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哈尔滨市人民调解制度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8-11-10 23:16
【摘要】:人民调解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内涵的法律制度,是我国人民独创的化解矛盾、消除纷争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在众多纠纷化解方式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被称为化解矛盾纠纷的“第一道防线”。在社会矛盾日益多样化,纠纷诉求日趋理性化的大背景下,巩固和发展人民调解制度对于维护社会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为以哈尔滨市人民调解建设情况为例,对人民调解的一般理论进行了阐释,明确了人民调解的社会作用。在剖析哈尔滨市人民调解制度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的及原因的基础上,运用实证研究和比较分析的方法,对进一步改进哈尔滨市人民调解工作提出了对策建议,希望能够对哈尔滨市人民调解工作的健康发展有所帮助。
[Abstract]:People's mediation is a legal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traditional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It is a non-litigation dispute resolution method created by the people of our country and plays a fundamental role in many dispute resolution methods. It is called the "first line of defense" to resolve conflicts and disput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creasingly diversified social contradictions and more rational demands of disputes, 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consolidate and develop the people's mediation system for the maintenance of social stability. Taking the construction of people's mediation in Harbin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explains the general theory of people's mediation and clarifies the social function of people's mediation.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existing problems and reason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eople's mediation system in Harbin, using the methods of empirical research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improving the people's mediation in Harbin. Hope to be able to Harbin City people's mediation work of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help.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9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齐树洁;李叶丹;;商事调解的域外发展及其借鉴意义[J];中国海商法年刊;2011年02期

2 ;2012年《人民调解》征订单[J];人民调解;2011年09期

3 ;引入人民调解 实现道路交通事故纠纷“零上访”[J];人民调解;2011年08期

4 梁燕辉;;“调解员名片”进了百姓家[J];人民调解;2011年08期

5 ;“一刻钟”人民调解承诺[J];人民调解;2011年08期

6 蒋彦龙;蒋天成;;无锡市建成广渠道多层次调解仲裁机制与网络[J];中国劳动;2011年07期

7 鄂道洪;;苏州平江区社区调解案例精选(三)[J];社区;2011年12期

8 孙陶;;论建立人民调解与诉前调解结合机制的必要性[J];法制与社会;2011年24期

9 徐志雄;;商标侵权赔偿调解操作[J];中华商标;2011年07期

10 张乐;;论我国劳动争议调解制度的完善[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云香;;新形势下人民调解创新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江西卫视“金牌调解”的启示[A];江西省宜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征文活动论文集[C];2011年

2 高雪梅;;律师参与社区调解与社会和谐[A];第三届西部律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春杨;;完善人民调解 化解社会矛盾——从华北人民政府《关于民间纠纷调解的决定》谈起[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十辑)[C];2010年

4 陈宇;;论多元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在社区的建构——以杭州的实践为例[A];“秩序与进步:浙江社会发展60年研究”理论研讨会暨2009浙江省社会学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刘浩;;试论商事仲裁调解中心的运作[A];中国仲裁与司法论坛暨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龙启波;;推进我市社会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工作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A];江西省宜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征文活动论文集[C];2011年

7 曹春风;;律师参与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基本路径[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宪法与人权委员会、行政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暨“律师参与化解社会矛盾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穆子砺;;试论中国商事调解发展的局限与突破[A];中国仲裁与司法论坛暨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赖梁盟;王晓萍;吴德恩;罗红霞;;贵州省行政调解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1辑)[C];2010年

10 陈勰;黄思思;张超;;医调委听证制度建设与公正性思考[A];2011年浙江省医学会医学伦理学与卫生法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黄楚婷 通讯员 李晴;满洲里市街道司法所变上访为下访[N];内蒙古日报(汉);2008年

2 记者 李舒瑜;当事人可自行选择调解员[N];深圳特区报;2011年

3 通讯员 杨冠宇 孟海龙 记者 郭京泉;广阳:“大”网络化解社区“小”纠纷[N];廊坊日报;2011年

4 记者 古春婷 胡晓虹;调解员不得泄露当事人隐私[N];珠海特区报;2008年

5 记者 雷晴;医疗食品交通行业将设调解员[N];昆明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李慧娟 实习生 张慕之;法院外化解纠纷的柔性力量[N];银川晚报;2011年

7 通讯员 谭海波 王彬焱;小资金促进大和谐[N];西部法制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张雪峰;人民调解为社会“减压”[N];重庆日报;2004年

9 报道组 方镖 盛锋;浦江“和事老”调处纠纷效果好[N];金华日报;2010年

10 通讯员 何晓冬;人民调解窗口化解百姓“心头结”[N];东方城乡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钢;国际商事调解技巧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2 李德恩;民事调解中的当事人自治原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3 洪冬英;当代中国调解制度的变迁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4 郑凯铨;参与社会管理的法院调解[D];吉林大学;2011年

5 陈琦华;回应性法理念与法院立案庭制度创新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6 黄海涛;法院调解立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7 刘友华;知识产权纠纷调解机制研究[D];湘潭大学;2008年

8 陆春萍;合作模式下社区人民调解组织的社会化运作[D];上海大学;2008年

9 王生长;仲裁与调解相结合制度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10 闫庆霞;法院调解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健;哈尔滨市人民调解制度实证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2 马秀敏;论农村人民调解制度的完善[D];昆明理工大学;2012年

3 孙勇;社区维稳工作中的人民调解机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4 李连声;人民调解立法规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徐天真;社会转型期的农村人民调解机制探讨[D];湘潭大学;2010年

6 孙方静;论人民调解制度的发展与完善[D];苏州大学;2010年

7 吴建屏;云南省人民调解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云南大学;2010年

8 徐琳琳;“诉调对接”机制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9 但国艳;农村人民调解的运行、限度及其改进[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10 施丽倩;论人民调解的历史沿革和改革定位[D];华东政法学院;2003年



本文编号:23238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23238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2c6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