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社会管理创新为何需要司法建议制度——基于司法建议案例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9-03-06 20:32
【摘要】:中国法院基于自身的能力、经验等和社会责任,为了预防风险与未来可能产生的损害,在法律规定的解决纠纷的职责之外,还从事司法建议的活动,进而也使司法建议工作成为法院参与社会管理的重要形式。从《人民法院报》刊登的26份优秀司法建议书的内容与背景来看,法院的司法建议工作主要是基于案件当事人、行业协会、政府主管部门等主体缺乏对于裁判信息的获取能力和将上述信息转化为行为的能力,以及相关行为举措效果不佳的现实背景而开展的。在法治建设不断进步的背景下,司法建议应以提升社会主体对裁判信息的获取、转化、落实能力为出发点,其重点应从个体性案件转向类型化案件、整体性情势的梳理与研究,提出制度性的预防、规范、管理方案与对策,以成为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力量。
[Abstract]:The Chinese courts, based on their own capabilities, experience,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engage in judicial advice activities in addition to their legal duty to resolve disputes in order to prevent risks and possible future damage. Furthermore, judicial advic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form of court participation in social management. Judging from the contents and background of the 26 excellent judicial proposals published in the Journal of the people's Court, the judicial advice work of the court is mainly based on the parties to the case, trade associations, The government departments and other subjects lack the ability to obtain and translate the above information into behavior, as well as the actual background of the poor effect of the relevant behavior measur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ontinuous progres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rule of law, judicial advice should be based on improving the ability of social subjects to obtain, transform and implement adjudicative information, and its emphasis should be shifted from individual cases to typed cases, and the overall situation should be combed and studied.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innovation of social management, institutional prevention, standardization, management schemes and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法学院;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虚假广告的法律治理研究”(项目编号:10JYA820055)的部分研究成果
【分类号】:D92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倪寿明;;人民法院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中的职能定位[J];人民司法;2010年03期

2 胡道才;;发挥商事审判的规制指引功能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J];人民司法;2011年01期

3 李东民;殷华;;基层法院司法建议工作实务问题——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为实证研究样本[J];人民司法;2011年21期

4 黄学贤;丁钰;;行政审判中司法建议制度的几个基本问题[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5 陈艳;陈余泓;;司法建议力争“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J];上海人大月刊;2009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学在,胡振玲;论司法权与行政权的十大区别[J];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2 凌潇;李红军;;“能动司法”——中国语境下的中国问题[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3 陈金钊;;“能动司法”及法治论者的焦虑[J];清华法学;2011年03期

4 董礼洁;周欣;;行政性司法建议的法定功能与事实功能[J];人民司法;2011年03期

5 马荣;韩俊;;论司法建议的法律效力[J];人民司法;2011年21期

6 李东民;殷华;;基层法院司法建议工作实务问题——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为实证研究样本[J];人民司法;2011年21期

7 范文舟;;政策与法之间的“结”之新“解”——由一起宪法事例谈起[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8 季卫华;殷勇斌;;司法能动的软法之治[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11年03期

9 刘政;;我国能动司法若干问题的思考[J];法学论坛;2012年01期

10 严励;“严打”刑事政策的理性审读[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蒋桥生;;让调解走进“禁区”——民事诉讼调解范围与限度之扩张[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2 张存;;行政审判司法建议的现状与规范——以W市两级人民法院的实践为实证样本[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3 刘思萱;;论功能变迁中的司法建议——中国特色司法制度的个案剖析[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4 王庆丰;谢锐勤;;互动与博弈:民事调解与能动司法——以城乡二元社会为背景[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5 玄玉宝;;论能动司法在个案裁判中的实现——从一则公报案例切入[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6 严励;;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秩序观的历史流变[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8年

7 冯威;;行政执法政策与行政法治——以公安部治理酒驾的“四个一律”为例[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马克敏;;人民法院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中的职能及推进路径[A];“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9 刘德敏;;政策正义的司法保障——以行政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的司法审查为视角[A];探索社会主义司法规律与完善民商事法律制度研究——全国法院第23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C];2011年

10 丛峰;;论破产重整程序中司法权的能动选择[A];探索社会主义司法规律与完善民商事法律制度研究——全国法院第23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下)[C];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阿华;论依法按政策行政原则[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程望;经济型白领犯罪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3 王晓岚;论刑事审判能动司法与检察监督[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张军荣;高校科研项目吸纳毕业生就业政策的法律矫正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5 丛峰;论重整程序中司法权的能动性选择[D];吉林大学;2011年

6 李进;司法改革背景下的“能动司法”:语义与实践[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7 王明全;我国基层的能动司法[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8 李尚志;论能动司法的限度[D];暨南大学;2011年

