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网络与司法:困境与契机并存——由药家鑫案引发的法律思考

发布时间:2018-12-15 09:41
【摘要】:我国当下网络舆论频频强势干预司法,影响司法独立,造成司法权威流失,网络的出现为我国司法发展带来了困扰已是不争的事实。然而,契机与困境并存,网络对于实现我国和谐司法、推广和普及现代司法文化、重建司法公信力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借助网络建立司法机关与网民间的长效互动机制,可以为促进司法机关与网民的良好沟通、消除猜疑与误会、增进互信奠定坚实基础。
[Abstract]:At present, the network public opinion frequently interferes strongly with the judicature, affects the judicial independence, causes the judicial authority to lose, the appearance of the network has brought the puzzling fact for the judicial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However, opportunities and dilemmas coexist. The network has a powerful role in promoting harmonious justice, popularizing and popularizing modern judicial culture and rebuilding judicial credibility. The establishment of a long-term interactive mechanism between judicial organs and Internet users with the help of the network can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promoting good communication between judicial organs and Internet users, eliminating suspicion and misunderstanding, and enhancing mutual trust.
【作者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
【分类号】:D9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季金华;;沟通与回应:网络民意在和谐司法中的实现机理[J];法律适用;2010年12期

2 陈松林;;从司法民主性看人民监督员制度的正当性[J];法学杂志;2010年01期

3 蒋迅;中国法律文化的现代化[J];法学;1987年07期

4 冯一文;;司法不公抑或司法无力——论当前我国司法权威流失缘由及其出路[J];河北法学;2009年06期

5 杨建军;;法治视野下的电子民主[J];河北法学;2010年09期

6 那力;网络时代挑战现代法制[J];法制与社会发展;1999年06期

7 沈德咏;;中国司法文化:从传统到现代[J];人民司法;2011年09期

8 陈发桂;;重塑信用:论司法公信力的生成——以网络环境下公众参与为视角[J];学术论坛;2011年08期

9 杨福忠;;网络征求民意法治化——探寻公民有效网络政治参与的分析框架[J];政治与法律;2012年02期

10 陈婴虹;;论网络舆情对司法的影响[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9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光飞;;社会资本的经济学诠释:限度及反思[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2 田旭;;公共政策的伦理基础及其反思——基于社会资本的视角[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3 唐雪梅;赵海林;;社会资本视野下的乡村政治精英[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3期

4 蓝浩溥;;农民合作组织在公共产品供给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基于大平山镇江下、江岭村罗伞陂坝灌区用水者协会的案例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2期

5 聂飞;;农村治理语境下我国农村社会资本的培育[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9期

6 周小虎;企业家社会资本及其对企业绩效的作用[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7 张娟;;弱势行动集团主导下的政制创新——辛亥革命的历史制度主义解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8 苏玉菊;王琳;;志愿者行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有效形式[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9 李慧敏;张元建;;农村社会资本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制约及其创新[J];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14期

10 骆绪刚;王荣利;;论农民法律信仰的缺失与培植[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德忠;;发挥社会资本优势 促进黑龙江垦区经济发展[A];黑龙江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专辑下册[C];2009年

2 刘敏;;社会资本的建构:国家与社会互动的视角[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赵爱英;;落后地区地方政府行政成本支出绩效研究——基于天水市的分析[A];第二届宝鸡天水发展论坛论文汇编[C];2011年

4 陈雪玉;;社会资本视角下提高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进路[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三辑)[C];2008年

5 陈华;;集体认同的变迁与重构——社会管理创新的组织基础研究[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蔡潇彬;;加强政府社会管理 完善社会管理格局——社会资本理论的视角[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胡佳;;社会资本视角下的政府治理变革进路[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刘俊月;;西方整体政府的构建路径及其借鉴[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徐湘林;;政治特性、效率误区与发展空间——非政府组织的现实主义理性审视[A];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C];2005年

10 燕继荣;;构建民主和谐社会,需要投资社会资本[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和谐社会与治理机制”政府管理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春常;转型中的中国国家治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秦伟江;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区域自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卞国凤;近代以来中国乡村社会民间互助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蒋润婷;行政法视阈下的行政参与权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陈丰;信访制度成本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6 裴志军;社会网络与经济发展[D];浙江大学;2010年

