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权威阴影之下的宗教权威——以甘青藏区纠纷调解为例
【图文】:
暴力机关的强制力威慑使得国家意志超越于社会成员的意志,社会成员对于国家的内心态度更多的是一种敬畏;宗教权威是自下而上产生的,是信教群众内心处于对宗教的虔诚和信仰而导致的对宗教人物诸如大活佛的发自内心的认可和服从,在政教分离的当今,这种服从是群众内心的对宗教信仰的虔诚而导致的真诚的接受,信教群众对宗教组织和人士有一种深深地宗教情感。然而,甘青藏区存在着国家与宗教两种权威,这并不意味着两种权威在牧区信教群众的心中并非没有远近亲疏,在这些群众心中存在着一个权威的差序格局①。图1权威差序格局这种权威体系的差序格局与上述权威产生机制有关,如上所述,国家权威是来自于国家机器的暴力垄断的结果,国家竭力排挤其他任何替代其自身的权威,它是一种外生的权威,是国家垄断了暴力机器之后运用暴力威慑手段强制人们对其权威的服从与认可;宗教权威来自于信教群众的内心世界,是一种内生的权威,它是发自于信教群众内心世界的对活佛等宗教权威的认可与服从。前者是外发的,后者是内生的,在这些信教群众心中,国家权威中更多的蕴含的是权力,威信不及宗教人物,宗教的权威中更多的则是威信的成分,权力不及国家。因此,在信教群众心中存在着一个关于权威的差序格局,这些信教群众首先认可的权威自然是宗教领袖大活佛了,其次才是国家的权威,国家权威处于宗教领袖权威之外围。这种差序格局仅仅是反映了信教群众在他们心里的远近亲疏,是一种心理上、情感上的距离。这并不意味着活佛的权威就必然高于国家。随着国家现代化进程在草原牧区不断深入,尤其是在甘青两省的藏区,这里和内地的经济、文化、人员交流等比起其他藏区,尤其是卫藏,即西藏地区来就频繁得多,因此,这里的藏区社
图2两种权威的合作与组合图3两种权威的竞争甘青藏区的群体性纠纷的调处尽管是政府牵头、活佛参与,然而,在这样的调解过程中,活佛的权威因为纠纷的成功调处而在牧民心里得到了强化和巩固。甘青藏区的贡唐仓大活佛20世纪90年代初成功调处了甘肃和青海两省的一些影响较大的草场纠纷之后,他的权威已经深深地扎根于藏区群众心中,在民间人们都在这样传说:每当草原上剑拔驽张、一触即发的时刻,只要贡唐仓大师一出现,互相仇视对垒的人们便会立即匍匐在地,静听大师发话。不仅如此,在政府看来,活佛的权威亦是不容忽视的,夏尔子沟草山纠纷协议正式签字生效的1992年元月22日,甘肃盛青海省政府联名向大师送来一面致谢锦旗,上面绣着这样的话:“治界安民绘新图造福子孙功千秋”。类似于贡唐仓这样的大活佛在藏区牧民心中的权威原本就很高,另外随着群体性纠纷的成功调解其权威不断累积,再加之政府在公开场合对大活佛的感谢和褒奖,这些因素都在客观上不断地使活佛等宗教人士的权威产生了累积、叠加效应。在客观上,这有使政府的权威悬浮的可能,这对主权国家的权威树立是不利的,如何能够使得活佛等宗教权威人士在纠纷的调处过程中,既能发挥自身权威,同时又能够使得主权国家不致权威旁落,这是我们当前应当继续深入思考的一个问题。参考文献:[1]马丽华.苦难旅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2](美)R.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M].沈宗灵,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3]舒勉,陈昌文.藏族牧区稳定与发展中的权威分析———以基层政府权威和宗教权威为例[J].西藏研究,,200
【作者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草场产权制度改革与甘青藏区基层治理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11BZZ029)
【分类号】:D922.19;D9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才仁东智,多杰;试论藏区部落社会制度的内容及其特点[J];青海民族研究;2000年01期
2 阿忠荣;;佛教政治理念及藏传佛教政治功能[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3 舒勉,陈昌文;藏族牧区稳定与发展中的权威分析——以基层政府权威和宗教权威为例[J];西藏研究;2003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潘志成;;藏族社会传统纠纷调解制度初探[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2 彭庆军;;论后游牧时代少数民族牧区村庄的社会管理[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3 杨红;文化身份间的游历:阅读马丽华[J];晋阳学刊;2004年01期
4 潘志成;;传统权威与当代少数民族村寨社会控制[J];民族法学评论;2009年06期
5 王社良;;马丽华:特立独行的雪域文化歌者[J];名作欣赏;2011年33期
6 李翠芳;;汉族作家视野中的西藏文化想象[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7 梁成秀;;试论藏传佛教寺院翻译活动中的编辑学价值[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8 冯海英;;传统与现代:论安多藏族牧区社会冲突治理——基于两类常见纠纷的思考[J];西藏研究;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潘志成;;传统权威与当代少数民族村寨社会控制[A];民族法学评论(第6卷·2008年)[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淡乐蓉;藏族“赔命价”习惯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吕志祥;藏族习惯法及其转型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3 陈彬;宗教权威的建构与表达[D];上海大学;2007年
4 张雪梅;诸神的居所—西部中国的信仰社区[D];四川大学;2007年
5 王存河;宗教与西部少数民族现代化[D];兰州大学;2008年
6 徐晋莉;现代性与中国二十世纪浪漫主义文学思潮[D];厦门大学;2007年
