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论法律文化与司法建设

发布时间:2018-11-10 23:29
【摘要】:我们不应当在法律文化与法治文化两个概念的区分上花费更多精力,应从功能意义上把握概念实质,通过剖析法律文化建设的时代性与实践理性充分认识其在文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建设法律文化,我们应当积极培育法律文化自觉与自信,并且着重抓好司法机关和司法队伍建设。
[Abstract]:We should not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legal culture and the culture of the rule of law, and should grasp the essence of the concept in a functional sense. By analyzing the epochal nature and practical rationality of legal culture construction, we fully understand its leading role in cultural construction. In order to construct the legal culture, we should actively cultivate the self-consciousness and self-confidence of the legal culture, and lay stres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judicial organs and the judicial team.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法学院;吉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分类号】:D9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张波;论当代中国法律文化的多样性及中国特色法治文化的生成[J];南京社会科学;2001年11期

2 李德顺;;法治文化论纲[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3 刘斌;;中国当代法治文化的研究范畴[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4 刘斌;;法治文化三题[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5 李光宇;牛保忠;;论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发展的时代特征[J];社会科学研究;2011年04期

6 周叶中;祝捷;;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王胜俊;[N];人民法院报;2011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青松;;《物权法》的伦理审视[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2 侯国跃;;试论物权法基本原则的确定——兼评《物权法(草案)》的相关规定[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3 钱广荣;;不道德选择的合法性之悖论问题——析论法律保护与道德提倡的相悖现象[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4 陈海嵩;;风险预防原则理论与实践反思——兼论风险预防原则的核心问题[J];北方法学;2010年03期

5 丰霏;;论法律制度激励功能的分析模式[J];北方法学;2010年04期

6 李文杰;;法律原则、自由裁量与良法价值理念的构建[J];北方法学;2010年06期

7 齐加将;;经济法与社会法的关系探究——以法的利益本位为进路[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8 陈妮;;经济法追求的实质公平[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9 张延祥;;边沁的法学家身份辨析[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10 娄爱华;;民法典结构模型新探——法律关系与调整对象的双重视角[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禹政敏;房宇;;谈法治与规范政府的权力[A];北京国际法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梁剑琴;;论环境正义的外延——环境伦理学的视角[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刘晓梅;佟子林;;探讨安乐死合法化问题的社会学视角[A];第四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身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刘歌;丛青;;对一起管辖权纠纷案件中法律解释问题的剖析[A];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论文精选(下卷)[C];2000年

5 蔡从燕;罗曙光;;民事司法改革与股份有限公司中小股东诉讼[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2年

6 吕甲木;;知识产权法中的利益平衡机制——以知识产权法定赔偿制度为视角[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中国律师知识产权高层论坛论文集(下)[C];2009年

7 陈海嵩;;风险预防原则理论与实践反思——兼论风险预防原则的核心问题[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11年

8 孙丽岩;赖运彩;;论董必武的群众路线思想[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十辑)[C];2011年

9 张杨;;国家介入父母、子女关系的法理基础及限度[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晓晖;论宏观调控决策的法律调整[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戴均;当代中国转型社会的政治认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袁日新;经营者集中救济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4 李光林;企业产权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5 李爱年;环境法的伦理审视[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郭雅君;社会转型时期政府文化管理行为法治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7 姜立文;金融控股公司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8 范南;信用理论、制度与实践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9 张斌;现代立法中的利益衡量[D];吉林大学;2005年

10 马晶;环境正义的法哲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晓郁;论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建构[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2 胡骏军;法治背景下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周磊;法律与身体[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胡守维;价格歧视新探及其法律规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邓岚莺;个人住房按揭的不可抗力风险分担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周林峰;论《能源宪章条约》投资仲裁条款及对我国能源合作的影响[D];湘潭大学;2010年

7 徐盼;霍布斯的法律观探析[D];湘潭大学;2010年

8 刘细咏;社会主义和谐法治建设探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唐国荣;浅谈我国计划生育立法的完善[D];苏州大学;2010年

10 金勇;侵权法上无过错责任之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建宗;信仰:法治的精神意蕴[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7年02期

2 郭道晖;权力的多元化与社会化[J];法学研究;2001年01期

3 李德顺;;法治文化论纲[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4 刘斌;;中国当代法治文化的研究范畴[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5 俞荣根;;正本清源 折中融西——重建新的中华法系[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6 罗干;;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 切实加强政法队伍思想政治建设[J];求是;2006年12期

