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性案例:公共政策的一种表达方式
[Abstract]:Because of the unique value of "should refer to", the judicial rules derived from the reasons of guiding case adjudication naturally have general effect, and the social function of the Supreme people's Court, its publisher, can naturally be demonstrated. First of all, judicial policy will be formed, and then the pattern of social interests or the distribution of social resources will be changed directly or indirectly, that is, to participate in the decision-making of public policy. With the initial completion of the legal system, the disadvantages of written judicial interpretation and other factors, as well as its own advantage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peration of judicial power, it is possible to issue guiding cases as the main way for the Supreme people's Court to participate in or create public policies. The influence of guiding cases on public policy can be analyzed in three dimensions: the lowest level is policy clarification, the second level is policy discovery, and the highest level is policy formulation.
【作者单位】: 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民事政策法源性研究》(11YJA820055)
【分类号】:D926.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刘作翔;徐景和;;案例指导制度的理论基础[J];法学研究;2006年03期
2 齐恩平;;民法适用解释的政策检视[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3 最高人民法院课题组;;关于德国判例考察情况的报告[J];人民司法;2006年07期
4 齐恩平;李超;;党的政策、司法政策与民事司法嬗变[J];学习论坛;2010年12期
5 徐昕;;迈向司法统一的案例指导制度[J];学习与探索;2009年05期
6 严仁群;;二审和解后的法理逻辑:评第一批指导案例之“吴梅案”[J];中国法学;2012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侯思贤;;看法律如何不能自为而自足——读刘燕著《会计法》有感[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2 黄忠;;现代合同拘束力正当化理论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3 周娉;可持续发展观下的环境法理念[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4 姚龙兵,马青连;对当代中国调解存因的经济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5 宋怡林;法经济学的效益目标[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6 苏力;;基层法院审判委员会制度的考察及思考[J];北大法律评论;1998年02期
7 侯猛;;最高法院司法知识体制再生产——以最高法院规制经济的司法过程为例[J];北大法律评论;2004年00期
8 凌斌;;立法与法治:一个职业主义视角[J];北大法律评论;2004年00期
9 焦宝乾;;法律意义世界的进入与困惑——谢晖著《法律的意义追问》读后[J];北大法律评论;2004年00期
10 霍海红;;证明责任:一个功能的视角[J];北大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柯华庆;;实效主义法学纲要[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2 刘明辉;;开发《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程》精品教材的途径[A];探索的脚步——“十一五”北京高等教育教材建设论文集[C];2010年
3 甘培忠;吴元元;;转型中国语境下的企业社会责任内涵探究[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7年
4 宋杰;;对《维也纳条约法公约》关于条约解释规则的再认识[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五)[C];2007年
5 阮丽娟;;环境侵权责任的合理性解读[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6 曹晓如;;论税法解释的目标与原则[A];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2007年会暨第五届全国财税法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叶姗;;购买性财政支出行为之可诉性援证[A];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2007年会暨第五届全国财税法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李杰;;法官机械司法的博弈分析[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9 吴亚红;;司法实践中的实质推理[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2辑)[C];2009年
10 梁萌;;浅论法律推理模式[A];第十六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成就·反思·前瞻——中国法律逻辑三十年)[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伟琴;民国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邬先江;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3 袁日新;经营者集中救济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4 蒋润婷;行政法视阈下的行政参与权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张伟强;法律制度的信息费用问题[D];山东大学;2010年
6 淡乐蓉;藏族“赔命价”习惯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7 丁玉海;法经济学理性主义的逻辑与历史分析及其启发[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张佳鑫;协商解决纠纷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刘鹏;疑难案件中法律裁判的规范性来源[D];吉林大学;2011年
10 樊安;英美法理学中的整体性问题[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慧娜;司法的“地方化”与“中央化”[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贺磊;自由心证的法理与制度初探[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徐诗诗;董事信义义务的法律经济学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谈中正;能源贸易安全的规则路径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李明辉;我国地方税收立法权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6 戴鸿峰;我国人民法庭司法运作方式存在的问题与完善[D];苏州大学;2010年
7 梁振彪;“繁简分流”与民事诉讼程序简化[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8 李少婷;近现代科技立法价值取向的冲突与选择[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9 陈广薇;法律移植的范式[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10 石爽;论我国循环经济法下的企业环境责任[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平仁;法律政策学的研究路向[J];当代法学;2001年05期
2 武树臣;三十年的评说——“阶级本位·政策法”时代的法律文化[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3年05期
3 谢晖;经验哲学之兴衰与中国判例法的命运[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4 公丕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改革道路概览[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5 周峗;;法律解释(学)的理据、概念及价值[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6 马怀德;国家赔偿法的立法模式[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4年03期
7 蔡颖慧;;我国案例指导制度的建立与完善[J];法律适用;2008年Z1期
8 李海涛;;论民事二审程序中原告申请撤回起诉的几个问题——以现行法律框架下的民事审判实践为视角[J];法律适用;2011年02期
9 蔡定剑;;论彭真对民主法制建设的十大贡献[J];法学;2010年02期
10 崔建远;我国民法的漏洞及其补充[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晓慧;;论司法解释与指导性案例的关系[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2 李胜雄;顾德仁;;民事指导性案例适用程序初探[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1年05期
3 张楠楠;;论“同案不同判”问题的解决方法[J];法制与社会;2009年31期
4 李瑰华;;指导性案例的概念之辨[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5 刘再辉;;指导性案例产生的根据、程序及障碍[J];政法学刊;2008年03期
6 胡云腾;于同志;;案例指导制度若干重大疑难争议问题研究[J];法学研究;2008年06期
7 刘风景;;“指导性案例”名称之辨正[J];环球法律评论;2009年04期
8 金玉;;我国建立案例指导制度之必要性探讨[J];法制与社会;2008年03期
9 刘作翔;徐景和;;案例指导制度中的案例适用问题[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10 匡爱民;严杨;;论我国案例指导制度的构建[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亚凝;本土价值的回归:中国指导性案例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解明霞;论我国案例指导制度的构建[D];安徽大学;2007年
2 周蓉;论中国行政案例指导制度[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3 富晓燕;论我国案例指导制度的建构[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4 范铁骊;案例指导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5 袁建国;行政案例指导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6 张双英;我国案例指导制度可行性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7 何燕飞;案例指导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8 张蓓蓓;中国特色案例指导制度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9 吕芯叶;论我国环境司法案例指导制度的构建[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10 李升成;比较法视野下我国案例指导制度解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184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2518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