7 杨若虹;中国当代西部散文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8 杨艳伶;新时期藏地汉语小说视野中的阿来及其意义[D];兰州大学;2012年
9 李刚;20世纪90年代中国散文与知识分子自我认同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10 张硕勋;大众传播与黄河上游藏区社会变迁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卫玮;国家法与少数民族习惯法适用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2 王星;现代化进程中文化传统的延续和村庄的和谐[D];西北民族大学;2011年
3 邹志伟;藏传佛教寺院僧侣制度与藏区生态环境[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4 闫翠娟;藏传佛教与藏区民众日常生活的关联性分析[D];苏州大学;2007年
5 周涵维;马丽华散文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6 闫祖年;藏族“赔命金”习俗惯制研究[D];西藏民族学院;2008年
7 邓玉喜;雪域高原的礼赞与沉思[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8 徐彩红;藏民族地域文化的全景式审美再现[D];内蒙古大学;2010年
9 曾璐敏;新时期中国西部散文作家的主体意识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10 童菊芬;“民族志”书写与文化审思[D];重庆师范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樊基善;浅议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J];西藏研究;1997年01期
2 向春玲;当今西藏宗教信仰的特点及与现代化关系初探[J];西藏研究;2000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华考祥,范卫锋;成功调解纠纷 双方深受教益[J];中国工运;2001年10期
2 石春燕;;我国当代回族习惯法变迁原因探析[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3 于宁;;公共执法私人化的可能、条件与前景——以讨债公司为研究对象[J];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09年02期
4 周宜开;;提高我国权威认证公信力 制定认证认可法势在必行[J];前进论坛;2006年09期
5 楼婷婷;施燕青;汤丽萍;;浅析宠物诊疗纠纷调解处理现状及对策[J];杭州农业与科技;2010年05期
6 卓轶群;;从西部看中国法治发展的走向——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视角[J];贵州民族研究;2010年02期
7 徐忠;;“三老调解员”就是不一般[J];人民调解;2010年12期
8 ;江西省加强民事纠纷调解工作暂行规定[J];江西政报;1990年20期
9 张虹;;论医疗纠纷的调解制度[J];医学与社会;2006年01期
10 周鑫;;走向公正与和谐——《陕西省人民调解条例》解读[J];法治与社会;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高文英;;我国警察调解运行机制的现状与展望[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2 陈勰;黄思思;张超;;医调委听证制度建设与公正性思考[A];2011年浙江省医学会医学伦理学与卫生法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史载邋刘强;甘谷探索八种矛盾纠纷调处方法[N];天水日报;2007年
2 记者 周雨;九成农村纠纷就地化解[N];重庆日报;2005年
3 通讯员 周永强 马瑞 许军先;阜康去年成功调解269件纠纷[N];昌吉日报;2007年
4 杨强邋张建林 王亚琴;宁县调处矛盾纠纷301起[N];陇东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王朝静邋谭华健 通讯员 吴昊;“成功调解纠纷让我感到无比喜悦”[N];中山日报;2007年
6 周学明邋刘丁山;一心为民化干戈[N];张掖日报;2007年
7 郑弋邋朱凤达;县级调处中心全部上一线[N];江苏法制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马骋;民间纠纷:群众自己调解[N];解放日报;2006年
9 记者 王斌邋胡劲松 王锋;大调解给矛盾纠纷画句号[N];徐州日报;2008年
10 记者 王俊 通讯员 刘洪群;全省“和事佬”去年调解纠纷25万宗[N];广州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剑;论凉山彝族的纠纷解决[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贾攀峰;行政行为公定力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2 张淼;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法律对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3 马见青;农民土地利用纠纷解决的新途径[D];内蒙古大学;2010年
4 刘川;论藏传佛教寺院财产法律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5 苏建河;基层治安调解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吕由;凉山彝族的纠纷与纠纷解决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5461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2546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