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科学的代言人”到“当事人的枪手”——专家证人历史沿革与我国现实考察
[Abstract]:Anglo-American law system recognized the important role of experts in the trial a long time ago, and biased expert witnesses are the product of confrontation system. In the Middle Ages, experts appeared in court as members of a jury or as an adviser to a judge, guided and controlled by the judge to ensure its neutrality and impartiality. In the 16th century, as informed juries were replaced by uninformed juries, The court began to summon experts to give advice and conclusions to the jury on a professional issue. In the 18th century, there were more and more antagonistic factors in Anglo-American law system trials. Both parties began to call experts as their own witnesses to give advice, but the expert witnesses in the late 18th century and early 19th century were not biased. Until the middle of the 19th century, the expert witnesses began to serve the interests of their respective parties and put forward their own opinions on the special issues related to the facts of the case in the court. In the modern sense, the expert witnesses came into being. Combing the history of expert witnesses in Anglo-American law system has important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reform of judicial expertise system in China. Our country has established the system of expert auxiliaries in an all-round way, and the expert auxiliaries should be neutral, and a series of procedures and systems should be set up to guarantee the neutrality of expert auxiliaries.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
【分类号】:D91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国明;;专家在诉讼中的地位选择[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年03期
2 吴柯;;关于建立我国专家证人制度的思考——从两例审判结果完全相反的医疗纠纷案件谈起[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3 孔凡彬;;建立我国民事诉讼的专家证人制度[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24期
4 邢学毅;;论在医疗纠纷诉讼中推行专家辅助人制度[J];证据科学;2009年03期
5 章志成;;浅谈建立我国刑事诉讼中的专家辅助人制度[J];森林公安;2007年05期
6 王刚;略论我国民事诉讼中的专家辅助人[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7 陈恩泽;;论“鉴定人——专家”制度[J];人民司法;2005年02期
8 陆永康;;我国刑事审判中专家证人问题之思考[J];晟典律师评论;2004年00期
9 徐继军;;国外专家证人责任制度改革动态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诉讼法论丛;2005年00期
10 莫于川;;从专家辅助人制度看司法潮流[J];人民检察;2006年2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可;;“专家证人出庭制度”的性质及律师实务[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2年
2 宋航;沈竹莺;;专家陪审的制度效用和正当性分析——以金融审判为视角[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3 赵吉军;范杰;;目前专利诉讼中鉴定制度的缺陷及其完善[A];专利法研究(2004)[C];2005年
4 邹菁;汪金敏;;当事人自行委托的鉴定应予合理采信——从一则案例析《民事诉讼证据规定》确立的自行委托鉴定制度[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2年
5 张爱军;牛建平;;环境侵权诉讼的困境与对策[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4年
6 周琦;;《海事诉讼证据的特别规定》(建议稿草案)[A];中国律师2006年海事业务研讨会暨年会资料集[C];2006年
7 许光玉;龙玉兰;;民事诉讼证据规则存在的不足及改进建议[A];中国律师2006年海事业务研讨会暨年会资料集[C];2006年
8 张峰;;浅析我国鉴定人不出庭现象[A];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九次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梁时中;;香港与内地在法庭科学技术标准化、规范化方面的比较[A];内地与香港法证科学标准化、规范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陈家斌;;民事诉讼新证据规则对建筑工程合同纠纷案件中审价程序的影响[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陕西省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 孙海龙邋姚建军;对专家辅助人制度完善的思考[N];人民法院报;2008年
2 黎淑兰 胡震远;知识产权诉讼中的专家证人制度探索[N];人民法院报;2007年
3 记者 郭桂花 实习生 李培渊 通讯员 心平;我市法院首创专家证人规则[N];厦门日报;2009年
4 赵小刚;建立专家证人制度势在必行[N];检察日报;2007年
5 孙延峰;聘请专家证人与开庭[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3年
6 曾祥生;“专家辅助人”帮你打官司[N];检察日报;2003年
7 杨钧 吴登楼 陆卫民;设立专家证人制度的设想[N];人民法院报;2001年
8 景志强;愿更多的“专家辅助人”参与诉讼[N];法制日报;2003年
9 迟焕德 刘小娜;专家证人为青岛海事审判助力[N];人民法院报;2006年
10 记者 赵兴武 通讯员 陈 宇;南京市中院尝试专家辅助人制度[N];人民法院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贺振华;刑事庭审中的人证调查程序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2 方道茂;我国司法鉴定管理体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浩;论我国专家辅助人制度的完善[D];苏州大学;2010年
2 沈光;论我国民事诉讼中的专家辅助人制度[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马惠琳;论民事诉讼中的专家辅助人制度[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4 谭尚;我国专家辅助人制度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5 祝婧超;专家辅助人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6 石旋;我国诉讼中专家辅助人制度之完善[D];太原科技大学;2011年
7 张伟;民事专家辅助人制度的实证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8 任珊珊;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制度研究[D];南昌大学;2013年
9 陈琳;论民事诉讼中的专家辅助人[D];厦门大学;2005年
10 高燕;论我国民事诉讼之专家证人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2579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2257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