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司法建议法律效力初探

发布时间:2018-12-08 21:27
【摘要】:司法建议作为人民法院审判职能的延伸,近年来在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提高社会管理水平方面日益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力,已成为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司法制度。本文通过对司法建议概念、特征的分析以及与相似制度的比较研究,认为司法建议在性质上虽然仍属建议类型,其法律效力相较于司法裁决应该是相对柔性的,不应对实践中存在的全部司法建议一体赋予法律效力;但在创新社会管理、倡导能动司法的时代背景下,对于预见防范型、改错纠正型的司法建议应赋予对被建议单位的法律约束力,并通过统一立法对司法建议的法律效力和运行机制予以规制。
[Abstract]:Judicial advice, as an extension of the judicial function of the people's court, has played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resolving social contradictions and disputes and improving the level of social management in recent years, and has become a judicial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oncep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judicial advice and the comparative study with similar systems, this paper concludes that the legal effect of judicial advice should be relatively flexible compared with judicial decision, although it is still a type of recommendation in nature. It should not give legal effect to all the judicial suggestions that exist in practice; However,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novating social management and advocating active administration of justice, the judicial suggestions of the type of foresight prevention and correction of mistakes should be given the legal binding force to the recommended units. And through unified legislation to regulate the legal effect and operation mechanism of judicial advice.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法学院;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研究室;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研究室调研科;
【分类号】:D92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许宏波;;对我国司法建议制度的反思与重构 以构建和谐社会为视角[J];法律适用;2008年Z1期

2 公丕祥;;坚持司法能动 依法服务大局 对江苏法院金融危机司法应对工作的初步总结与思考[J];法律适用;2009年11期

3 罗东川;丁广宇;;我国能动司法的理论与实践评述[J];法律适用;2010年Z1期

4 罗豪才;毕洪海;;通过软法的治理[J];法学家;2006年01期

5 罗豪才;;公域之治中的软法[J];中国检察官;2006年02期

6 黄学贤;丁钰;;行政审判中司法建议制度的几个基本问题[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7 谭兵;;论人民法院的司法建议权[J];现代法学;1986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李郁;司法建议该不该上升为强制行为?[N];法制日报;2007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明,方罗来;法治是基本环境 德治是根本策略——统治阶级意志实现的问题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2 樊祥峰;;论物权之社会职责的正当性及法律实现[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3 严存生;;论“法学家法”——以埃利希的有关论述为切入点[J];比较法研究;2010年02期

4 刘永风;汤卫东;何金;;论我国残疾人体育权利保障中的软法体系建设[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5 龚家林;;浅论循环经济法实施对高等教育的影响[J];边缘法学论坛;2009年02期

6 王欢;卢护锋;;非强制行政行为概念的功能分析——基于行政行为分类视角的考察[J];长白学刊;2011年01期

7 马波;;软法视野下环境治理与公众参与互动之展开[J];长春大学学报;2009年11期

8 钟远文;王玉蓉;;公司治理与财务舞弊的研究分析[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6年09期

9 何伦坤;;软法与高校规章制度正当性构建[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10 吴晓明;;目光的往返流盼——法律思维发生的一般过程[J];研究生法学;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晓辉;;瑞典的环境法实施机制及其借鉴意义[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2 蒋桥生;;让调解走进“禁区”——民事诉讼调解范围与限度之扩张[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3 刘思萱;;论功能变迁中的司法建议——中国特色司法制度的个案剖析[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4 王庆丰;谢锐勤;;互动与博弈:民事调解与能动司法——以城乡二元社会为背景[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5 玄玉宝;;论能动司法在个案裁判中的实现——从一则公报案例切入[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6 肖晓春;;关于ISO14000标准体系的法学考察[A];国际标准化组织环境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ISO/TC207)第十四届年会暨“绿色奥运 清洁发展”主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莫于川;;社会管理创新与和谐社会建设——通过更新法制观念、创新管理机制提高社会管理水平[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于国旦;;论少年司法制度[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于国旦;高巍菁;;论少年司法制度[A];犯罪学论丛(第三卷)[C];2005年

10 岳琴舫;;行政案件协调和解机制的现状与展望[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宪法与人权委员会、行政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暨“律师参与化解社会矛盾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张杰;公共用公物权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2 侯雅芹;林业生物灾害应急管理理论与实践[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3 吕涛;检察建议法制化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王锦;环境法律责任与制裁手段选择[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5 刘春兴;森林生物灾害管理与法制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6 马志刚;中国近代银行业监理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红;论波斯纳的实用主义审判观[D];广西大学;2011年

