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检察官客观义务:从理论预设走向制度实践

发布时间:2019-04-17 10:00
【摘要】:检察官客观义务不仅仅是一种理念或者一项道德义务,更应当是一项法律义务;在新刑事诉讼法强化法律监督的语境下,客观义务的内涵、外延应当比域外更加丰富,检察官不但应承担客观义务,而且应承担更重的客观义务;为了保障客观义务的履行,除了应建立一套相对明确并具有操作性的评价标准外,还应明确违反义务所应承担的不利后果;新刑诉法实施后检察官履行客观义务将面临更多的难题,一方面要知"难"而进,另一方面要认识到其负面效应和实践限度,在强调客观义务的同时,还应通过不断调整诉讼结构、优化权力配置、加强辩护权保障,来共同促进司法公正的实现。
[Abstract]:The objective obligation of the procurator is not only an idea or a moral obligation, but also a legal obligation. In the context of strengthening the legal supervision of the new criminal procedure law, the connotation and extension of the objective obligation should be more abundant than that of the extraterritorial one. The procurator should bear not only the objective obligation, but also the heavier objective obligation. In order to guarantee the performance of objective obligations, we should not only establish a set of relatively clear and operational evaluation criteria, but also clarify the adverse consequences of breach of obligations;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criminal procedure law, prosecutors will face more difficult problems in fulfilling their objective obligations. On the one hand, they should know that it is difficult to advance, on the other hand, they should recognize its negative effects and practical limits, and at the same time emphasize their objective obligations. It is also necessary to promote the realization of judicial justice by constantly adjusting the litigation structure, optimizing the allocation of power and strengthening the protection of the right of defence.
【作者单位】: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刑事诉讼法实施后律师辩护问题实证研究”(12BFX058)
【分类号】:D926.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易广辉;董崇禄;;检察技术人员应当具有检察官和技术官双重身份[J];中国检察官;2008年01期

2 周国君;;我国公诉检察官客观义务及其履行[J];时代法学;2010年04期

3 顾永忠;检察官在刑事诉讼中的客观义务[J];人民检察;2005年10期

4 龙宗智;;中国法语境中的检察官客观义务[J];中国检察官;2009年09期

5 杜之平;常修为检之德[J];人民检察;2005年14期

6 钱云灿;;公诉案件检察官客观义务初探[J];河北法学;2009年07期

7 魏腊云;;检察官客观义务的法理解读[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8 周国君;;试论公诉检察官客观义务之界标[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9 赵松;;控辨对等与检察官客观义务[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1年01期

10 姚宇;;加强法律监督说理与检察官职业素质养成[J];人民检察;2006年2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迎泽;朱全景;;和谐社会、法律监督与检察官职业培训[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张远南;;检察官素质探讨[A];亚洲人才战略与海南人才高地——海南省人才战略论坛文库[C];2001年

3 王国忠;;检察官职业素养若干问题之探讨[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张锡来;;试论新世纪检察官队伍建设[A];亚洲人才战略与海南人才高地——海南省人才战略论坛文库[C];2001年

5 夏伟;王周瑜;;存异难:检察权与审判权关系之忧——以近十年判决无罪人数走势为视角[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6 刘志成;;检察院组织法修改要解决十个重要问题——以监督为主线的思考建议[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7 陈新;;人大制度中的检察机关地位分析[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八辑)[C];2008年

8 冯晓蓉;;湖南郴州市法官及检察官心理健康水平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9 谢宇烽;;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益诉讼问题研究[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8年

10 赵刚;;检察文化现代化的战略思考[A];文化现代化的战略思考——第七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肖玮;在提高女检察官法律监督能力上下功夫[N];检察日报;2005年

2 苏管学 顾华;基层检察官渴望法律监督一体化[N];检察日报;2010年

3 ;发挥女性特色优势 提高法律监督能力[N];检察日报;2005年

4 曾献文;确立“中国式”检察官客观义务[N];检察日报;2007年

5 李哲;2005年检察理论研究聚焦五大热点[N];检察日报;2005年

6 记者  马志国;全省召开女检察官研讨会[N];甘肃法制报;2006年

7 肖玮邋肖凤珍;为女检察官成长搭建平台[N];检察日报;2007年

8 记者 孙玉珍;全省女检察官主题研讨会暨女检察官协会理事会在我市召开[N];陇东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陈东升 整理;赵洪祝:我对检察官说两句话[N];法制日报;2010年

10 记者 张立;高检院与人民网共推“大检察官系列访谈”[N];检察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静磊;论检察权[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2 冯景合;检察权及其独立行使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3 刘涛;从督察院到监察厅[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4 徐军;检察监督与公诉职能关系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5 马鹏飞;刑事证据开示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6 阮丹生;审前程序检察官自由裁量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7 蔡巍;检察官自由裁量权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8 王新环;公诉权原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9 陈健民;中国台湾地区刑事诉讼制度之变革与前瞻[D];四川大学;2003年

10 孙长春;司法权威的制度建构[D];吉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学娜;检察官的客观义务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2 陈炜;检察官客观义务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3 黄文斌;人民监督员制度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4 张劲松;论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完善[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5 范树魁;公诉证据标准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6 张之语;刑事法治下的我国检警关系之探讨[D];郑州大学;2006年

7 周莉;检察权性质的法理分析[D];郑州大学;2007年

8 魏玉民;刑事诉讼检察监督[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9 潘怀香;检察机关量刑建议权研究[D];安徽大学;2007年

10 李小东;检察建议的实证考察与法理省思[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4593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24593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5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