7 任奔滔;中小企业社会资本与融资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8 巩英春;当代信息社会背景下的文化资本批判[D];吉林大学;2011年

9 侯德斌;农民集体成员权利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张莉;社区参与:社会稳定的基础[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晖;非营利组织在我国大学生就业中的效用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黄明宇;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社会资本培育中的政府行为分析[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吴旭东;《劳动合同法》立法过程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曹晗峰;跨学科视角下公共就业服务NPO途径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何丹;从组织整合到社会整合[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邹舒然;网络传播对我国公民社会构建的促进作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申腾;日常政治视野下中国城市社区业主维权行动探析:基于HB社区的个案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8 王天瑞;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9 刘烨华;社会资本视域下政府公共危机治理提升途径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陈巍;绩效评估与政府责任机制的完善[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蓬飞;弱势样态:因特网舆论功能的环境描述[J];当代传播;2002年04期

2 谭伟;网络舆论概念及特征[J];湖南社会科学;2003年05期

3 苏力;;谨慎,但不是拒绝 对判决书全部上网的一个显然保守的分析[J];法律适用;2010年01期

4 崔敏;;为什么检察制度屡受质疑——对一篇重要文章中某些观点的商榷[J];法学;2007年07期

5 彭伟宁;;中国电子民主[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6 谭世贵;李建波;;论司法和谐及其实现[J];时代法学;2007年04期

7 孙应征;刘国媛;;略论司法公信力之构建[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8 宋迎法,刘新全;电子民主:网络时代的民主新形式[J];江海学刊;2004年06期

9 张艳;邱玲;;我国网络舆论规制初探[J];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12期

10 陈卫东;我国检察权的反思与重构——以公诉权为核心的分析[J];法学研究;2002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锦文,黄建兵;依法治市的司法目标模式[J];南京社会科学;1999年11期

2 江西省国家税务局课题组;刘江敬;冷报德;章明宇;;税收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程序的衔接[J];税务研究;2006年10期

3 程靖;;论媒体与司法和谐关系的构建[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4 吴如巧;;传媒对司法程序的介入——负面效果、法律规制与制度构建[J];法治论坛;2010年01期

5 李磊;;传媒与司法关系思考[J];理论探索;2011年05期

6 万军伟;;司法独立的现在和未来[J];知识经济;2007年12期

7 王秋玲;;法官:人类公正的操持者和守护神[J];辽宁法治研究;2007年01期

8 杨启敬;;论司法公正的制度保障[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2005年09期

9 郑占军;;国际法视角下的萨达姆审判[J];当代经理人(下旬刊);2006年02期

10 广州市番禺区人民检察院课题组;暨中党;;检察机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研究[J];中山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侯建英;;调动和发挥司法程序在西部大开发中的作用[A];第二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2 董箫;;拒绝司法与一国的国家责任[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3 谭世贵;王琳;;WTO中的司法规则与我国司法改革[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一)[C];2002年

4 马艳;;论行政问责主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3辑)[C];2010年

5 公丕祥;;董必武司法思想述要[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五辑)[C];2006年

6 蒋铁初;;试论董必武的程序法思想[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五辑)[C];2006年

7 路鹃;;大众传媒时代,如何理解“媒介审判”?[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尚t$;;论董必武“司法为民”之思想[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九辑)[C];2009年

9 荣德昱;钱永祥;;试析恢复性司法在我国青少年犯罪矫治中的实践与探索[A];和谐社会建设与青少年发展研究报告——第三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7)[C];2007年

10 汪习根;;论和谐司法[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五辑)[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陈小莹;戴备军落马:黑色利益链中的“59岁现象”[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2 盛大林;杭州“替身门”:期待更令人信服的解释[N];检察日报;2009年

3 通讯员 孟斌 记者 刘新国;走在“平和司法”大道上[N];烟台日报;2006年

4 乃文;司法公正:从司法程序抓起[N];人民日报;2000年

5 本版编辑邋周

本文编号:23804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23804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539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