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司法强制拍卖主体法律关系辨析

发布时间:2019-10-08 16:19
【摘要】:本文拟对司法强制拍卖的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进行探讨和研究。 在绪论中,首先界定了司法强制拍卖的含义,锁定本文的探讨范围,并分析近年来我国司法强制拍卖的现状和问题,进而提出作者的写作初衷,提出本文论题:司法强制拍卖主体法律关系辨析。之后,对现有的关于司法强制拍卖中主体之间法律关系的研究成果进行简单综述。同时就本文的研究方法加以简述。 第一章,第一部分简要介绍司法强制拍卖在我国的历史沿革以及目前规范司法强制拍卖的五部法律依据。第二部分,介绍在通常情况下司法强制拍卖法律关系中涉及到的主体种类。 第二章,由于主体法律地位的变化会引起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的变化,所以应该首先界定司法强制拍卖主体的法律地位,因此,该章主要论述在司法强制拍卖中争议较大的几类主体的法律地位界定。第一部分介绍人民法院的法律地位争议并提出笔者观点。第二部分介绍拍卖机构的法律地位争议并提出笔者观点。第三部分论述司法强制拍卖中的申请执行人和被执行人的法律地位。第四部分论述竞买人和买受人在强制拍卖中的权利义务以及可能发生的法律地位变化。该章第五部分论述了因立法变动而引起的主体(主要是人民法院、拍卖机构)法律地位的变化。本章中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以及第五部分的论述是重点,由于协助执行机构的法律地位以及其与人民法院还有其他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并无争议,本章中就没有对其加以论述。 第三章,第一部分介绍了国外司法强制拍卖的主体设置模式,主要是国外在司法强制拍卖中人民法院处于何种法律地位,采取自主拍卖还是委托拍卖模式。第二部分,逐一比较中外司法强制拍卖主体的法律地位的不同之处。第三部分在以上比较的基础上,笔者提出我国人民法院自主拍卖模式的理性回归,该部分的论述中包含自主拍卖与委托拍卖的利弊评析,还评析了目前我国委托拍卖模式下的实践与立法缺陷,并构想借鉴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的规定建立拍卖委员会,以兼顾人民法院强制拍卖过程中的公正与效率问题,这部分也是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同时该部分还提出了应借鉴德日的做法,在司法强制拍卖中引进强制管理制度并作为与之并行的执行措施;该部分还就司法强制拍卖的立法体系的完善提出笔者的建议,包括应尽快出台强制执行法、完善法院在司法强制拍卖过程中的国家赔偿制度。 最后对全文主要观点进行总结。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926.2;D922.29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山民;;人民法院的第一要务[J];人民司法;2011年01期

2 刘双舟;;拍卖法不调整司法强制拍卖的观点值得商榷[J];中国拍卖;2010年08期

3 赵勇;;股权拍卖若干法律问题分析[J];中国拍卖;2010年04期

4 ;米东区法院为稳定发展保驾护航[J];新疆人大(汉文);2011年07期

5 姜峗;;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调取证据的几点要素[J];决策探索(下半月);2011年08期

6 ;王胜俊院长谈人民法院弘扬井冈山精神[J];记者观察(下半月);2011年07期

7 马洪雨;;证监会司法审查机制研究[J];河北法学;2011年07期

8 ;全国法院系统指导人民调解工作先进单位 武汉市汉阳区人民法院[J];学习月刊;2011年10期

9 郝赤勇;;完善人民娍解法律制度 推R杖嗣駣拷夤ぷ鱲|展[J];中国法律;2010年06期

10 何勤华;;新形势下人民法院在提升法律体系的品质、维护法制权威中的作用[J];法学;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于水深;李小力;;试析人民法院的强制拍卖[A];江苏省法院系统第七届法庭科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2 付兆丽;;试论人民法院统一定罪原则[A];第二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3 段余昆;王冬梅;;浅议人民法院体制改革[A];黑龙江省法院系统审判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C];2001年

4 王雅琴;;人民法院应对群体性纠纷的若干理性思考[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樊云;李晓菊;;充分发挥人民法院在社会矛盾化解中的职能作用——以董必武人民司法的法学思想为视角[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十辑)[C];2010年

6 詹兆园;;试论人民法院诉讼档案价值的初始鉴定[A];中国档案学会第六次全国档案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7 靳爱华;;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人民法院如何改变审判观念[A];2002年度全省法院应对入世工作研讨会获奖论文专辑[C];2002年

8 贾玉东;;论保障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A];依法治国专题研究——司法改革与依法治国理论研讨会、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9 戴剑华;;依法办事,促进和谐社会构建——浅谈人民法院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七辑)[C];2008年

10 王振清;;为构建服务型政府提供坚实的司法保障[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瞿森斌;对强制拍卖公告范围的确定之质疑[N];江苏经济报;2008年

2 张爱林;强制拍卖不具可诉性被驳回起诉[N];中国企业报;2007年

3 郁俊庆 作者单位 扬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我国现行强制拍卖制度的完善[N];江苏经济报;2007年

4 孔维寅;浅谈强制拍卖的公法效力[N];江苏经济报;2005年

5 吴刚;强制拍卖与一般拍卖之区别[N];江苏法制报;2005年

6 何军;公司股权强制拍卖 股东可以评估价购买[N];上海证券报;2007年

7 记者 杨维汉;人民法院必须深入基层广纳民意[N];人民日报;2008年

8 毕节地区中级人民法院 段元中;确保宪法和法律的实施是人民法院的首要政治任务[N];毕节日报;2008年

9 张志宏;东胜区人民法院为困难群众开辟“绿色通道”[N];鄂尔多斯日报;2008年

10 记者 陈健儿 通讯员 李志金;打官司请找对门[N];中山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向阳;不动产执行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2 何永军;断裂与延续—人民法院建设(1978~2005)[D];四川大学;2007年

3 肖晗;民事证据收集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4 杨学波;我国银行业破产法律制度分析与构建[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5 贺荣;行政纠纷解决机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6 杨思勤;两岸强制执行制度之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7 赖丕仁;论公司债权人保护制度[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8 杨忠孝;破产法上的利益平衡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9 袁坦中;刑事扣押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10 叶永禄;票据诉讼制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雪莲;司法强制拍卖主体法律关系辨析[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宁伟;我国法院强制拍卖制度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3 吴建丽;试论我国的强制拍卖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4 吴峗;法院强制拍卖制度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李金鹏;人民法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思考[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6 王肖;民事执行程序中的强制拍卖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7 胡晖;强制拍卖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8 胡云虹;民事执行程序中的强制拍卖制度[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9 李崇华;人民法院经费保障长效机制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王修全;论行政规章的司法审查[D];安徽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5463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25463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e26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