7 黄基泉;试论法治之法的实质要件与形式要件[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8 李双元,于喜富;法律趋同化:成因、内涵及在“公法”领域的表现[J];法制与社会发展;1997年01期

9 方乐;;转型中国的司法策略[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7年02期

10 陈云良;儒家伦理与法治精神[J];中国法学;200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郭宇昭;;“法行为”研究的基本范畴[A];行为法学在中国的崛起[C];199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宁桂君;;论辩诉交易的中国化[J];法制与社会;2011年10期

2 毛晓华;我国法律职业交换的法文化考察[J];景德镇高专学报;2005年01期

3 章春明;;略论“刑讯逼供”取证方式演变的文化烙印[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4 李佳金;;从民族思维方式考量我国实施沉默权的长期性[J];老区建设;2009年18期

5 钟芬;;刑事和解制度可行性之社会考量[J];法制与社会;2009年19期

6 王英飞;;论无罪推定原则在我国刑事诉讼中的适用[J];法制与社会;2011年06期

7 杨海坤,朱中一;“民告官”制度推行难的法律文化原因分析──纪念《行政诉讼法》颁布十周年[J];南京化工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8 姚国梅;刑事司法的两难选择[J];商业经济;2005年10期

9 甘建;;浅议刑事诉讼管辖权异议制度——以传统法律文化为视角[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10 刘庆;;传统诉讼制度文化对我国民事诉讼改革的启示[J];法制与社会;2009年1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沈玮玮;;人民如何司法:董必武与新中国初期的司法建设[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十辑)[C];2010年

2 严崇伟;王家忠;;让法律文化与律师同行[A];第四届中国律师论坛百篇优秀论文集[C];2004年

3 王玉亮;;律师业的文化战略与律师文化[A];规划·规范·规则——第六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4 于恒兵;;论青年律师成长之路[A];规划·规范·规则——第六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5 黄念;;在民主与实用之间——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现实困境与理性反思[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6 杨凯;;论公共关系与现代行政审判权的良性运行[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7 吴延溢;;司法公正的不平衡规律[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7年

8 赵刚;;检察文化现代化的战略思考[A];文化现代化的战略思考——第七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第三届中国律师论坛全体成员;;“第三届中国律师论坛”广州宣言[A];第四届中国律师论坛百篇优秀论文集[C];2004年

10 高云;;中国律师事务所发展道路探索[A];第四届中国律师论坛百篇优秀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薄燕妮杭后司法局供稿 通讯员 潘晓红通讯员 王慧霞 通讯员 唐永刚 通讯员 赵华 五原司法局供稿;弘扬法治精神 服务科学发展[N];巴彦淖尔日报(汉);2008年

2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 王建勋;“公审大会”严重背离法治精神[N];东方早报;2009年

3 本报评论员;弘扬法治精神[N];人民法院报;2001年

4 组稿 翟敏;能动司法与法治精神[N];江苏法制报;2009年

5 ;弘扬法治精神 促进社会和谐[N];浙江日报;2010年

6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 王建勋;“案件请示”有悖法治精神[N];东方早报;2009年

7 周逸岗邋宋献;让群众走进法庭 让审判亲近群众[N];江苏经济报;2008年

8 ;遵从法律乃是法治精神的第一要义[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9 ;弘扬法治精神 推进科学发展[N];平凉日报;2010年

10 袁定波;通过审判实践弘扬法治精神[N];法制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刘玉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司法公信力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2 王浩;清末诉讼模式的演进[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3 吕芳;中国法院文化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4 辛国清;法院附设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5 张明敏;中国传统司法审判制度法文化内涵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6 王忠春;清代无讼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郑牧民;中国传统证据文化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章燕;清代法官的司法观念[D];吉林大学;2008年

9 郑素一;民初民事诉讼的现代转型[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继宇;中国传统文化对汉代司法运行机制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詹筱茹;法律文化影响下的中法国民诉讼意向差异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3 丛林;社区矫正的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4 王庚;论法官职业道德修养与司法公正[D];黑龙江大学;2008年

5 谌强;论我国党的领导和司法独立[D];武汉大学;2005年

6 赖文添;论辩诉交易制度移植的法理分析[D];太原科技大学;2007年

7 庞洋;哈尔滨解放区司法建设考察[D];黑龙江大学;2010年

8 谢爱民;司法潜规则的法学思考[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9 王春华;陪审制在英国法治进程中的作用[D];黑龙江大学;2007年

10 杨雪晨;司法审判对法治生成之意义[D];黑龙江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3238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23238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cb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