2 张志磊;论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构建[D];河北经贸大学;2011年

3 张洁;论国际私法对弱者权益的保护[D];河北经贸大学;2011年

4 李莎莎;论民事执行检察监督[D];复旦大学;2011年

5 郭顺利;论中国语境中的法官能动性[D];烟台大学;2011年

6 李仲豪;论惩罚性赔偿制度在我国反垄断法中的适用[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7 张瑞娟;论我国公民诉讼中法律意识的缺陷及完善[D];西安科技大学;2011年

8 汪杰峰;民办学校的政府规制:学校章程的视角[D];宁波大学;2011年

9 刘艳荣;论我国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构建[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10 黄妮妮;论行政诉讼执行制度的缺陷与完善[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殊;;行政行为存续力理论之评析与思考[J];重庆社会科学;2005年12期

2 喻中;;也说“立法与法学的当代使命”[J];读书;2009年02期

3 庞凌;法院如何寻求司法能动主义与克制主义的平衡[J];法律适用;2004年01期

4 孔祥俊;论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一项基本司法政策的法理分析[J];法律适用;2005年01期

5 范愉;;诉前调解与法院的社会责任 从司法社会化到司法能动主义[J];法律适用;2007年11期

6 许宏波;;对我国司法建议制度的反思与重构 以构建和谐社会为视角[J];法律适用;2008年Z1期

7 公丕祥;;坚持司法能动 依法服务大局 对江苏法院金融危机司法应对工作的初步总结与思考[J];法律适用;2009年11期

8 王千华;评欧洲法院司法能动性的贡献及其限度[J];法学评论;2001年05期

9 谭世贵;李建波;;论司法和谐及其实现[J];时代法学;2007年04期

10 刘慧英;任东来;;能动还是克制:一场尚无结果的美国司法辩论——评《司法能动主义》[J];美国研究;2005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信春鹰;中国是否需要司法能动主义[N];人民法院报;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建新;;现象与制度之间——司法建议的发生、价值及制度化[J];法治研究;2011年07期

2 张新宇;李海宁;;法官在民事审判过程中的能动性[J];中国市场;2011年35期

3 梁平;陈聪;;转型期能动司法的实践进路[J];法制与社会;2011年19期

4 许国鹏;;能动司法:必要性、问题与路径选择[J];理论探索;2011年04期

5 刘璐;;略论预决事实产生预决效力的要件[J];法制与社会;2011年23期

6 郭晓晶;;能动司法初探[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1年07期

7 栾爽;平旭;;抗战时期中共抗日民主政权司法制度建设及启示[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1年05期

8 杨丽丽;;能动司法的实现条件——一个中美比较的视角[J];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9 王军;卢宇蓉;;检察案例指导制度相关问题研究[J];人民检察;2011年02期

10 狄蕾;史华松;;论少年司法的价值诉求与“陈燕萍工作法”思想精髓的衔接性[J];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孟春阳;;环境法庭的正当性分析——以能动司法为视角[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武俊;反思司法建议“石沉大海”的命运[N];法制日报;2007年

2 本报实习生 肖源;司法建议陷入“石沉大海”窘境[N];人民法院报;2010年

3 刘晓鹏;司法建议,为何没人“接茬儿”[N];人民日报;2007年

4 黄秀丽;7成司法建议“石沉了大海”[N];北京日报;2007年

5 傅达林;尊重司法建议是法治政府的应有品质[N];检察日报;2007年

6 通讯员 李合 郭平 金明 记者 赵荣君 见习记者 韩雯;法院司法建议引关注 京山铁路线综合整治[N];天津日报;2008年

7 学兵;扬中司法建议促企业规范管理[N];江苏法制报;2008年

8 王晓红;置身大局谋发展 司法建议保民生[N];江苏法制报;2009年

9 记者 卫建萍 通讯员 严剑漪;司法建议整体推进[N];人民法院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卫建萍 本报通讯员 严剑漪 张俊;上海司法建议集约化运作之道[N];人民法院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辉;论司法能动主义[D];山东大学;2010年

2 邓颖;刑事生效裁判申诉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3 姜霞;仲裁司法审查程序要论[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4 季长龙;规范性司法解释的法源地位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5 那淑伟;公证的公信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6 黄海涛;法院调解立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7 郑学林;民事再审制度改造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8 洪冬英;当代中国调解制度的变迁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9 吕涛;检察建议法制化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10 张佳鑫;协商解决纠纷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薛菁华;提单仲裁条款法律效力的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2 刘淑永;租约仲裁条款并入提单的法律效力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3 程新斌;司法建议初探[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顾晓飞;中英两国关于航次租船合同条款并入提单的法律效力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5 张滨;论仲裁协议的法律效力[D];山东大学;2005年

6 姚姝;最高人民法院公报行政案例法律效力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7 张知学;行政确认制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陈钟婧;非正当当事人更换理论初探[D];湘潭大学;2008年

9 马永哲;论民事诉讼契约[D];太原科技大学;2007年

10 蒋天庆;诉讼和解制度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3690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23690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b4d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