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克制抑或司法能动——兼论公共政策导向下的中国司法能动
[Abstract]:In contemporary China, the issue of judicial activism has aroused extensive discussion in judicial practice and legal theory. The discussion of this issue has aroused people's general concern about the judicial attribute. The nature of justice determines the complexit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judicial restraint and judicial activity. The judicial process guided by legalism is generally restrained, both of which are the result of the combined action of the timing, social needs, judicial principles, judges' preferences, and so on. However, judicial restraint is not always the dominant idea in the judicial process. Balanc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judicial restraint and judicial action is a realistic choice to protect civil rights. The judicial activity in contemporary China presents a typical public policy-oriented nature, which is determined by the nature of Chinese judicial organs, the pursuit of substantial justice by Chinese judicature, and the social changes in contemporary China.
【作者单位】: 上海大学法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0BFX011)
【分类号】:D9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公丕祥;;当代中国的自主型司法改革道路——基于中国司法国情的初步分析[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2 麦德福 ,强世功;司法审查:技艺理性与法治[J];读书;2003年08期
3 徐亚文;邓珊珊;;中国语境下的“能动司法”:语义与实践[J];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11期
4 苏力;;关于能动司法[J];法律适用;2010年Z1期
5 王建国;;司法能动与纠纷解决[J];法律适用;2010年Z1期
6 姚莉;;当代中国语境下的“能动司法”界说[J];法商研究;2011年01期
7 方乐;;能动司法的模式与方法[J];法学;2011年01期
8 林来梵;郑磊;;基于法教义学概念的质疑——评《中国法学向何处去》[J];河北法学;2007年10期
9 李培才;;论司法能动与司法节制——关于政府干预之司法审查的司法理念分析[J];河南社会科学;2007年05期
10 白锐;代议制政府原理研究[J];暨南学报(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述红,黄仕红;应对WTO挑战的司法审查制度改革[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2 杨海坤;曾祥华;;行政过程的社会正当性——利益平衡[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3 侯思贤;;看法律如何不能自为而自足——读刘燕著《会计法》有感[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4 陈海平;;困境与进路:司法改革语境中的量刑程序改革[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5 陈宏光;曹达全;;公私法划分问题探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6 王亚军;;论罗马法学的发达[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7 李晓新;;宪法经济制度的规范化分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8 赵宗亮;;权利政治初论——方法、观念与实践[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9 刘国庆;;关于刑诉中法官调查权若干问题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10 闫海;;基于司法独立的我国司法预算制度重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光骏;;论当前宪政制度下的独立行使检察权[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梁晓淮;张洪得;;独立化 公开化 法制化——检察机关侦查权内部制约机制的检讨与重构[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王祺国;;论和谐司法[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王学成;;我国检察权制约行政权的制度构建[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朱全景;;论检察机关贯彻公平正义的法治理念[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温辉;;论行政公诉的理论基石[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张黎明;杨国章;;从法秩序利益看检察权的正当性[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钱翠华;;知识产权民事审判权滥用的公平矫正——公正视野下法官品德对专利民事审判权的影响[A];专利法研究(2010)[C];2011年
9 黄韬;;考察我国法院处理不良金融债权争议案件的政治维度[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10 柯华庆;;实效主义法学纲要[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科;20世纪英美文官培训发展与比较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夏秀渊;拉丁美洲民法典的历史与现实[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邓继好;程序正义理论在西方的历史演进[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吴一鸣;英美物权法之大陆法解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尹伟琴;民国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陈玲;背信犯罪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刘源;论我国犯罪构成结构之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饶传平;论近代中国宪法中基本权利条款之演变(1908-1947)[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周清华;国际商事仲裁自裁管辖原则消极效力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志科;我国农村集体土地征收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张洪梅;论我国侦查程序中辩护权之有效保障[D];河北大学;2009年