9 许凤伟;司法能动主义比较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1年

10 张艳芳;农民工权利保障状况考察与制度重构应对[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安东尼奥·拉默;法官的角色与作用[J];人民司法;1999年11期

2 吴清旺;贺丹青;;利益衡平的法学本质[J];法学论坛;2006年01期

3 侯学勇;赵玉增;;法律论证中的融贯论——转型时期和谐理念的司法体现[J];法学论坛;2007年03期

4 蒋剑鸣;;转型社会的司法方法调整——关于司法和合主义的展开:柔性、本位、平行[J];社会科学;2007年04期

5 刘俊海;论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民商法官的裁判思维[J];山东审判;2005年03期

6 谭融;试析美国的司法能动主义[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兵;;论人民法院的司法建议权[J];现代法学;1986年01期

2 尹海波,马巨山;我们是如何开展《司法建议》活动的[J];河北法学;1983年01期

3 张培东;;开展“司法建议”好[J];现代法学;1983年02期

4 张唯一 ,黄桐年;通过审判活动积极开展司法建议[J];法学;1982年06期

5 董礼洁;周欣;;行政性司法建议的法定功能与事实功能[J];人民司法;2011年03期

6 许宏波;;对我国司法建议制度的反思与重构 以构建和谐社会为视角[J];法律适用;2008年Z1期

7 张泽斌;;公、检、法三机关都应有权提出司法建议[J];法学杂志;1986年02期

8 ;龙口法院积极向辖区群众开展司法建议活动[J];山东审判;1995年11期

9 ;司法建议多了,合同纠纷就少了[J];法学;1983年12期

10 ;济南中院刑庭一司法建议拯救了一家人[J];山东审判;199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思萱;;论功能变迁中的司法建议——中国特色司法制度的个案剖析[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2 张存;;行政审判司法建议的现状与规范——以W市两级人民法院的实践为实证样本[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3 丁煌;曾凡军;;基于麦肯锡7-S模型分析框架下的城市社区社会管理创新研究[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邓雁玲;;核查即录入——公安机关践行社会管理创新的新举措[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肖飞;;创新社会管理机制 提升维稳工作能力[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魏红;;论毒品犯罪处罚中财产刑存在的问题及司法建议[A];第三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7 魏红;;论毒品犯罪处罚中财产刑存在的问题及司法建议[A];贵州法学论坛第三届文集[C];2001年

8 田孟华;;创建学习型法院与提高法院审判质效——基于我国法院党建工作的思考[A];当代法学论坛(二0一一年第三辑)[C];2011年

9 柴志华;;证券市场委托理财的法律分析与司法建议[A];第四届中国律师论坛百篇优秀论文集[C];2004年

10 王晋;;面对人肉搜索——倡导合理适度 拒绝暴力侵权[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张晓敏;抉速解决金融纠纷 拓展司法建议功效[N];天津政法报;2009年

2 周文元;司法建议力促依法行政[N];连云港日报;2010年

3 刘俊 王刚;扬州司法建议助力社会管理创新[N];人民法院报;2010年

4 特约记者 顾建兵;南通中院司法建议挑战 保险“潜规则”[N];江苏法制报;2011年

5 乔子轩;重庆二中院司法建议箍紧“老赖”[N];人民法院报;2011年

6 记者 张志华 通讯员 赵 峰;山东法院600多条司法建议促进稳定和发展[N];人民法院报;2004年

7 张良 徐浩;宁国一司法建议敦促执行当事人工作整改[N];人民法院报;2008年

8 丛 宁 程卫华;山东一司法建议反响积极[N];人民法院报;2002年

9 记者 刘海涛;法院司法建议一提出中文标注地名上机票[N];人民法院报;2003年

10 新 步;丽江中院司法建议拓展审判效果[N];人民法院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金剑锋;关联公司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2 高维俭;刑事三元结构论[D];北京大学;2004年

3 吕涛;检察建议法制化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新斌;司法建议初探[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丁钰;行政审判中的司法建议制度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陈辉;行政诉讼司法建议探析[D];安徽大学;2012年

4 任洪孜;我国行政诉讼中的司法建议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5 段晓鹏;民事连带责任制度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6 张丽;论房屋承租人优先购买权[D];郑州大学;2007年

7 许艳;试论我国股东代表诉讼制度之完善[D];苏州大学;2006年

8 付昊;黑龙江省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调查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9 刘锦辉;论检察机关的刑事抗诉权[D];清华大学;2005年

10 张晓亮;刑事证据证明力强度研究[D];山西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4358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24358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8ba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