检察机关强基固本抓基层[N];贵州日报;2007年

3 石顺荣 龙清容;全州检察机关着力提高执法公信力[N];甘孜日报(汉文);2006年

4 沈静芳;我区检察机关加强和改进五项工作[N];内蒙古日报(汉);2006年

5 刘海森;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N];闽南日报;2006年

6 黄润平;农五师检察机关深化教育促转变[N];兵团日报(汉);2008年

7 记者 刘邦德 通讯员 施坚轩;71名社会人士成为新一任检察机关监督员[N];东方城乡报;2008年

8 记者 陈张邋通讯员 蒋玉明;市检察机关“举报宣传周”吸引市民目光[N];桂林日报;2008年

9 ;在全国检察机关举报宣传周活动中淮南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许治安答淮南日报记者问[N];淮南日报;2008年

10 唐检宣 张磊;检察机关吹响“服务科学发展示范区”号角[N];唐山劳动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圣坤;预防职务犯罪制度失灵的法理思考[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2 任文松;法律监督权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3 吴锋;刑事立案监督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刘昌强;检察委员会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5 吴建雄;中国二元司法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6 余捷;职务犯罪侦查模式论[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7 钟得志;检察侦查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8 潘度文;我国民事诉讼中检察机关角色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9 陈莹莹;刑事检察监督的程序化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10 阮丹生;审前程序检察官自由裁量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华小鹏;论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D];郑州大学;2004年

2 唐宇驰;我国人民监督员制度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3 崔海龙;论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诉讼[D];四川大学;2006年

4 孙军;检察机关在公益诉讼中原告资格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5 陶书祥;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若干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马丽霞;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09年

7 郭宏杰;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8 王林;公益诉讼初论[D];苏州大学;2006年

9 邢金;论我国行政诉讼检察监督制度之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10 范芸;检察机关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实践要求与制度创新[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2568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22568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db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