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法律服务在卓越法律人才培养中的功能及其实现
[Abstract]:Cultivating outstanding legal talents is not only the inherent requirement of legal practice character, but also the inevitable choice of carrying out the concept of subjectivity education. " Analogue-experiment-practice "is the mode of legal practice teaching, which is a response to the reform of law education." This mode requires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three-stage integration" of the legal personnel training system, the expansion of the school, society and industry innovation of the integration of talent training mechanism. Construct the trinity teaching method of case analysis-practice operation-theory discussion. Its direct goal is to strengthen the "holistic thinking" of legal personnel, and to cultivate outstanding legal talents with social responsibility, practical ability, innovative spirit and international outstanding legal talents through community legal service.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法学学院;中南大学哲学博士后流动站;
【基金】:2010年湖南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立项项目“卓越律师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湘教通[2010]243号 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法学教育社会服务功能研究”,项目编号:XJK08CGTD048
【分类号】:D926.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朱宏晋;;论我国社区服务法律制度[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2 张秀军;;社区法律服务的性质定位[J];理论前沿;2007年2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祝军;;少数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以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为例[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2 赵清;;大学发展与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互动关系分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3 孔令帅;;美国高等教育未来委员会报告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10期
4 王保星;;大学教师的职业忠诚:专业化视角[J];比较教育研究;2008年01期
5 李巧针;;美国研究型大学校长面临的形势及治校走向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8年05期
6 张婷姝;徐文哲;;权利与责任的平衡——论美国大学的自治与社会服务[J];比较教育研究;2008年05期
7 郑晓芹;高新发;;从新制度社会学视角看美国大学终身教职后评估的制度构建[J];比较教育研究;2009年04期
8 孙进;皮国萃;;新世纪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基于英、德、加三国国家资格框架的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11年01期
9 李强;大学理念再思考[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2期
10 康健;;大学“去行政化”难在哪里?[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杨克瑞;;从利益合谋到权力监督: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变革分析[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吕斌;;行业高水平大学特色发展相关问题的再思考[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刘裕;;大学联盟在促进国际学术交流与科技合作中的作用及其对科研管理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医学科学研究管理学学术会议暨2012第四届全国医学科研管理论坛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红峰;大学组织变革中的博弈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卫东;大学内部重点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洁;大学捐赠基金运作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郝进仕;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战略与战略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白雪峰;当代中国大学人文精神的培养[D];辽宁大学;2010年
6 朱德友;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7 文少保;美国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变迁与运行治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8 张征;新自由主义背景下大学制度变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程瑛;社会转型期我国大学资源竞争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杨茂庆;美国研究型大学的教师流动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晓坤;中国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于海曼;大众化进程中的高等教育学费制度改革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花蕊;高校大学生全程就业指导工作体系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4 朱嫣嫣;新建本科院校学分制教学管理的现状与改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许鞍铭;湖南高等教育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6 安文旭;澳大利亚创业型大学发展策略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7 周光跃;重庆市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罗明艳;大学文科专业综合化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9 熊娜;JDCS模型视角下工科硕士层级师生关系异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曾真;牛津大学治理结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唐黎标;;美国社区的“皮毛法律”[J];江淮法治;2007年02期
2 罗宁;;正确理解城市化背景下的社区服务[J];经济师;2007年06期
3 刘晓梅;;英国的社区矫正制度及其对我国刑罚制度改革的启示[J];犯罪研究;2006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春雁;李征;胡方筱;;强化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员角色意识研究[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2 郝晶;;民办本科院校法学实践性教学探析[J];广东培正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3 张弘;;就业视角下法学硕士培养模式的完善[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7期
4 王文华;;卓越法律人才培养与法学教学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11年07期
5 谭伟;论当代青年价值观的培养[J];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6 谭治宇;;高等职业法学教育的实践性教学模式[J];北京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7 陈敏;;浅议在校外教育中培育青少年创新人才[J];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8 李小侠;;实践性法学教学模式的完善[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04期
9 石悦;王安富;黄敏;;医事法律人才培养中实践性法学教学模式之探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年12期
10 韦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模式分析——以《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例[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年3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杨维国;杨印生;;知识型农民培育体系研究[A];走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道路——中国农业机械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2 李秀君;;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A];华北、东北地区2007年度烟草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黄漫宇;;关于建立中国会展业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思考[A];2006首届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胡斌;林安薇;;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法律控制[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7年
5 朱忠才;;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对软件人才的迫切需求[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6 黄黔丰;;“培育现代职业人体系建构”的构想[A];全国德育教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顾永强 唐文芳;构筑“品牌职工”培育体系[N];中国石化报;2007年
2 ;孵化培育体系完善的创业服务中心[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1年
3 记者 田立;培育体系完备 川股发展势头“强劲”[N];上海证券报;2010年
4 邹国童;海门建立健全名牌培育体系[N];南通日报;2007年
5 记者 庞慧敏 通讯员 陶海泊;柳州:“如今当工人越来越有盼头了”[N];工人日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祁忠;圣奥:尝试建立专才社会化培育体系[N];消费日报;2009年
7 记者 赵晖 通讯员 平扬 晨光;南大首创丹参培育体系[N];天津日报;2010年
8 刘颖邋通讯员 何文晖;红桥 重奖科技创新企业 建立名牌培育体系[N];天津日报;2007年
9 海陵区委组织部 何锦锋;建立完善的大学生村官培育体系[N];泰州日报;2008年
10 赵文江 首席记者 包枝彬;大洼县构建人才培育体系[N];盘锦日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亚龙;“合肥科技创新型企业培育计划”跟踪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2 谭燕妮;西方人本主义思潮与当代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培育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3 刘宝庆;我国电信运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4 李万波;试论民族精神培育体系的重新建构[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汪德智;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民族精神培育[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6 秦锂;安徽省民营科技企业创业板上市培育体系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2年
7 黄津金;科技型中小企业管理能力的评价与培育体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8 陈平;大学生诚信培育的体系失缺与构建[D];中南大学;2007年
9 周长发;抗虫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及其在G75体系的遗传分析[D];新疆农业大学;2009年
10 方华;TPCO自主品牌开发培育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3266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2326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