3 张念明;形式法治下的实质课税主义[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王国涛;纳税人权利保护司法论[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仉义品;量能课税原则视域下的《企业所得税法》[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6 刘园园;环境法律政策的执行机制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7 杨鹏章;非强制性环境行政执法行为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8 安光;论我国公民受教育权的法律保护[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9 孙会丽;论税务行政复议制度[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10 周晓郁;论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建构[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宗灵;批判法学在美国的兴起[J];比较法研究;1989年02期
2 苏力;基层法院法官专业化问题——现状、成因与出路[J];比较法研究;2000年03期
3 陈小文;程序正义的哲学基础[J];比较法研究;2003年01期
4 郝铁川;;中国的法治虚无主义与法治浪漫主义 郝铁川教授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的学术讲演[J];东方法学;2008年01期
5 胡敏洁;;论社会权的可裁判性[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6 杨建军;;“司法能动”在中国的展开[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7 公丕祥;;当代中国的自主型司法改革道路——基于中国司法国情的初步分析[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8 孙国华,,黄金华;论法律上的利益选择[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5年04期
9 吴敬琏;马国川;;从“吴市场”到“吴法治”(上)[J];读书;2008年09期
10 成思危;;制度创新是改革的核心[J];读书;2008年10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王建林 伍玉联;[N];检察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王华兵 本报通讯员 曹振海;[N];人民法院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鲍雷 刘玉民;[N];人民法院报;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榕;;司法克制下的司法能动[J];现代法学;2008年02期
2 朱广东;;论WTO争端解决中的司法克制思想[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3 单文杰;;司法能动与司法克制——以法官解释权为视角[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4 杨建军;;美国司法能动的历史发展[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5 武玮厚;汪栋;;司法审查制度的政治功能刍议[J];甘肃理论学刊;2010年06期
6 蒋铁滔;;能动司法探析——基于美国司法实践的启示[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年02期
7 陈贤贵;;克制抑或能动——我国当下应当奉行什么样的司法哲学[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9年02期
8 任才峰;;英美司法风格的差异及其启示[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9 陈贤贵;;论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司法哲学[J];太平洋学报;2011年01期
10 陈贤贵;洪秀娟;;徘徊在克制与能动之间——比较法视野下两种司法哲学观的对抗与抉择[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何海波;;晨光初现的正当程序原则[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2 ;全国律协宪法与人权委员会、行政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暨“律师参与化解社会矛盾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议程[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宪法与人权委员会、行政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暨“律师参与化解社会矛盾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庄汉;叶茂;;以司法改革促进社会管理创新——从董必武对于法与社会关系的论述谈起[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十辑)[C];2010年
4 李亚凝;;“嵌入性”不足与本土化司法模式之建构[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南开大学法学院讲师 法学博士 王彬;司法能动主义溯源及现实意义[N];人民法院报;2009年
2 上海市一中院 凌捷;司法能动主义的改革方向[N];法制日报;2010年
3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信春鹰;中国是否需要司法能动主义[N];人民法院报;2002年
4 河北省深泽县人民法院 王军锋;审判实践中的司法能动主义走向[N];人民法院报;2009年
5 西南政法大学 郝振江;司法能动主义与我国非讼事件程序法的制定[N];人民法院报;2010年
6 最高人民法院 郝银钟;解析法律统一适用的价值追求与机制保障[N];人民法院报;2008年
7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 高一飞;司法的时代性和民主性[N];人民法院报;2008年
8 杨力;认真对待最高法院[N];法制日报;2007年
9 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左卫民;法治社会中的法院功能[N];人民法院报;2002年
10 刘岚;社会公众是最终受益者[N];人民法院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一;我国“能动司法”的本义与反思[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2 韩德明;司法的现代性及其超越[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3 施嵩;美国宪法解释的原意主义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李辉;论司法能动主义[D];山东大学;2010年
5 杨积讯;穿越历史[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6 黄先雄;司法谦抑论[D];湘潭大学;2007年
7 朱福勇;论民事法官能动性[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8 蔡东丽;罗斯福新政时期的联邦最高法院(1933-1939)[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9 范春莹;法律思维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10 姜世波;习惯国际法的司法确定[D];山东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感;司法能动主义探析[D];北方工业大学;2010年
2 刘佳;浅析美国的司法能动主义[D];山东大学;2012年
3 李向楠;我国实现能动司法的法律思考[D];内蒙古大学;2012年
4 冉纲瑞;论司法能动注意在我国的适用[D];西北大学;2011年
5 许凤伟;司法能动主义比较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1年
6 郭俊伟;对中国司法能动主义的思考[D];宁波大学;2011年
7 蔡丽敏;司法能动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发展[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孙莉;司法能动主义的法理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勤通;论美国的司法能动主义[D];苏州大学;2012年
10 刘冰净;论美国的司法能动主义[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3966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2396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