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机关刑事监督模式探究
[Abstract]:The mode of procuratorial supervision refers to the study of the value concept, methods, means, procedures and systems of procuratorial organs' legal supervision. According to the Constitution of our country, the procuratorial organ is the legal supervision organ, the procuratorial organ independently exercises the procuratorial power according to law, and enjoys the power of independent legal supervision over the public security organ, the judicial organ and the executive organ according to law. This paper applies the whole thinking mode of system theory to the research of procuratorial organs' criminal supervision. On the basis of exploring the theory of mode research, this paper takes the political value idea of criminal justice as the setting standard of the model type. This paper divides the mode of procuratorial supervision into three basic types, that is, the type of state intervention, the type of unification of legal system and the type of procedural guarantee, and analyzes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hree modes of supervision from the aspects of value concept, power balance and the way of realization. Then, on the basis of expounding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the limitation of supervision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mode, the author starts from the constitutional background of our country and takes the perfection of the function at the operational level as the cor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perfect mode of procuratorial supervision which accords with the reality of rule of law in our country. Although the procuratorial organ of our country has the dual function of supervision and prosecution, for a long time, the procuratorial organ only pays attention to the function of prosecution, but neglects the function of supervision. Of course, prosecution is a part of supervision, not all of it, so in order to fully perform the function of legal supervision, It is very necessary to give more rigid supervision measures to the supervisory functional departments, except for the rigid measures of prosecution itself which have the national coercive power.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926.3;D925.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七大;强化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 保障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J];中国刑事法杂志;1998年S1期
2 林苗苗;;检察建议的适用现状及完善对策[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0年11期
3 时宣;;依法接受法律监督 大力促进司法公正——我省审判、侦查和刑罚执行机关贯彻执行决议亮点扫描[J];时代主人;2010年11期
4 李启光;;论审查批捕工作如何体现执法为民、服务民生[J];法制与社会;2009年15期
5 张树成;;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法律监督[J];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S1期
6 陈筠;薛飞;;检察视野下以党建促业务之路径初探[J];法制与社会;2010年31期
7 陈旭;卢劲杉;;助力“十二五”,构建良好法律监督格局[J];检察风云;2011年02期
8 宋燕静;;发挥检察职能 服务民营经济[J];法制与社会;2011年10期
9 郑大鹏;;谈进一步改进和加强检察机关作风建设的方式与途径[J];法制与社会;2011年19期
10 周理松;公检法三机关互相制约与人民检察院对刑事诉讼的法律监督[J];法学评论;199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祖祥;鄢志祥;;检察机关的领导体制和决策机制初探[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2 沈雪中;糜方强;楼丽;赵宝琦;;试论检察机关捕诉机制改革[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于晓晴;袁春鹃;;“案件汇报与问答”岗位练兵模式之构建——以检察机关侦查监督部门的岗位练兵为视角[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卢文福;;浅析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缺陷及完善[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5 顾静薇;杨亚民;;试论检察机关对诉讼活动的监督及其工作机制的创新[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张红梅;;社会转型期检察机关的功能——兼论中国检察机关检察权的配置[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赵杉;赵艳;;检察机关介入侦查引导取证机制的构建[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2辑)[C];2009年
8 傅文魁;;检察机关自身监督制约机制建设[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课题组;许海峰;殷健;贾瑞生;钟达先;吕丹;;检察机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10 张朝霞;王志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视野中论检察机关的刑事政策改进[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郭清君 通讯员 陈君 袁明;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N];检察日报;2009年
2 记者 白景辉 实习生 曹惠靓;关于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决定[N];宁夏日报;2010年
3 记者 周泽春;贯彻好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决定[N];检察日报;2009年
4 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马英川;光荣与使命[N];东营日报;2008年
5 记者 郑赫南;检察机关对法院赔偿委员会作出的决定进行法律监督[N];检察日报;2009年
6 记者 刘伟;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N];黑龙江日报;2009年
7 记者 薛正俭;宁夏通过《关于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决定》[N];检察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刘建;廉政作风必须过硬否则没人“买账”[N];法制日报;2011年
9 记者 李晓群;切实提高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能力[N];安徽日报;2005年
10 记者 王丽丽;检察机关推进法律监督工作有扎实措施[N];检察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波;职务犯罪预防体系信息共享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杨圣坤;预防职务犯罪制度失灵的法理思考[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3 任文松;法律监督权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4 徐静磊;论检察权[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5 吴锋;刑事立案监督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吴建雄;中国二元司法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7 徐军;检察监督与公诉职能关系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8 冯景合;检察权及其独立行使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9 余捷;职务犯罪侦查模式论[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10 韩成军;检察权配置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石光;检察机关刑事监督模式探究[D];河北大学;2011年
2 林建伟;论民事执行的检察监督[D];厦门大学;2007年
3 马金聪;俄罗斯检察机关的法律地位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黑龙江大学;2009年
4 潘怀香;检察机关量刑建议权研究[D];安徽大学;2007年
5 崔藐夷;刑事检察制度实践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6 张鹏飞;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权的矫正与重塑[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7 杨琢孔;我国检察机关领导体制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8 傅坤;论我国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权对行政权的干预[D];厦门大学;2007年
9 周亚明;“检察引导侦查”机制改革的理性思考[D];苏州大学;2006年
10 张宏光;法制现代化与中国检察职权的建构[D];黑龙江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4009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2400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